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武田家進取上洛是南柯一夢?

劉秉福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與無月一樣喜歡日本戰國曆史的朋友,請關注無月,謝謝

其實這個題目問的不是很正確,武田家進取上洛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是南柯一夢,如果武田信玄不死,武田家是有可能上洛成功的。題主問出這樣的問題顯然是以事後諸葛亮的態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了。

因此,無月在這裡也不打算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想從側面說說武田家最終在日本戰國消亡的幾點原因。

戰爭頻繁

熟悉日本戰國曆史的朋友應該知道,武田信玄一生打過很多仗,他幾乎一直在打仗,稱武田信玄為“軍神”真的不為過。

武田領地內並不是鐵板一塊,豪族們經常因為各種理由起兵反叛武田家,為了壓服領地內的豪族,維持領地的統一,信玄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

宿敵上杉謙信與武田的戰鬥。看上杉和武田之爭時,無月也常常替信玄覺得鬱悶,上杉謙信就是個瘋子,為了伸張“正義”,揪住信玄不放,打了五次川中島合戰,最後還和武田信玄打出了感情,碰到一個這樣難纏的對手,實在是武田信玄的不幸。

此外還有與相模北條、三河德川、尾張織田等等的戰鬥。

這些頻繁不斷的戰爭消耗了武田家的財力和人力,即便武田領內有金山,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武田家在武田信玄這一代一直在滿負荷運作,信玄死後,武田這部機器一下子戛然而止也不奇怪了。

地理位置

武田的領地甲斐由於山多平地少,四面群山環抱,土地貧瘠,生產力低下,這是武田信玄相對於其他大名的劣勢。所幸領內有金山,為武田的戰爭提供了資金。甲斐還盛產馬匹,因此武田騎兵隊名滿天下。

武田領地周圍強敵環伺,北條、上杉,這兩家和武田並稱戰國前三雄,織田、德川(加上後來的豐臣則為戰國後三雄),都在武田的周圍。武田只要一動,便面臨強敵的挑戰,也實在是頭疼的事情。

信玄健康

武田信玄的身體一直都不是太好,尤其是他的肺部,長期存在毛病。據傳,他在上洛途中突然死去,也是死於“肺癆”。

這樣的身體對於一生戎馬的信玄而言,是非常痛苦的,頻繁的征戰也加速了他的病情。

此外,信玄還好女色,不知節制,也是身體垮掉的另一方面。

強攻戰法

武田信玄一生從十六歲上戰場後,比較大的戰鬥大約打了八十場。在這些戰爭中,只有三次是武田信玄被迫防衛的,其餘都是進攻。

而在這些其餘的戰爭中,攻城戰就佔了四十八次。而武田信玄的攻城手法,也是以強攻、困城為主,有時為了一座城池甚至要付出幾個月以上的時間,不攻陷就決不退兵。

這種打法即便取得勝利,對自身的損耗也是非常大的。

而一味講求強攻,訴諸武力的結果,就是領內一直存在叛亂,武田軍總是面臨外部和內部的雙重挑戰。


在日本戰國亂世中,武田信玄是很強力的一個大名,他本人堪稱“軍神”。信玄雖有雄才大略,可惜太過窮兵黷武,且過於注重家族面子。很多時候,可以避免的事情,也非要戰個高下。

繼承信玄真傳的武田勝賴,在長蓧之戰中也是犯了這樣的錯誤,先是久攻長蓧城不下,此後面對擁有優勢兵力的織田德川聯軍,強行對陣,最後戰敗家滅。

僅憑強勢的武力取得的天下,必然在失去武力後一潰千里。

武田家起於武力,也亡於武力。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因為武田家壓根就沒說過自己要上洛啊,上洛是後人安在他們頭上的。



元龜三年(1572年)九月,武田信玄與越前國的朝倉義景、近江國的淺井長政、攝津國的石山本願寺結成同盟,率軍西進。


武田信玄這次出陣的說法眾多,歷來的通說皆是以日本學者小和田哲男《三方原之戰——武田信玄上洛大戰略》一書中提到的,此行武田信玄乃是為了上洛“奪取天下”而舉兵。武田信玄以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為“信長包圍網”的盟主,與朝倉義景、淺井長政還有石山本願寺結盟的說法,最早出自《荒川家文書》的記載,然而這篇文書的出現,卻是武田信玄死後的元龜四年,所以說武田信玄此舉乃是應足利義昭之邀而上洛的說法實在是疑點重重。


學者高柳光壽在《武田信玄的戰略——三方原之戰》一書中則提到,武田信玄此行舉兵,乃是為了侵攻三河與遠江二國,武田家的最終目標乃是平定這兩國領地,將其納入己方版圖。學者本多隆成(《定本德川家康》)、鴨川達夫(《武田信玄與勝賴——文書所見戰國大名的實像》)的觀點則是武田信玄此次舉兵最終目的是打倒織田信長,向織田信長的根據地尾張、美濃髮起進攻。 不過以武田信玄歷來用兵的習慣,我認為高柳光壽的說法是最可信的,其次為本多隆成與鴨川達夫,再次則為小和田哲男。


