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姜尚(?—公元前1021年),字子牙,號太公望,是我國周初著名軍事家。因其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今南陽宛縣西),故從其封姓,也稱呂尚,一呂望。後祖上遷居至關裡姜塬,即今新鄉市衛輝太公泉鎮呂村。

我們大多是在《封神演義》知道姜子牙的,在姜太公故里的民間也有很多關於姜子牙的傳說。

傳說一: 蓋新房傳說

在河南一帶,不管四城市還是農村,凡是蓋上新房上樑的時候,都要用大紅紙書寫上一幅“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條款,貼在花檁上,在地上放好供桌,擺好供品,白酒燒梁口,燃放鞭炮,由主家的當事人焚香叩頭,然後由木匠和泥水匠將花檁拔上房頂,安放在正門的那間房的中間。蓋新房為什麼要貼上“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條款呢?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傳說西周初期,姜太公故里姜塬東面有個宋家莊。莊主宋異人家中富有。他和姜太公是焚香盟誓的好朋友。

有一年,宋異人嫌自己的房屋破舊,想再蓋座新房。於是,他找人選了一塊風水寶地,擇了個良辰吉日動了工。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可是,一連蓋了幾次都沒有蓋起來。第一次房四周牆壘好了。一場大風給颳倒了,第二次剛上完第四架樑,頃刻間,五間房四架樑全斷了,第三次再蓋時,柴草都鋪好了房頂,一場大火燒了個乾乾淨淨。無奈,宋異人只要丟下主房,草草蓋了兩廂陪房住下了。不久,姜太公從齊國回鄉省親。這天,他閒著無事,便去看望好朋友宋異人。多年不見,格外親近,倆人就開始說離別後的坎坎坷坷。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這時,姜太公看見宋異人後堂還是殘壁斷牆,不蓋主房呢?姜太公百思不得其解,便問宋異人究竟是怎麼回事,宋異人面帶愁容,把蓋房屢遭不幸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姜太公。姜太公聽了,立刻明白了,他微微一笑,說道:“原來是這等皮毛小事。仁兄不必憂慮,後天便是黃道吉日,紫微星降臨,你儘管動工蓋房就是了。”

兩天一晃過去了,上樑的時候到了,姜太公來到新房裡,立於花檁旁邊,口中唸唸有詞,說到:“四方鬼神,洗耳聽著,太公在此,各歸其所。”第二天,宋異人半信半疑的動了工,說來真靈驗,太公幾句話,宋異人蓋房安然無事,只幾天,便順順當當的把新房蓋好了。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宋異人開始蓋新房時,四方鬼神都來爭地盤,受香火,你爭我奪,互不相讓,興風作浪,推翻牆,踢斷梁,一把鬼火燒個光。為此鬧的宋異人望而生畏。 這一次蓋房時,四方鬼神又聞信來了。正要鬧騰時,姜太公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一個個都嚇的渾身發抖。因為他們都是姜太公所封,更主要是姜太公有一把打神鞭,怕犯在他手裡受苦刑。所以,姜太公一說,往屋裡一站,他們都嚇的四散逃竄了。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後來,這件事傳開了,凡蓋新房的人家,都要效仿宋異人的辦法,上樑時為討個吉利,就寫幅“上樑正遇黃道日,立柱巧逢紫微星”的對聯。在花檁上寫上“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條款,有的人家還在花檁上用紅頭繩栓一雙筷子和一串銅錢,意思是:有吃、有住、有錢花。想讓姜太公長期住下去,永保主家平安。這個習俗沿襲了三千多年,直到如今大多數人家蓋房時仍沿用這一風俗。

