如今為什麼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少了?

小mi先生


(1)土地太少。以我們山東地區農村為例,平均每個人從村集體分配的土地有半畝到一畝半左右,一戶人家四五口人才七八畝地,加上從村集體承包的土地,一戶人家最多也就有十來畝地,不像東北地區,平均每個人就有十來畝地,還可以開墾野地自己耕種,並且,我們山東農村的土地,大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沒有連成片的大片土地,這就導致每家可以耕種的土地太少。

(2)種地成本太高,收益太少。現在種地從耕種,澆地,施肥,打藥,收割,都需要花錢,而且現在莊家病蟲害特別厲害,土地營養不了,而農藥,化肥的價格更是連年上漲,這就導致農村種地成本過高,像我們山東農村,一畝地一年種植兩季,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最多才收入一千元,一家四五個人,八九畝地,一年才收入八九千元,根本不夠日常花銷,如果在外打工,一個人一天最少收入一百元不成問題,一個人一年收入二三萬元很普通,正常,所以很多人寧願把土地承包出去或者閒置,荒著,也要出去打工,收益太少是導致農村土地無人耕種最重要的原因。

(3)種地太複雜,麻煩。現在種地,風調雨順的情況太少,這就避免不了澆地,施肥,打藥等。以山東農村為例,種植玉米,小麥,每季基本需要澆地三次,施肥三次,打藥n多次,非常占人,這就需要農民不間斷的在種地上耗費時間,如果在外打工,請假次數太多,一般的工廠,公司都不願意僱傭,臨時工又不好找工作,所以,很多人寧願不種地,也會找個長期穩定的工作,這樣收入還高,還不用這麼麻煩。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農村人越來越不願意種地的原因,如果有分析的不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喜歡的話請幫忙點個關注,謝謝大家。





農村公益阿濤


我們家鄉這邊屬於南方,山比較多,石頭比較多,地本來也不多。我們一個鎮上的每家每戶按勞動力分配,一個人也就五分水田,五分旱地。我們家分配的時候只有我爸有份。記得小時候,我們家鄉到春季,每家每戶都要派一個勞動力去修水利,整個屯一起把屬於我們屯的那一段水利都修了。鋤草,挖土,還能抓到泥鰍,整個田埂都是煥然一新,乾乾淨淨的。那個時候中午回家只能去水利邊喊爸媽回去吃飯,真的好懷念那個時候。那個時候靠近水利邊的我們可以種水稻,山下面的旱地只能種甘蔗,玉米。到後來水流變少了,很多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我們的水利也沒有水了,我們只能種玉米。隨著外出打工的人更多,家裡已經沒有勞動力了。我們屯的田地都給外商承包了,政府扶持種植養殖技術,我們的地都統一種桑葉,養蠶。種大青棗,砂糖橘,沃柑,種辣椒,種沙田柚。反正政府扶持的,都種了。


小白說家鄉


我說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事情.去年過年回老家.去街上買豆腐.因為前面有幾個人在買.我在後面排隊.其中有一個買豆腐的和賣豆腐的聊關於種地的事.我仔細聽了一下.主要有幾點:一是種地成本太高,比如說種小麥你梨地要花錢.施肥要花錢.聽說現在化肥都很貴.小麥收穫的時候還要大型收割機也要花錢.這樣算下來種的小麥只能算夠吃.根本不賺錢,就像賣豆腐說的那樣,還不如他賣豆腐賺的錢多!