武田信玄在給“山家三方眾”之一的作手奧平氏當主奧平貞勝的書信中曾提到“五日內越過天龍川向浜松城出陣,以解我三年來的心頭之恨”。武田信玄所說的“三年來的心頭之恨”,這大概就是指永祿十二年德川家康私自與今川氏真達成和睦,後來德川家康又破棄與武田信玄的盟約,反過來與武田信玄的宿敵上杉謙信結盟。當然,武田信玄選擇性地忽略了當年派秋山虎繁違約進攻北遠江才導致武田-德川關係惡化之事。


伊勢早苗




上洛本為上京,前往都城之意。洛是謂洛陽,周代以後常定都此地,故漸被用作京城、或都之意。日語中的上洛,主要是謂前往京都,而京都的別稱就是洛陽(rakuyo),故謂“上洛”。武田信玄72年選擇上洛,時機把握比較恰當,畢竟無將軍的詔書,普通諸侯是不能發動上洛的。


武田信玄創立了武田派軍事學兵書《甲陽兵鑑》有著詳細的記載,傳聞中的赤備隊也是名聞天下,而且名氣上 武田信玄是戰國時代一位傑出的英雄和知名的武將。不可否認,最後奪取了天下的德川家康以及稱雄一世的織田信長,也都懼怕信玄,退讓三分。最終奪得天下的德川家康無論作戰或者政治方面,很多地方受到信玄的戰略、政策的影響。

日本戰國前三雄:今川義元、上杉謙信、武田信玄

後三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前情提要:

事情要從1560年開始,作為上洛先驅的“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被大家熟知的當時名不見經傳的織田信長桶狹間合戰終結,戰國時代的轉折使得東日本最大勢力今川氏一蹶不振。自此,織田信長名震天下,同時也為後來的“天下布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川氏真繼承家督後,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同盟,聯手攻打併且平分今川家領地,從而導致“三國同盟”徹底的破裂,武田信玄在元龜二年,於關東霸主北條氏康病逝,其子北條氏政繼任家督後,武田氏與北條氏恢復和睦關係。為避免北條出現異心,信玄又對常陸國大名佐竹義重發信文書,從而解除了後顧之憂。

此外,信玄還利用石山本願寺的一向一揆(信玄的正室三條的妹妹是本願寺顯如的妻子),牽制越中地區北陸大名上杉謙信。迫使越後上杉氏無暇出兵北信濃。隨後,淺井、朝倉、石山本願寺和三好再度起兵,牽制織田軍主力無暇東顧。

在所有準備工作都已萬全之後,武田信玄終於以接受本願寺顯如跟朝倉義景的邀請,開展了向德川家領地擴張的軍事行動。浩浩蕩蕩的武田上洛開始了。

個人認為武田信玄上洛成功太難了!原因如下:

首先是地理及地緣政治劣勢,甲斐土地貧瘠,商業也不發達,只靠甲州金在起作用,後期更是捉襟見肘。到了農忙時節就的下地種田,真正的常備軍很少,所以這就是先天的不足,決定了武田軍的進攻只能是季節性的。並且甲斐距離京都不算很近,今川、德川、織田、淺井都不是很容易對付的,還有個上杉在背後踅摸著對抗武田。


日本戰國充斥著欺騙與背叛,真正堅固的聯盟沒有幾個,大多都是著眼於當下利益的戰略短視者和投機取巧之徒,後院起火稀鬆平常。即便是扛到最後的德川家康這樣的修煉“忍”之大成者,也多虧了關原合戰小早川秀秋參戰且幫的是德川。


其次,武田上洛最大的後顧之憂——“龍虎之爭”始終未曾停歇,耗費了武田太多精力。上杉謙信的存在始終都是一枚定時炸彈,讓武田十分頭疼。從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到永祿七年(1564年),“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和“越後之龍”上杉謙信進行了五次川中島合戰。經過五次川中島之戰後,武田信玄鞏固了北信濃,再也沒有繼續向北進軍越後進而佔據東方沿海地區的戰略企圖。武田信玄被迫向東海道方向的美濃、上野方面發展。在今川義元敗亡於桶狹間之戰後,撕毀甲駿相三國同盟,開始攻略駿河,目標轉向上洛。上杉謙信也被迫將擴張的方向轉向越中,全力進攻關東。

從戰略層面分析,戰後數年間,武田家在關東方面取得主動權,上杉方據點如武藏松山城、上野箕輪城等一一遭其攻破;上杉謙信則未再出兵信濃,改在飛驒及關東方面與武田信玄角力,亦未有顯著成效,僅得在越中方面擴張其勢力。殆1569年信玄駿河攻略成功,終於迫使“相越同盟”成立,上杉、北條必須聯手對抗武田。雖然前一階段雙方以北信濃為中心的對抗,可視為以武田方的戰略勝利告終。但武田軍在這幾次戰役中損失了武田信繁、諸角虎定、山本勘助等諸多名將,為之後武田的衰亡埋下了伏筆。而大將山本勘助、副帥武田信繁二人的陣亡對整個武田軍都是不可彌補的巨大損失!尤其是信繁的陣亡導至了多年以後信玄死後,真田信隆回到甲斐立即將家督之位傳給兒子,然後隱居!這實際上就表明了他的態度:信玄公死後,我的軍事生涯結束了。後任者他不信任!