傳說二: 賣肉不成改釣魚

姜子牙倒黴走背運的時候,幹啥都不行,真是到了喝涼水都塞牙的地步。賣面賠了,就又挑擔去朝歌賣牛肉。那時候殷紂王昏庸無道,苛徵暴斂,朝歌城裡的老百姓飯都吃不上,哪有錢買牛肉。這一天,有個官府做飯的來買牛肉。姜子牙幾天沒發市,來了買主,自然高興,把秤稱得高高的。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不料,這個人抓起牛肉一牛,說分量不夠。姜子牙剛要分辯,那人抓起姜子牙的秤,“叭”一聲,撇成兩截兒,把擔上的牛肉也掀到路邊臭水裡。牛肉賣不成了,姜子牙只有挑著空擔子回家。 姜子牙的老婆馬氏見姜子牙回來了,左右前後一看,擔子上沒牛肉了,秤也沒影了,伸手向姜子牙要錢。姜子牙本就窩著一肚子氣,沒好氣地說:“秤叫人家撇啦,牛肉倒臭水裡啦”。馬氏突地蹦起來,點著姜子牙大罵。

姜子牙實在受不了這氣,又想想紂王無道,就是有出頭之日,也不能輔佐紂王這樣的昏王。自己滿腹紂綸才華,不能這樣窩囊下去了。為尋遇明君,背起鋪蓋捲兒就奔西岐了。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姜子牙來到渭水河邊,這裡河水清澈,魚兒成群,兩岸樹木成行,風景宜人,就找地方住下。河邊有個王孫公子樣的人釣魚,一會兒一條,一會兒一條,轉眼,把個魚簍釣得滿滿的。姜子牙也弄個魚杆來河邊找塊石頭,坐上釣起魚來。一連三天,姜子牙沒釣上來一條魚,仍悠閒自得地等著魚兒上鉤。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這個王孫公子樣的人發現姜子牙老釣不到魚,就過來對姜子牙說:“你釣魚的法兒不對吧,咋不見你釣著魚呢?”姜子牙說:“你說哪點不對,指點,指點。”那人也不客氣,拿過魚杆把線甩出來,看看魚鉤,笑了,說:“你這鉤是直的,能釣住魚嗎!”姜子牙微微一笑,說:“直的咋不能釣住魚,願者上鉤嗎!”說罷又把線甩在水中,口中不住的說:“大魚不到小魚到,小魚到了瞎胡鬧。”那人覺得姜子牙又怪又傻,沒多說什麼,搖搖頭,嘲笑地“哼”了聲提魚走了。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這個人是文王的兒子姬發,回去對文王說:“我遇見了怪老頭兒,釣魚用直鉤,我告訴他直鉤釣不著魚,他說願者上鉤,你說可笑不可笑。”文王聽了,並不覺得可笑,尋思一定是個智慧超群,才華出眾的人,隱居在那裡釣魚,就決定親自去看看。

文王按著兒子指點的地方,找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在一心一意釣魚,文王就站在一旁,看姜子牙釣魚。姜子牙手扶魚杆,不經意地念道:“釣釣釣,小魚沒來大魚到,願者上鉤。”文王聽了這話,分明是在說自己,就上前作揖打躬,和姜子牙攀談起來。姜子牙問他是誰,文王也不隱瞞,講了自己的身份。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姜子牙和文王談天說地,講三皇五帝,又治家安邦,又是治理西岐,一直談到紂王無道,伐紂滅商,兩人越談越投機,一下子談到太陽落山。文王心裡高興,今天終於尋訪到了自己渴求的賢聖;姜子牙也是心滿意足,今天總算是遇上了明主。

文王叫姜子牙收起魚杆跟他回宮。姜子牙執意不去,非叫文王明天拉輦來請他。文王有些不高興,猶猶豫豫,沒有答應。姜子牙二話沒說,拿起魚杆就走。文王為得賢才,橫步攔住姜子牙,說:“我明天拉輦來請你。”姜子牙哈哈大笑,指著魚杆說:“你這可真是願者上鉤!”