小磊


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少,應該說是正常的時代發展趨勢。只要田地不荒著,農副產品產量能保持持續增長,那怕不減產也是一種進步,說明生產效率有效的提升了。以後會更少,以後可能就是職業種田人,大面積科技耕作了。

首先,受科技化機械化程度提高的影響。

以前靠原始農耕,一頭牛一個人一天能犁三四畝地都不錯了,還得耙田整田,很要時間。插秧後,還要打秧草,那種秧鈀子,怕是現在人見也未曾見過。旱地也得鋤草,幾乎整個夏天,天天都在一遍遍鋤草。稻田還得幾遍抽水,快熟了還得起田溝,提早水放幹。秋天稻穀收割也都靠人工,割了捆,挑到打穀場,碾,揚,曬。。。。。平常還得放牛,再加其它牲口,可費事呢。小時總感覺大人們也是天天不得閒。至從有了農藥化肥,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等等,各種現代化東西應用之後,大浮度地節省了人力。才有大量的廉價農民工支援改革開放。

其次,畢竟農村人口眾多,每家的責任田地都不多,多者三四畝少則一畝左右田地,要是守著自己那點土地,就算農產品價錢再高些也只能夠溫飽。要想富裕,富餘的勞動力還得通過其他就業渠道掙錢,所以城鎮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工商業化必然伴隨著城鎮化,更多的人投入到工商業服務業,才能創造更為和諧的國家全面繁榮。

隨著科技的發達,社會的不斷髮展。以後種田很可能會實現智能化,還會有更多的機器人來取代農民種田,農民肯定會越來越少。

我是羅山農民工,儘量客觀陳述對三農問題的真實感受。感謝您的路過,也歡迎留下
不同意見。


羅山農民工


以下幾種原因是造成越來農村種地人越少的:原因一、第一代種地農民已漸漸作古,第二代農民也已在六十歲左右,雖然還可以種地,但也是勉為其難。凡是種過地的人都知道,一個勞動力一旦抱不動一蛇皮袋糧食,開不了農業機械,這樣就等失去了勞動能力。第三代種地人也漸漸的步入“老齡化“,這些人農忙時在家忙收種,農閒時進城打工,遊走於城鄉之間。第四代農民雖然戶口在農村,卻已脫離了土地,他們不再貼上“農民的商標”。

原因二、由於受糧食市場價格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糧食價格波動較大,加上農資價格一再上揚,農民覺得無利可圖。雖然種食有補貼,卻敵不過農用物資連年漲價,糧食價格連年掉價。也許這就是“糧賤傷農”的具體表現吧。

原因三、目前土地流轉和土地集約化正在進行中,一些農戶本來人均土地就少,加上種地不賺錢,乾脆流轉出去,自己出去打工,這種現象比較普遍。

宗上述原因,故而農村種地人會越來越少的。




170937601劉捕頭


現在基本的家庭年輕勞動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家裡種植一畝三分地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問題!有好多的年輕人也都選擇了留在城市生活,可以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和自己一個更好的前景!自己再苦再累都要留在城市!

對於留守家裡的農民種地,也是為了自己有口吃的罷了,沒有別的出路可以選擇,糧食的價格不會提升!以前老百姓以地為主,有地最起碼有口吃的,餓不著!

本來種地就不賺錢,農作物的價格低,在遇上自然災害,老百姓的心真是碎了!一家兩口出去打工一年怎麼也賺個8萬左右,這樣的生活可比在家種地強!

建議手裡有些資金,暫時不用的可以種植一些彩葉樹種,管理簡單,幾年以後也可以是一筆不錯的收益!






雷子園林藝術


為什麼種地的農民少了?農村到處看到大片的荒地,沒人管理。現在農村只能看到老人和小孩,年輕人沒幾個,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我個人認為有一下幾點。

1、種地不掙錢,糧食價格下跌農民收益也跟著下滑。種一年的地也沒幾個錢,最後不不能養家餬口了,也不會種地了。

2、打工比種地賺錢,這個是事實,種地萬一遇上天災,這一年就白乾了。外出打工,收益好的話,一個月的工資,就能買很多糧食了。


3、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種地,也不會種地。

4、人工工資,農資價格上漲過快,種糧成本高,幹一年等於白乾。




渝鄉李


“在2019年為什麼種地的農民變少了?這三個原因你知道嗎?”,其實在2019年這樣的現象是比較正常的。而且現在農村大多數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輕人沒幾個,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嗎?一起看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怎麼說吧!喜歡小編的點個關注唄!

