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說“天書”:天道無親,陰符三百字;人心在機,天地一掌中

易經說“天書”:天道無親,陰符三百字;人心在機,天地一掌中

古人有“天書”的傳說。

一種“天書”是祥瑞,它的出現代表著太平盛世,古人稱之為“祥符”。

易經裡提到的“河圖”“洛書”,都可以說是“天書”,也可以說是“祥符”。

歷史上這樣的祥瑞多次出現,到了北宋,宋真宗宣稱,他曾經在夜間做了一個夢。

夢中有神人對他說,在皇宮將會有“天書”降臨。

果然在1008年的正月初三,就發現了“天書”三篇,稱之為“大中祥符”。

欣喜若狂的宋真宗,當下把年號也改成“大中祥符”,並大赦天下,官員加薪,普天同慶,最後還去泰山進行了“封禪大典”。

還有一種“天書”,它的出現有特殊的使命。

剛開始只有極少的幾個人知道,悄悄的流傳,甚至“神龍不見尾”,一直搞不清來源。

這樣的書,有的失傳了,有的流傳下來,成為後世的經典。

如果說“祥符”是要昭告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是一種“明符”,是一種“陽符”。

那麼,另一種“天書”,則是一種“暗符”,是一種“陰符”。

古書中,名字為“陰符”的很多,幾乎都失傳了,只是給後人留下了書名。

有一部“陰符”,叫做《黃帝陰符經》,簡稱《陰符經》,卻倖存了下來。

這部和易經有很大關係的書籍,歷史上一直被尊為“天書”,傳說是九天玄女(另一種說法是廣成子),傳授給軒轅黃帝的。

易經說“天書”:天道無親,陰符三百字;人心在機,天地一掌中

陰符遁甲,以術求道

《陰符經》早已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叫做“陰符學”。

為《陰符經》做註解的古人,有伊尹、姜太公、孫子、范蠡lǐ、鬼谷子、張良、諸葛亮等等,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陰符經》如此偉大,卻只有區區三百多字,另一個版本是四百多字。

古人把《陰符經》收錄在《道藏》之中,與《道德經》(《老子》)並列。

有“《老子》五千言,《陰符》三百字”,或者“《陰符》三百寶字,《道德》五千靈文”的說法。

古人說,一部《道德經》,其實講的就是一個“坤卦”。

而《陰符經》,可以說是易經的直接產物,也可以說是易經的嫡系子孫。

這是因為《陰符經》裡面有“道”,也有“術”。

“道”講的是易經裡的,當然也是《道德經》裡的“天道”,而“術”講的是“奇門遁甲”。

“陰符”,其實就是“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是從明朝、清朝時候開始的稱呼,也可以叫“奇門”,或者“遁甲”。

晉朝、唐朝、宋朝、元朝的時候,它叫做“遁甲”。

漢朝、三國時期,它叫做“六甲”。

戰國時期、秦朝,它的名字就是“陰符”。

“陰符”的“陰”,有“暗藏”的意思,而“遁甲”的“遁”就是“隱藏”,指的是“六甲”隱遁於“六儀”之下。

“陰符”的“符”,也就是奇門遁甲裡的九大星中的“大值符”、八神中的“小值符”。

《陰符經》是後世“奇門遁甲”的理論綱領,也指出了實用操作的關鍵之處,並反覆強調以“術”求“道”,要超越“術數”而領悟“天道”。

易經說“天書”:天道無親,陰符三百字;人心在機,天地一掌中

觀天之道,天道無親

《陰符經》開頭第一句話就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意思是說,觀察天地運行的自然之道,遵循天道規律,這就是全部。

《周易》裡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意思是說,“易”的規則就是“天地”的自然規則,也就是要符合天道。

古人把易經的法則總結為“推天道,以明人事”,人做事要符合天道規律,也就是《陰符經》說的“執天之行”。

《陰符經》說“天有五賊”,這裡的“五賊”就是“五行”。

“五賊”是動態的“五行”,是生克關係的進一步深化,或者說是一種非常態的“五行”。

比如說,金本可以克木,但是如果金太弱,而木旺,金反而會受傷,這叫做“反侮”,就好像用鈍刀來砍硬木,刀刃反倒會被弄壞。

比如說,水本來是生木,對木有利,但是如果水太多,則會造成“水多木漂”的現象,就好像發洪水的時候,大樹被衝倒、沖走。

莊子講過一個諷刺笑話,是說一個人到深山老林裡修行,擺脫了塵世的煩惱,童顏鶴髮,保養得很好,他相信自己肯定會長壽了。

也正是因為在深山裡,老虎來了,怎麼呼救也沒有人來,最終被老虎吃掉了。

天道有一定的,可以掌握的規律,可是這規律也在變化之中,這就是易經裡,“不易”之外,還有一個“變易”的道理。

也就是老子說的“天道無親”,古人經常感嘆的“天道無常”“天意從來高難問”。

《陰符經》裡總結說,“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又說“天之無恩,而大恩生”。

秋天,萬物肅殺;冬天,萬物沉寂。看起來是“天道無恩”,但是沒有冬天的貯藏、孕育,又怎麼會有春天的萬紫千紅呢?

易經說“天書”:天道無親,陰符三百字;人心在機,天地一掌中

人心在機,神機鬼藏

《陰符經》說,“人心,機也”。

易經裡講“三才”,天、地、人,人與天地萬物本是一體,為什麼要把人從萬物中單獨列出來?

因為人有“心”,可以認識萬物,可以洞察事物發展變化的“機”。

奇門遁甲設立天盤、地盤、人盤,“上盤象天,中盤象人,下盤象地;上盤星也,中盤人也,下盤宮也”。

地盤九宮是不動的,代表著空間;天盤九星與三奇六儀,則要隨著時辰轉動;又以冬至、夏至為界限,劃分陽遁、陰遁,以二十四節氣來定局排盤。

這樣把空間、時間都納入,形成一個完整、複雜的“三才”模型。

利用奇門遁甲來預測、決策事情,就是對“機”的把握與應用,所謂“若能了達陰陽理,天地都在一掌中”。

萬物無非是陰陽變化,做事就是尋找契機,順勢而為,所以,《陰符經》說,“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奇門遁甲的排盤是可以在手掌中進行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每一指都是三個指節,正好是一個地盤九宮。

《陰符經》又具體提出“三盜”的理論,對應天盤值符、人盤值使,地盤符使,所謂“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實際上就是說三盤的格局合宜,天地人才能安詳。

奇門遁甲,號稱“術數之王”,是“帝王之學”,早期的應用是在軍事方面,後來也被人用來預測小的事情。

《孫子兵法》開頭第一句就是,“兵者,詭道也”,打仗講的就是“兵不厭詐”,講的就是謀略、陰謀,所以《陰符經》裡說“神機鬼藏”。

神機鬼藏,既可以理解為是說奇門遁甲的玄妙神奇,也可以具體指“神遁”與“鬼遁”。

奇門遁甲中有九個吉的格局,分別是天遁、地遁、人遁、神遁、鬼遁、風遁、雲遁、龍遁、虎遁,也可以理解為“九大宇宙能量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