從此,“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鉤”的說法就流傳下來了。

傳說三:——姜子牙求學上崑崙

卻說姜子牙辭別家鄉,要上崑崙山跟元始天尊學藝。這一日正行間,忽聽後面有人喊,回頭一看,原來是申公豹。他也想跟著學點能耐,姜子牙不假思索,一口便答應了。一路上,他把申公豹當做自己的兄弟照料,翻山碰上絕崖,他先上用手扣緊岩石的縫隙,一指一指往上挪,上到崖頂,再用山藤把申公豹拽上去。走路遇上河水,他總是先下去探個深淺,再回來把申公豹背過去。每到這時,申公豹總是說:“你對我勝過親兄弟,日後我決不會辜負你。”姜子牙一聽,只是一笑了之。就這樣,他們終於到了崑崙山,找到了元始天尊。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元始天尊聽姜子牙說明了來意後,他笑了笑說:“你別聽人胡扯,我哪裡會什麼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呢?我這裡只教兵法戰策。不過,現在雖說殷商無道,鬧得天愁和怨,民不聊生,但眼下世界尚未走到極至,我就是能教你呼風喚雨,移山倒海的本事,你四十年裡頭也難解這大千世界的苦難。你若有心,還是另投他處,學點謀生之道吧。”

姜子牙這人很有主張,遇事有辦法,他找申公豹商量說:“不管師父說啥我都不走了,你怎麼辦?”

申公豹說:“既然一起來了,我也在這呆幾年吧,省得回去人家笑話。”二人就對元始天尊說,都願意留下來。元始天尊見狀說:“那好,你們二人各用一堆木炭,一個鍋煮一個銅南瓜,誰煮熟了,誰便是真心實意想來跟我學本事,誰煮不熟,證明他是來這糊弄日子的,那隻好請他下山另謀高門了。我從來不教導這支吾日子的人。”說畢,將他們二人引到一個山崖底下,將所用的東西交代給他們就走開了。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姜子牙是個正人君子,勤吹火,少添炭,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膛裡的火。那申公豹是個富家子弟,他讀書厭了,過夠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單調日子才答應父母出來跑跑,他哪裡吃得了這個苦,可好歹也來了呀,他怕煮不熟銅南瓜,就趁姜子牙不注意,偷偷去拿姜子牙的炭,塞在自己的灶膛裡。

到了七七四十九天,炭剛燒完,元始天尊就來了,打開二人的銅南瓜一看,沒一個熟的,元始天尊沉下臉說:“你們真的願意在這就在這,不願意在這就請自便,幹嘛要瞞哄人呢?”

申公豹一聽就著了急說:“師傅,我是真心實意想在這跟你學點本事,可姜子牙光來偷我的炭……”姜子牙聽了,氣得說不出話來。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元始天尊瞅瞅二人說:“既然這樣,那我只有再試一遍了。”說罷,說把他們領到一處懸崖絕壁跟前,讓他們先往下看一下,二人探頭往下一瞅,哎呀,我的媽呀,只見崖下是一條河谷,谷底離他們足有百餘丈高,山風凜冽,冷氣襲人,二人忙退了回來。元始天尊將他們眼睛蒙上,牽著他們的手往崖前邊走邊說:“現在你們已經站到崖邊邊去了,你們若是真心實意想來跟我學兵法的,就請往前一步跳下去,若是口是心非,想來這支吾日子的,現在不跳回去還可以。”

姜子牙想:“我既然認定要跟你學點兵法,刀架在脖子上也不回頭,何懼一死?如果不死,學好本事,將來不就可以保個明主,一展抱負,給老百姓帶好日子嗎?”於是,就勒了勒腰帶,縱身一跳,卻不料落在了草地上,屁事沒有。而申公豹呢,心裡有鬼,心裡說:“這麼高的崖,跳下去非死沒冶,我何苦呢,我何不往旁邊一跳,老師說起,我就說心慌,沒辯準方向,跳出偏了。”於是,他就縱身往左邊一跳,只聽:“撲通”一聲,弄了滿身的屎。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元始天尊蒙上了他們的眼睛,牽著他們的手往崖邊走時,已經給他們調了方向。二人現在是背對懸崖,面前都是草地,只不過申公豹左邊有一個茅池。

元始天尊仰天長嘆一聲,對申公豹說:“你這人心術不正,真乃枯木不可雕也。剛才你誣告姜子牙時我就從你眼神裡看出來了,現在一試,果然如此,你還是回去吧。”