一、農民的擁有的土地太少

其實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農民擁有的土地太少了!以山東地區的一些農村為例,每個人從村集體分配到的土地僅有半畝到一畝半左右,也就是一戶人家頂多就四五口人吧,最多就七八畝地!再加上從村裡集體承包的土地,最後算下來一戶人家最多也就十來畝地。

再來看看東北地區,平均每個人都有十來畝地,甚至自己還可以開墾野地自己耕地!所以說,像在山東地區都是大一塊,小一塊的農田,基本沒有連在一片的大片土地。這也是導致很多地區出現很少農民種地的現象,主要是農民擁有的地太少了,這也是原因之一!

二、種地的成本高,收益低

現在一提到種地,肯定是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像耕地,澆地,施肥,打藥,以及收割,都需要花錢。再加上農藥在近幾年價格也是噌噌往上漲,這也是導致很多種地的農民變少了,主要是因為農民種地的成本過高,就算農民一年認真的做下去,也賺不到多少錢,而且根本不夠日常花銷!還不如把地承包出去或者閒置在那,接著出去打工!而出現這樣的現象,其實就是部分地區種地的收益太低了,這也是農村土地無人耕種的最主要原因。要是從事種地沒有高收益,其實很少人會去做的,再加上種地還要日出而作,日夕而落!

三、部分地區的種地複雜,地形不好

其實有的農民不去種地,是因為種地很複雜,再加上地形不好!能夠遇上風調雨順的日子真的太少了。因為農民需要不斷的在種地上需要花費時間,如果農民去外地打工,請假的次數太多一般工廠都不會同意,而臨時工的工資又不高,所以很多的農民寧願不種地,也要去城市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而且沒有後顧之憂,要是把農田閒置,農民在城市還能安安穩穩打工。

小編結語:其實在農村有種現象很普遍的出現,那就是很少能看見年輕人去種地。儘管現在國家十分重視三農,甚至不留餘地地對三農大力支持,還要一系列的惠農政策。其實主要是激勵農民能夠繼續種地,畢竟隨著農村的發展,城市一體化建設越來越明顯,甚至縮短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距離。

不過,種地就需要投入資金人力,一些地區屬於淺山丘陵地貌,地塊分散,很難實行機械化農作,所以說規模經營難度比較大!這也是為什麼種地的農民變少了!


一起趣看三農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包產到戶“的規模太小了,這樣就制約了科技的投入力度,進而影響了農業種植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農民不賺錢了當然不會去種地了。

國家戰略是對的,對農村進行城市化改造,減少農業從業人員數量,將土地集中起來進行有規模經營,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提高產量、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增加效益。

這次的城市化改造,是一次革命性的改革。我國一直都是農業大國,但是無論是從古代的“均田制”還是到現在的“包產到戶”,都是“小農經濟“,解決的只是溫飽問題,效益性很差。而城市化改革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城市化程度越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就會更高,農民也就更願意去種地了。當然了,那時候就是體面的“產業農民”了,再想當農民,那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啦,農民可以當,可是種地就不是你想種就能種的啦!


瘦馬達達


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少,主要是種地生產出的農產品價廉傷農,甚至會滯銷。農民種地賺不到錢,甚至虧本,所以農民寧願拋荒也不種。

第二現在很多農產品進口,國內農作物沒有價格優勢,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第三農民有了更多更好選擇,可以脫離種田土了。比如打工,去城市做點小生意。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了,收入比種地好很多倍

第四,新生代農民在父輩的勞作中,知道種地很辛苦也不賺錢,所以對務農種地不感興趣

第五,城鎮化後,很多農民在城市安家定居了,根本沒在農村生活了

第六,中國地少人多。指望三分薄田土根本沒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