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文 | 派哥

From 南山NanShan

微信號:nanshan_wechat

一個留學生的自白:

01

你不甘於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個答案是,我不甘於我現在申請到的學校。那麼更廣闊來說呢?比如說上了大學以後你的目標,抑或是人的一生?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於是,我強行逼著自己寫下四個不甘於

不甘於讓爸爸媽媽下半輩子僅僅是吃穿無憂

不甘於大學四年僅僅做corporate recruiting,

不甘於人生幾十年只是實現財富自由,

不甘於離開這個世界不留下一點印記by 讓社會變得更好,幫助到別人。

然後我發現,我的不甘於揭露的是我最深層的慾望。而我的這些慾望,無論我願不願意接受,將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動力。我的這些慾望,這樣看來,是一朵開在現實主義土地上的理想主義的花。

02

18歲,我活在純烏托邦的世界裡

我小學同學可以為我作證:在我小學的成長足跡上,我的理想是成為美國總統

。我並沒有開玩笑,五年級看完奧巴馬大傳後我就對政治,奮鬥以及改變社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我查到美國總統必須是美國三代公民,我就又想當美國聯邦參議員,這個一直到我初中。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到外校後,接觸到了各種大使的故事,於是我的人生目標就轉換成了進聯合國。而這個目標一直到我18,19歲都還是我幻想中的畢業後第一份工作。

可以說,我的前18年,因為一本奧巴馬大傳,和public sector就不明不白地扯上了關係。不僅如此,因為我爸媽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是國企員工,

我的成長環境也讓我對“商”和“盈利” 算是嫉“惡”如仇

這樣的想法一直到我去新加坡,還記得因為大學只想學政治和爸媽吵了很多次架。以及當時最好的朋友表達出想碰finance, 我還很傷心很失望。18歲年底終於去到了理想的聯合國發表了一個演講也讓我覺得夢想終於實現了。

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我記得我的文書中不斷出現我要change the world- 相信我,我真的是這樣想,但是其實我並沒有細說我要怎樣change the world,以及別人問我想去聯合國的哪個部門,我也不知道。彷彿能和聯合國聯繫在一起,我的人生目標就實現了。彷彿和聯合國聯繫在一起,我就已經改變了世界。

那個時候的我對於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選擇的很快:理想主義是高尚的是可以帶來社會進步的,現實主義是自私的是庸俗的。於是我毫不猶豫地完全相信了理想主義。那是勇敢的近乎莽撞,是自信的近乎天真。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03

19歲

我的烏托邦被現實主義“打破了”

新加坡高中畢業後,我去柬埔寨了一段時間,在一個ngo實習。當時的我覺得這是我向夢想努力的第一步,的確我收穫了許多許多,但是這次經歷也讓我對於ngo完全disillusioned。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雖然以前學校內就看了很多ngo的案例,在鼓舞人心的同時課堂討論也說到了其巨大的侷限性以及“表面好看”。但是我並不願意相信,一直到我自己真正去了一個ngo。因為沒有資金,所以能受益的人群特別少;因為沒有資金,項目並沒有切合當地特點而是硬搬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案例;因為是expats做頭,當地人民只能打打下手而對於改變自己社會的program並沒有多少發言權,而expats卻並沒有那麼懂得當地人的dynamics。

這份實習,讓我發現ngo的工作並沒有之前幻想的一樣“偉大”,準確的說,並沒有很大的autonomy和自主性- 我並沒有覺得自己有真正改變社會,除了對生活的觀察,也並沒有學到那麼多系統的活動策劃。

另外一個觸動我的事情是我在在國內的實習。是由一個很大的公司牽頭辦的一個創業公司。非常好的idea,也有很大的噱頭,可是到我實習結束前這個創業公司就被歸入為公司的一個project,而不作為創業公司來發展了

我離開前,對於公司的很多模式有了自己的觀察和建議,於是做了一個ppt來展示。當時公司的投資人之一,也是一個前麥肯錫香港高管非常感興趣。於是我有了人生中第一次"business call ".在打電話時,這位高管對我直接expect我什麼都懂,於是我也在電話中第一次聽到supply chain, b2b, b2c等等等...

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一個好的idea並不是全部,這個好的idea事情背後是一套複雜的資本主義鏈條以及操作方法。

短短的30分鐘電話我覺得我學到了比2個月實習還要多的知識,覺得自己的觀察被灌注了一個體系,簡單的見解被整理成發展模式。這個過程是非常美妙的,就彷彿你整理完考試的筆記第一次理解到知識的融會貫通。

這兩個實習讓我發現理想主義並沒有我想的那麼有意義,現實主義也沒有我想的那麼糟。兩者之間並不是互相排斥的關係,而且似乎有合作的可能性。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04