申公豹一聽,顧不得滿身屎尿,忙趴在地上給師傅叩頭,懇求饒了他這一次。姜子牙見狀也苦苦求情。元始天尊很受感動,只說了聲:“子牙呀子牙,真是姑息養奸呀。”但還是把申公豹收下了。

傳說四:半邊枯的大槐樹

關裡有棵大槐樹,它是啥時候栽的誰也說不上來,這裡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商朝時候關裡(今衛輝市城裡)特別平安,可是後來接連出了幾次莫名其妙的怪事,不但居民的東西說沒影就沒影了,就連來往客商行人的東西也是如此,很快關裡變得掃塌塌地。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西北二十里太公泉村有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姓姜名尚,字子牙,常常在鎮上宰牛賣肉,有一天姜子牙又去賣肉,回家的路上見一個白鬍子老頭跌倒在路邊深溝裡,渾身是血,姜子牙見了,便不顧一切跳下去,把老頭拉上來,並扯下衣襟給老頭包傷口,老頭很是感激,二人到叉路口臨分手時老頭對姜子牙說:“你對我恩重如山,我不知怎麼報答你才好?”

姜子牙連忙說:“出門在外都是兄弟朋友,有話相商,遇事相幫,乃是人之本分。”

老頭聽了更是佩服,他在姜子牙的耳朵上說:“我有一個兄弟在鎮上,你如果有事,可去找他。”

姜子牙說:“你兄弟在啥地方住,叫啥名字?”

老頭說:“他叫胡大仙,就在鎮中大槐樹那裡。”

姜子牙越聽越糊塗,悶怪地問:“大槐樹那我常來常往,張三、李四、王麻子我都熟悉,怎麼沒聽說他呢?”

“有的,有的,”那老頭說:“大槐樹跟前有一根白骨,你要有啥困難,就用這根白骨敲三下樹,他一定幫你的忙。”姜子牙再想問啥,一轉臉,那老頭沒影了。

姜子牙非常悶怪,這一天,他賣完肉剛要回家,只見鄰居姜大嫂慌慌張張地跑過來,他迎上一問知道,大嫂去買東西,正給人家掏錢,一摸身上,錢卻不見了,她環顧四周,除了賣給她東西的店主外,沒別的,當時只有一陣旋風從身邊過。

姜子牙問清後,不由得想起這一陣子關裡出現的種種怪事,他悶怪間,忽然想想白鬍子老頭說的話。心裡一動,決定馬上去試試,他按照白鬍子老頭說的,果然找到胡大仙。

胡大仙聽罷以後說:“我二弟去朝歌時曾向我交待過我能不聽,今天的事是我乾的,我實在不知道她是嫂子,多有得罪,那錢我如數奉還。”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姜子牙告辭後忙去找姜大嫂,再看姜大嫂衣袋裡,錢分文不少,這麼一來,姜子牙的名字在關裡就更響了。後來人們一遇到這樣的事就求姜子牙說情,姜子牙也樂於助人,可一而再再而三,胡大仙就不高興了,他對姜子牙說:“你的事我管,你親門近侄的事我也管,可旁人的事就不能再管嘍,我家大小几十口,也要吃飯穿衣的呀?”

姜子牙聽罷這話十分氣憤,跟胡大仙說理,勸胡大仙改邪歸正,自食其力。這可把胡大仙氣惱了,他把眼一瞪:“姜子牙呀姜子牙,要不是看在我兄弟的份上,我壓根就不答理你,一個臭賣肉的,竟敢來仙家門口耍嘴!”他一腳就把姜子牙蹬了出去,等姜子牙爬起來再找白骨,哪裡還有影子。他再也找不到胡大仙的大門了。從此以後,胡大仙更加張狂,關裡不知有多少人被弄得傾家蕩產。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姜子牙是個直性人,他對關裡的老百姓說:“胡大仙是嫌他的生活過不上來,才來跟我們借錢的,只要咱們去給他送油送柴禾,燒香求他,他就不會再跟咱為難了。”大家一聽,都爭先恐後往大槐樹下送柴禾,送油,一連幾天幾夜,油罐和柴禾都快把樹下堆成山了,然後大家都來燒香禱告,姜子牙趁亂放起一把大火,剎時,大槐樹也著了。火光沖天。火光之上出現一隻狐狸,正是胡大仙,他咬牙切齒對下面喊:“姜子牙呀姜子牙,你一把火燒死我九九八十一口,還燒掉我五百年的道行,我跟你完不了,”說罷,一溜火星向朝歌而去。

