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10萬仍後繼無人 山東“野生”呂劇團瀕臨消失


呂劇是山東省的地方劇種,是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主要是用山東方言來演繹的街坊鄰里戲、家鄉戲。雖然沒有京劇、黃梅戲那樣有知名度,但在山東省的大部分農村地區,這一劇種深受群眾喜愛。位於黃河三角洲的山東省濱州市、東營市被認為是呂劇發源地,這裡有一些熱愛呂劇的民間藝人,他們自發籌錢組成民間劇團,利用農閒時間到各地去演出,團長宋客光和他的梨園呂劇團就是其中之一。

1996年的冬天,由團長宋客光帶頭,18個人組成的梨園呂劇團就這麼成立了。成員都是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花官鎮的農民,他們紮根在土地,以種蒜為生。成立劇團不僅是因為熱愛“唱戲”,而是他們有著代代相傳的技藝。早年拜師學藝,跟老藝人一句一句的學,經過長年累月的演出,又在老呂劇劇本上加工和改編,形成了有劇團特色的表現方式,修改了《定僧掃雪》、《空棺記》等呂劇劇本的一些內容。

演員在“上香”,“上香”是行話,就是表演前化妝換戲服。因為資金有限,所有的“香”都是大家十塊、二十的湊錢買的,品質不高,常年使用,讓女演員們看起來都要“老”。這幾年呂劇不景氣,一年不如一年,劇團的人走了又走。為了維持這個劇團,宋團長自掏腰包,幾年來已投入十萬多。“明年劇團還能不能支撐下去都不好說”宋客光說到。


他們四處奔波遊走賣藝,一來是為了補貼家用,二來是希望他們這一帶的民間呂劇不要在自己這輩手裡消失。借了一輛貨車,拉著他們的全部家當,在山東省東營、濰淄博一帶,挨個村挨個村的轉,每次出去他們必帶一筐大白菜,冬天白菜便宜又扛餓,演完就從車後面拿出爐子和鍋碗瓢盆,跟當地老鄉借個火,煮一鍋白菜,就著乾糧吃。劇團的人都笑稱自己是“野生”劇團。唱戲間隙,一名準備上場的演員。

“我們這個就是幹了一個辛苦活,誰不想回家過個年,可過年這幾天有的村鎮聯繫我們,我們就來”。“現在跟原來不一樣了,現在我們唱戲都求著別人,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就有幾個人退出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到什麼時候”宋客光說。每到一個村莊,當地的村民家裡陰暗潮溼的雜物室,就成了這些演員的臨時住處,條件十分簡陋。

呂劇,原來就是“驢戲”。宋團長說到,原來我們的老藝人就是出來“討生活”,騎著一頭假驢,一邊走一邊唱,圖個熱鬧,能給個錢的就給個錢,沒錢了就賞口飯。我們就是不想讓它就這麼沒了,老人們傳給我們的段子就這麼沒在我們手裡了,想想心裡就難過!


零零散散的觀眾。“去年這個村還有不少人看戲,今年就不行,看來明年村裡就不請我們來了”,宋客光很平靜的說。對他來說這已經習以為常了,現在即使是農村人也都在家看電視、上網,哪還有人願意大冷天的出來看戲,而且現在的年輕人都在追趕時尚,已經不願意接受這種“老土”的民間藝術。

分錢,按照參加表演的人頭,一天下來每個人能分得幾個錢。劇團這幾年老藝人身體吃不消唱不動了,年輕人沒有人願意學,團長宋客光這些年一共收了9個徒弟,到現在還依舊唱戲的,只剩下了他的大徒弟許希梅,“沒有徒弟帶已經快十年了,團裡最小的演員,今年都37歲了”。“年輕人去打工一個月都好幾千,學這個沒有“前途”家長也不同意”。

旅途,為了節省路費開銷,全部家當包括演員在內的所有人全部蜷縮在後車廂內,路線也只能選擇不收費但是路況不太好的國道省道。從淄博到濱州一行人要在後鬥上顛簸5個小時。


宋客光也想過讓呂劇傳承下去的方式,就是取得資金支持,開辦專門的學校,為此他還曾四處奔波,找過相關文藝單位,但像他這樣的野生劇團想要被重視太難了。貨車慢慢的開在鄉間小路上,載向不知道未來的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