20歲

我每天都在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分歧裡

大學是一個可以迅速將你推向現實主義賽道的加速器。如果之前沒有思考的孩子,可能一上大學就已經踏上了自己沒有意識到以後可能會後悔的道路上。

這個路,很大競爭,很累,最重要的是一生走下來,也許到閉上眼那一刻你都要想怎樣於自己達成一個共識,怎樣說服自己自己這一生的社會貢獻。

我身邊的很多朋友,無論在賓大還是哈佛,耶魯還是布朗,都被這個“浪潮”衝擊。我也不例外。但是在短暫的不適應和排斥後,我選擇開放的態度,看看究竟是什麼,自己安下心,掌好舵,不要翻船

在這個過程中,我第一次接觸到social entrepreneurship, startup,明白了原來創業公司的出路大多數是被賣,非盈利組織有一套模式可走,以及第一次知道什麼是投行,什麼是諮詢,諮詢和投行的區別,原來諮詢不是finance, 原來ngo 都有一套套路可走,原來科技公司的pay遠遠高於金融業...

在不斷地和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各個領域,各種態度的人聊天,約吃飯,約打電話後,在短期內,我似乎認識到了一個更加完整的現實世界。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但是,在巨大的信息流裡,我會開始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個問題在前20年我都沒有想過,因為我一直很determined,總是可以找到一個目標並且為之努力,而且那個目標總會是一個有意義又有前途的目標。但是現在,在gap year對於理想主義的清醒後,在上大學對於現實主義的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後,我意識到了,這次的這個目標不同於往常,是一個無解的題。是一個可能需要用一輩子去探索的問題。

現在,我並沒有做出選擇或者給一個答案。所以我加了兩種氣質完全不一樣的社團。兩個氣場相撞的major。沒開玩笑,上環境學課的時候我可能會回寢室換一套衣服,因為我平時穿衣的風格已經很business casual上經濟課沒問題,但是上環境課的時候會格格不入;在參加環保社團的時候我會用商業的角度來看進度,會對不斷糾結於社交網站的發展方法表示不滿;在創業社團的時候卻又會在聽pitch時發現這個人完全沒情懷而翻白眼。

我是雙子座,但是從來沒有這麼這麼矛盾過。似乎同時兩種完全不一樣的人格存在與我體內。我每天會糾結自己在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社會服務和coporate recruiting,社會創業和賣掉創業公司之間要怎樣一個取捨,抑或是要怎樣達成這個目標。

05

21歲,我希望可以找到一個Balance

這次文章和往常不同的是,我並不是一個傳授經驗的角度來寫,所以我也並沒有一些個道理來說。只是僅僅將自己內心的糾結公之於眾,與大家攤開心扉說話,因為我相信,我不是一個人。因為我相信,有很多孩子也沒有想好是要一頭扎進corporate recruiting,還是奮不顧身投入ngo,學術或者社會義工。因為我相信,這些個選擇沒有孰輕孰重,孰高貴孰庸俗。這都是我們成長,讓自己生命變得有意義的方法。

所以,與其說在最後我會建議什麼,這次,我會寫出我會繼續做什麼。因為雖然答案還沒有思考出來,但是actions不能停止。

我會繼續和同學把這個在線二手網站做好,減少學生的waste,讓需要幫助的學生可以買到便宜一點的東西。

我可能還會嘗試一個租憑衣服的project,利用大家面試需要穿套裝,party需要穿不重樣的裙子的市場需求。

我會繼續學我喜歡的環境還有經濟,也會經常上一些比如這個學期學的邊塞詩歌- 我可能還會minor文學或者歷史。

我會積極參加各種諮詢pe的shadowing events,因為我很適應他們分析事情的方式還有公司氛圍。

我會在假期探索亞洲生態旅遊的發展。

我會在社團積極做事,參與競選。

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怎麼樣。但是我知道的是,我現在想做的事情有理想主義的,也有現實主義的,我需要的就是不要按壓任何一個的可能性,都去做。前提就是效率要高。

很多人覺得why so serious, 隨遇而安不好嗎?的確,對於結果我們要隨遇而安,但是過程wise,如果你想吃到樹上更多的桃子,你就不應該等著桃子掉下來,而是提前規劃怎樣在有限的承受能力內吃到最多的桃子- 有最豐富的人生體驗。畢竟人的一生,自己可控的太少。如果自己可控的都隨意,那麼真的就如一片浮萍,生生被折斷了遠航的翅膀。

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我需要做的,就是

保持初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完全偏向任何一方。我並不覺得這個問題會ever有一個答案,我的一生也許都是在一個尋找的過程中。但是我相信,在不斷的balance中,我的夢想可以成為一個在現實主義泥土裡的理想主義的花,我可以給世界創造價值,讓自己活得瀟灑。

本文系授權發佈,By 派哥,From 南山NanShan,微信號:nanshan_wechat。歡迎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後臺回覆【朋友圈】,提取文章《留學後的我,為什麼從「朋友圈」中消失了?》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星標】或【置頂】INSIGHT視界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出國三年,我的理想被現實「打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