姜子牙見狀,忙命眾人提水將火潑滅,他回家草草收拾了一下,就上崑崙山學藝去了。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後來姜子牙正在封神臺封神之際,大槐樹仙也找了去,它求姜子牙給它封個位,它說:“你為民除害是好事,可是一把火把大槐樹燒死一半,剩下半邊也奄奄一息,恐怕不久也要死去。”

姜子牙被纏的沒法,隨口說:“那不礙事,我叫你永遠是那個樣子。”從此以後,大槐樹果然半邊乾枯,半邊翠蔥地活了下來,你不信你到鎮裡看看,幾百年幾千年一直是這個樣子。

傳說五:十二屬相的來歷

三千多年前,在太行山下有個名叫“姜塬”的村莊(即今日的太公泉村),村子裡住著一為鶴髮童顏的年近七旬的老翁,不管春夏秋冬,他每天一早就到村子西邊的磻溪憑欄垂釣,這個老翁就是胸有文韜武略的姜子牙。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這一天,風和日麗,春風送暖,楊柳吐絮,百鳥爭鳴。姜子牙提著魚杆,帶上魚餌,興致勃勃的來到磻溪,姜子牙坐在岸邊,取出魚餌,掛在魚鉤上。然後使勁將魚鉤甩在水的中央,過了一會,姜子牙感到魚杆猛一顫抖,手持的魚杆也猛一沉,直往下墜。他樂滋滋的,使勁往上一提魚杆,竟釣出十二條金燦燦的大魚,喜的姜子牙抿不住嘴。那高興勁就甭提了。他把魚一條一條摘下來,放在魚簍裡,然後拾起魚杆,準備回家美餐一頓。

正當他伸手提魚簍的時候,那十二條魚冷不丁“嗖”的一下全部飛上了天,在空中打了個圈,然後向正東方向飛去。姜子牙哪敢怠慢,放開腳步就去追趕,姜子牙追的快,魚兒就飛的快,姜子牙追的慢,魚兒就飛的慢,飛呀,追呀。姜子牙也不知從哪來了一股勁,一下子追了二十來裡。被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那十二條魚竟一下子竄入河中,盡情的暢遊,姜子牙來到河邊,稍稍喘了口氣,瞅準那在一起暢遊的十二條魚,用魚杆往上一挑,又一個不留地都挑出了水面。後來這條河被人們稱為“魚河”,現在叫“衛河”。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姜子牙把十二條魚再次裝進魚簍蓋上蓋子,然後用繩子捆的結結實實,心想:就是有縮身的本領也別想跑掉,一切收拾停當,姜子牙才鬆了口氣,這時他感到渾身像好久沒澆水的葫蘆一樣,軟綿綿的,無精打采地坐在柳樹下的涼蔭裡,打算歇個痛快再回家去。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誰知就在這時,一個既不像牛、驢,又不像馬、鹿的“四不象”動物,不知是從何處飄然而至,停落在姜子牙的跟前,搖晃著身子,然後臥在地上,向姜子牙輕輕的點頭,意思是讓姜子牙騎在它身上,姜子牙懶洋洋的實在不想動,可那頭“四不象”虔誠的臥在地上,等待著姜子牙,姜子牙看盛情難卻,只好走過去跨在“四不象”的背上,那“四不象”騰空而起,姜子牙雙眼緊閉,只聽一陣呼呼之聲擦耳而過,不消一袋煙的工夫,“四不象”就飛到了姜子牙的家門口了。姜子牙從“四不象”身上跳下來,十分感激地拍了拍它的脊背,正要進屋給它弄點吃的表示感謝時,“四不象”卻不見了。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這時,馬氏從家裡走出來,見姜子牙釣了那麼多魚,喜的眉開眼笑,跑前跑後,又是給姜子牙倒水,又是搬凳,顯得格外殷勤。姜子牙坐了下來,把魚簍搬到自己跟前,讓馬氏從案板上取來尖刀。姜子牙用刀剖開一條魚肚一看,裡面沒有五臟六腑,卻是一塊奇異豔麗的圓石頭蛋。他一連剖了十二條魚,全都是一個樣,姜子牙感到非常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呢?他用手指輕輕彈了一下,只見那塊石頭霎時變成了一隻老鼠,在桌子上蠕動著,姜子牙用同樣的方法彈了另一塊,另一塊也搖晃起來,不一會變成了一頭石黃牛。剩下的石頭又相繼變成了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石頭動物,這些小動物中有的雖然是兇猛的野獸,但卻沒有傷害人的舉動,並且顯的很溫順。姜子牙很高興的把這些小動物養在自己家裡,一有空,就對他們進行研究,使他們能派上用場。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不久,姜子牙當了周文王的軍師,幫助周朝治理國家,但他並沒有忘記對那些石獸的研究。正巧周文王也喜歡研究八卦及天干地之什麼的,倆人在一起很投機,漸漸地他們把話題轉到這些小動物身上了。兩人對坐,悉心思索。最後周文王一拍大腿,高興的說:“有了,有了,這十二個動物當作生肖屬相不是正合適嗎?”姜子牙隨聲附和道:“我也是這麼想的,真是不謀而合呀!”

