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最後的堅守者

敦煌:最後的堅守者

離開紅柳泉的時候,一群紅鬃馬穿過荒草和灌木林,它們自由、飄逸,在寧靜的大自然中就像在一幅山水畫卷中安然遊蕩。這是突然出現在我們視野裡的一道景觀。停車、拍照。我們不停地讚歎,這是一群在西部地區也難得一見的駿馬,它們形體健壯、毛色棕紅、躍走輕捷。

年過六旬的陳明星,指著一匹領頭的高頭大馬說,這群馬,是蒙古馬和歐洲馬雜交的。這群馬,正是他飼養的。

敦煌:最後的堅守者

在荒涼的地方,他書寫了人間最溫暖的故事。

在距莫高窟13公里的莫高鎮紅柳泉,當地人陳明星用近30年時間,在9000畝荒漠化草原上引種沙生植物和胡楊、紅柳,從而治理風沙。如今這裡變成了綠意誘人的草灘和樹林,形成了一道天然生態屏障。

紅柳泉,過去人們多稱之為伊塘湖,這片敦煌綠洲的東大門荒原溼地上,近年來人們探明瞭一處罕見的地熱資源。根據甘肅省地勘局張掖水文二隊對五墩鄉伊塘湖一帶水文地質勘探成果分析,該區域地熱活動異常,面積約為150平方公里,在1100米至1500米深處地下水溫可達50℃至65℃。1999年,這裡打探出第一口深井,滾滾溫泉噴湧而出。

敦煌:最後的堅守者

過去的紅柳泉,泉眼很多,到處是波光粼粼的水域,天鵝、野鴨在覓食嬉戲,怡然自得。據有關資料反映,這裡設地面積約6500公頃,地勢平坦,分佈著紅柳、鹼蓬、胡楊、甘草、沙拐棗、蘆葦等幾十種野生植物。目前經過持續多年的治理,這裡蘆葦叢生、紅柳成林,為野生動物營造了一個繁衍生息的好環境。如今,每逢春季,天鵝、丹頂鶴、野鴨等來這裡覓食嬉戲,黃羊、狐狸等野生動物也經常出沒。

敦煌:最後的堅守者

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發展理念。敦煌三面沙漠圍城,敦煌缺水,敦煌喊渴!在這樣的危情下,陳明星在這裡耗盡了半生的精力,被稱為“沙漠鬥士”。

胡楊幼苗已成參天大樹,紅柳林已成片伸展,陳明星卻沒有止步,他開始試種耐鹽鹼的梭梭、沙棘,他要還紅柳泉昔日的景象。這些年,地下水逐年下降,很多泉眼已經開始乾涸。水資源作為敦煌的“命脈之源,生存之本”,是敦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構建“國家生態屏障”的目標之下,敦煌正嘗試創造新的輝煌。

紅柳泉,僅有一面與敦煌綠洲相接,它的三面同樣是戈壁沙漠。

敦煌:最後的堅守者

這裡是敦煌抗擊風沙的第一道防線。

有人問陳明星,常年堅守在這裡孤獨嗎?生活條件不便,苦不苦?他淡淡一笑,這麼多年過來,早已經習慣了。60歲的生日過後,陳明星還沒有離開這裡。

一灣灣泉流、一片片綠洲,為生態發展作證。紅柳泉,守護著敦煌的每一天。

在遊人如織的敦煌,陳明星的堅守,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涼意境,有了水韻,有了綠洲新的傳奇。

(記者 陳思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