而上杉謙信是不願放過任何跟武田角逐的機會的,下雪就休養生息,雪融就開打,戰略上雖然稍遜一籌,戰術上,極具個人魅力的“軍神”絲毫不遜於武田,彌補了戰略不足,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上杉謙信親自衝進武田本陣,啪啪啪揮淚砍了信玄三刀,但都手下留情,被信玄用軍配擋住。謙信嚎啕大哭地離開了。(海音寺先生的《上杉謙信》還是很耐讀的。)

再來說說信玄最後一戰——三方原之戰,此戰以武田軍的勝利而告結束,是武田軍總帥武田信玄軍事生涯的頂點。但是武田軍最後卻靠兵力25000-30000優勢取勝(織田派了3000軍隊,德川家康才8000都快哭了)。但是就整體形勢(外交軍事)而言,信玄不具備消滅德川的實力,家康先勝後敗,先擊退山縣、小山田,動搖信玄,後被勝賴、馬場逆襲擊敗。

當然信玄就更不具備與信長爭雄的實力。織田信長再也不是那個和今川義元大戰時的“尾張大呆瓜”了,他現在很強大——“第六天魔王”,有尾張、美濃、伊勢三塊肥沃的土地。並且它們的商業也很發達,他完全可以用稅金和多產的糧食來養他的軍隊。兵農分離後他的軍隊是常備軍,可以一年到頭不停的作戰!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同時和淺井、朝倉、六角、三好等軍隊開戰,並且依靠裝備良好的尾張軍和勇敢善戰的三河軍聯手屢次取得作戰的勝利!信長作戰尤其是對武田信玄、上杉謙信這樣的戰場老手,作戰的策略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如果拖成了消耗戰,難說信玄不會在三方原後晚節不保。


還有一點,信長包圍網不給力,沒有實質性、有能力的領導,足利義昭太菜了。包圍網終歸是一盤散沙,口號喊得震天響,都怕織田拿自己開刀。就拿三方原之戰來說,戰後信玄立即向各方勢力展開戰勝的宣傳。在十二月二十八日給朝倉義景的信中特意強調擊斃“遠三的兇徒及岐阜的援軍千餘人”(《伊能文書》)。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朝倉義景卻反而從淺井領回到本國越前,未對信玄的戰果進行熱烈響應,令信玄大為吃驚。而將軍足利義昭獲悉戰報後倒是鼓起勇氣,在元龜四年二月表示出明確的反信長的態度。之前義昭所執的將軍權力是以信長的強大武力為後盾的,如信玄擊敗信長,義昭自可以再依託於信玄的武力。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格局,簡單說上洛目的,山岡莊八先生的《織田信長——菊與刀》中有一個細節我還記得,織田信長在私訪京都時看見京都庭院如此滄桑模樣,情不自禁淚流滿面,雖說是個歷史小說,但是這個“尾張大呆瓜”胸中裝的是天下!反觀被譽為“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缺乏一個革命者的覺悟,格局和個人心境修為上也遠不如揮淚砍他三刀的上杉謙信。這一點表面看似並無大礙,實則精神層次和格局的匱乏對52歲的武田是很致命的,沒有將“天下”放在胸中,使命扛在肩上,縱然再給武田信玄十年,怕也是枉然。


最後用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的開篇語結束吧!“悅澤以美,怡然以情,援諸萬古之法。而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幕府舊制,為今可以休矣!”

感謝各方資料充實本文!非常感謝!


北冰洋冷空氣


看了這麼多分析,基本大同小異,但有一點很關鍵的因素被忽略,那就是武田家的代際傳承和權力交接,簡直一塌糊塗,從武田信虎到晴信,到大朗義信再到四郎勝賴,每一次的內耗都造成巨大分裂,在列強環視的戰國時代,這是很致命的。從後面的結果看也是一樣,走到最後的德川、毛利、前田、島津,都是有著團結的家臣團和穩定的內部環境。


白蹄烏87094445


簡單來說,看看三好家就知道了。

武田和三好一樣,根據地不在近幾,無法長時間有效掌控朝廷。三好家即使把勢力打進了近幾範圍,最後也是顧此失彼進退失據,況且晴信的老家甲斐和近幾還隔著一個信長和家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