據傳十二屬相就是從這個時候流傳與世的。

傳說六:吸水山的傳說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在豫北霖落山下有座風景秀麗的大寺院,名叫香泉寺,寺內有一座山丘樣大小,石質象糠饃一樣的吸水山,這座山經常溼漉漉的,從山上溢下來的涓涓泉水終年不斷。若說起吸水山的來歷,它跟姜子牙還有關呢。 傳說很久以前,霖落山一帶經常乾旱,人們吃水都要跑幾十裡遠。這一年,霖落山又逢百年大旱,井水乾潿。方圓幾十裡的村民十分恐惶,天天商量找水源,到霖落山下龍王廟燒香求雨的人山人海,終日不斷。雖然這樣,還不斷有農戶搬遷,族長為此事也憂心忡忡。一天夜裡,族長正在睡覺,忽然夢見霖落山一處山崩地裂,大水汪洋,把他驚醒了,做夢遇上水,心中十分高興。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第二天,族長率本族管轄內的能工巧匠,來到霖落山,他查了再看,看了再查,直到打準了夢裡出水的那個地方,便命令大家動手挖掘。能工巧匠不下百十號人,有的鑿石,有的剷土,大家幹了好了陣,別的倒沒發現,卻露出一塊平平整整的大石頭。說也真奇怪,又鑿了幾天,平平整整的大石頭突然有三個圓孔向外溢水。這一來,大家的勁頭更大了,天天起五更,搭黃昏。族長也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他命令大家鑿石找水。不知不覺兩個月過去了。一天,大家正在鑿時,忽然天空昏暗,狂風大作,剎時只聽一聲巨響,鑿口剝落,大水湧出。瞬間,山谷間就漲滿了水,在聲場的確良人一個個驚慌失措。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原來霖落山不遠的地下就是海龍王的龍宮。霖落山連年乾旱,老百姓天天去龍王廟燒香求雨,龍王也覺得心中魏不是滋味,就託夢將龍宮天窗打開,給霖落山三股泉水。誰知遭逢久旱的百姓貪心不足,仍不停的鑿石。這一日,海龍王正大宴文武,突然聽到頂一直咚咚作響,偶爾還下落碎石,海龍王及文武大臣非常吃驚,以為龍宮將傾倒,忙派蟹兵蝦將從珍寶庫中抬來頂天柱來撐住龍宮,誰知嚇迷了蟹兵蝦將慌亂中將混元無極柱來撐住龍宮,結果無極柱受到宮頂的阻礙後一下子產生了巨大的彈性,一般巨石哪能受得住這上古開天劈地的神器一撞,無極柱一下把宮頂衝開了,海水洶湧而出。海龍王也沒法了,只好任水自流。

大水衝出霖落山,許多村莊都被淹沒了。可是洪水還在漲,遠處地勢較低的村子眼看都有被淹的危險。清退塬這一帶的村民逃也沒處逃,去也沒處去,只好聽天由命地等死。

且說元始天尊這一日又在閉目修煉。突覺一股寒氣襲來,忙睜開慧眼觀看,只見北方霖落山下大水滾滾,人們正遭災受難。隨說道:“子牙,你道將修成,現在你家鄉遭受洪水,村民落難,快去拯救他們吧。”姜子牙道:“師父,拯救人間,本是弟子責任,可龍宮塌口太大,怎能堵住呢?”哦,附耳上來,我授你妙計一條,自有堵住之法。“說著向子牙如此這般一說,並用向人間指劃一番。姜子牙領命而去。

姜子牙回到故里,他先帶著各村難民上了山,然後帶領幾百名壯年漢小在霖落山的東北上鑿石燒灰。子牙祭起三味神火,只幾開,燒出的灰石就堆成了一座小山,他這才對大家說,前邊不遠處有一眼五尺粗細的通天井,恰和霖落山泉眼相通,咱們把石灰倒入井內,石灰遇水風化膨脹,大水很快就能堵上了。他們說幹就幹,運的運,填的填,一大堆灰石頭很快就填完了,可怎麼也填不滿。

且說,這個“通開井”是龍宮的開窗,石灰填進去,將龍王悶得受不了,他就派蟹兵蝦將用“通開井”來回絞動,不管怎樣填也都填不平。誰知這石灰是一種沉澱的東西,衝出洞口就沉積下來了,天長日久,越沉越多,慢慢在洞口沉積成了一座山,水不能再直流了,就往上翻,由於這一翻,水超出了海水平面,所以也就小得多了。姜子牙將石灰填完了,見水已經小多了,細細向上翻著,流出的水恰好夠家鄉使用,也就不再填了。

由於沉積的這座山是石灰組成的,所以石質鬆散,頗有吸水功能,人們就稱它為“吸水山”了。

現在霖落山這股泉水終年不斷,汛期吸水,使山洪不大:旱季供水,山泉水也不小。人們看著這涓涓泉水,無不感謝姜太公。

傳說七:姜子牙封神的故事

公元前1050年,姜子牙佐周94年後,周滅商。那個時候,只有人沒有鬼和神,就是說天堂和冥府都是空的,所以甲骨文記載:商王崇拜祖先但不敬鬼神。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姜子牙奉他的師父原始天尊之命開始封神:紂王子辛被封為玉皇大帝,俗稱老天爺,在天堂的最高主宰。他的老婆妲己被封為王母娘娘,後宮由安陽遷到崑崙山的瑤池;後來周穆王姬滿西遊,跟王母娘娘通姦,幸虧沒被玉帝發現。楊戩是老天爺的妹妹的兒子,封二郎神;老天爺的幾個女兒不爭氣,分別下凡,一個嫁給了董永,一個嫁給了劉彥昌。大將李靖被封為託塔李天王,即天軍總司令,巨靈神任大將,朱剛躐任天蓬元帥,沙任捲簾將軍。太乙真人任宰相,赤腳大仙是逍遙派。太白金星主管二十八星宿,即恆星(如太陽)、行星(如水金火木土星)和衛星(如嫦娥所在的月球)。比干任文曲星。雷震子任雷公。灶神主管民間廚房的炊飲。所以每年臘月廿四是民間的祭灶節,人們希望灶神能使他們鍋裡有米有面,使他們能多吃上幾頓飽飯。財神主管金錢與財富,有權利賜予某個凡人一定的金錢。南極仙翁即壽星,坐在烏龜上、青松下、群鶴環繞。各地的山神土地是老天爺派到全國各地的代表,負責收取祭祀供品,30%上繳中央,3%留歸自己。黃飛虎為冥府最高行政長官,即閻羅,首都內蒙陰山,陪都重慶酆都(鬼城)。敖氏四兄弟任四海龍王,南海龍宮設在太平島(現在是國民黨駐紮),轄南海,主管中國南方的降水;東海龍宮設在釣魚島(被日本鬼子插上了太陽旗),轄東海、黃海、渤海,主管中國北方的降水;北海龍宮設在胡日爾(貝加爾湖中間的一個小島),轄貝加爾湖、呼倫湖、庫蘇泊,主管阿爾泰-通古斯民族(匈奴、鮮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的降水;西海龍宮設在木伊納克(鹹海南岸的烏茲別克港口),轄鹹海、熱海(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主管阿爾泰-突厥民族:維吾爾(丁零回鶻)、柯爾克孜(堅昆黠戛斯-塞種月氏)、哈薩克(烏孫)、烏茲別克(康居大宛)、土庫曼、土耳其的降水。

神封完了,沒姜子牙的位置了,他就住在民間房屋的屋脊上。姜子牙的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受到中國人民的愛戴和讚揚,至今在民間結婚時還寫著“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連老天爺受到的景仰都不及姜子牙,可見中國人民重視道德修養,而不是你有多高的權位,多富的金錢!

傳說八:葉落歸根

姜太公做了齊國的國君之後,他日理萬機,天長日久,積勞成疾,身體每況愈下,終於在周康王六年壽終正寢,享大壽一百三十九歲。

姜太公死後,他的孫子、曾孫、玄孫忙裡忙外,安排後事,準備安葬。是葬於齊國還是葬於老家,大家爭論不休。正在這時,周王派人來下聖旨:姜太公務必葬於西周。王命難違。怎麼辦呢?這件事使太公孫子們左右為難,一籌莫展,舉棋不定。

最後,他們商定;將祖父的衣冠葬於齊國(距康熙十三年《山東通志》載曰:太公墓在臨淄縣南二十里,齊補記曰:太公葬於周,齊人思其德,葬衣冠於此),把姜太公送回西周安葬。

就在大家給姜太公穿送老衣時,從他身上衣袋裡發現一塊獸骨,上面刻著“葉落歸根”四個字,孫子們看了,也沒理會,隨手又給他裝在衣袋裡。

把姜太公盛殮好,在齊國停放了七天七夜,然後備靈車挑選了幾十名強壯士兵,連同他的親屬子孫,除留守齊國處理國事外,都護送靈車去鎬京。日夜兼程,行走數日,來到了姜太公的家鄉太公泉。村西邊是姜氏祖塋,安葬著姜太公的先祖,太公的子孫們要給先祖焚香燒紙,為祖墳添土,便在村頭的一棵大桐樹下停住了靈車。

第二天,拉靈車的人們準備扶車繼續西行,時值盛夏,天氣暑熱,靈車像灌了鉛似的,兵士們個個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拉車的人用足了勁,使勁一拉“嘎巴”一聲,拉車的繩子斷了。棺材也落在了地上。說起來也真奇怪,這棺材剛一著地,這棵大桐樹上綠油油的樹葉全都落光了,大家七手八腳拂去靈柩上的樹葉。啊!大事不好,棺材底掉了,姜太公的屍體也從裡邊掉了下來,大家忙乎了一陣,好容易才把姜太公的屍體重新入殮,靈柩像生了根一樣,怎麼也抬不起來了。

姜太公的孫子低頭思索這個蹊蹺事。哦,他突然想起祖父衣袋裡的那塊獸骨,他終於明白了祖父的意思。“葉落歸根”正是讓孫子把他安葬於老家哩。可是要把姜太公葬在這裡,君王怪罪下來,怎麼能吃得消。他們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就是把棺材裡放上木刻的太公化身,另外再在裡面放上十八塊辣姜石頭,釘好棺材口,然後將靈柩護送西周。

姜太公的孫子就是這樣把祖父埋在他的家鄉,今河南省衛輝市太公泉鎮呂村西邊。當時由於時間倉促,來不及豐殯厚葬,只是用幾塊青石券了個墓穴,把姜太公的屍體放了進去,草草掩埋了。

且說那口棺材送到西周後,周康王把它吊在武朝門上,說是這個做就能永保周朝江山康泰萬年。

河南口傳神話:姜太公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