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攝影/張福錄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已是懸崖百丈冰”的隆冬,漫天飛雪,萬花紛謝,萬木凋零,唯有梅花,卻在揚揚灑灑的大雪中挺立著傲幹堅枝,噴紅吐翠,熱烈而激情地綻放,散發出陣陣清香。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雪後初晴,梅花紅裝素裹,笑靨迎人,俏麗而冷豔,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和不屈的精神。玉骨冰心,“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在乾坤”。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梅素為人們所衷愛,有“天下尤物”之美譽,神、態、色、香四美俱佳,代表著高潔與清雅,更是具備凌寒傲霜、堅貞不屈的人格精神,還體現了隱逸情懷。中華民族對梅花有著深厚的情感,在中國人心目中扮演著無以比擬的重要角色,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梅與蘭、竹、菊合為“四君子”,“凌寒獨自開”不畏嚴寒,充當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勇敢使者、獨步早春的崇高精神,恰恰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品質的象徵,滲透到炎黃子孫的血液中,代表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與牡丹並稱中國的國花。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范成大《梅譜前序》中說:“梅為天下尤物,無問智、愚、賢、不肖,莫敢有異議。學圃之士,必先種梅,且不厭多,他花有無多少,皆不繫輕重。”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賞梅,或喜其清香,因為“香中別有韻”;或愛其潔心“冰肌玉骨”出凡塵,仙姿絕倫有如“世外高人”;或好其風采,分明是“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或歌其品質凌厲冰霜節愈堅。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前人品梅,“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因為枝疏則風神灑脫,乾瘦則骨格清癯,株老則蒼勁古樸,花合(指欲開未開之際)則含蓄不露。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古人說“老梅花,少牡丹”,在江浙一帶,不乏古梅,幾百年以上的梅花還是能夠尋見的,最古的老梅大約是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大雄寶殿東側的一株“隋梅”,據說是隋朝章安大師所植的,有一千三四百年,花開時節繁花似錦,濃而不豔,淡而清芬。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在雲南省昆明市安寧縣曹溪寺原來有兩株元梅,其中一棵枯死,還有一棵精神抖擻,這元梅大約在700年至800年之間,梅乾左右分杈橫臥,仰俯虯曲,起伏跌宕,宛如二龍戲珠,蒼勁而不失奇美。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琅琊山下醉翁亭前清雅院正中有株著名的“歐梅”,據說是宋時文學大家歐陽修手植,如今飽經滄桑依舊蒼勁挺拔,花繁香遠,護臺前石碑是清順治壬辰年(公元1652年)李嵩陽題寫的“花中巢許”四字。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每每落雪時節,踏雪尋梅,觀花品韻,情趣盎然,或三五成群,攜酒偕筆,陶然梅叢,愉悅心神,隱冶情操。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有梅的地方,雪後尋梅,是天下第一雅事,雪與梅天生的佳伴,那雪後初陽或月下清輝,雪裹梅花,冷香襲人,空氣中清爽而微甜,真乃“梅雪爭春未肯降,詩人擱筆費評章”,讓人“醉倒欄邊君莫笑”。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梅品》中對賞梅良辰歸納為:淡陰、曉日、薄寒、細雨、輕煙、佳月、夕陽、微雪、晚霞等,即“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俱佳,令大詩人說出“曾為梅花醉如泥”的句子。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梅花枝幹蒼勁,鐵骨錚錚,柔和中隱透剛毅,古樸間裹含希望;花朵玲瓏嬌小,疏密有致,整齊而不紛雜,簡約又不單調,淺淺深深、濃濃淡淡,賞心悅目。那沁骨的幽香更是形成醉人的雪浪香滔,不悶亦不媚俗,不烈亦不輕佻,讓人所有塵勞頓拋。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每每落雪,筆者就懷念南國的梅花,也歎服那些生在北國的騷人雅士,演繹出踏雪尋梅的“夢幻”。其實梅花不是隨處可見,北方是根本沒有(東北三省、西北、華北地區尚不能露天栽培),真佩服那些詩人的勇氣,也透出對梅花的深愛。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梅是南國的物種,原產我國西南山區,我國有三千年的栽培歷史,《詩經》中就有記載:“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梅,有‘朱梅’、‘胭脂梅’。”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到了晉代,梅花的栽培更加普遍,陸凱就曾在梅花初開之際,自湖北荊州摘下梅花,讓郵驛捎給遠在長安的范曄,並題了一首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到了唐代,梅花逐漸被文人雅士所喜愛,宋璟寫有《梅花賦》頌其“獨步早春,自令天下”,“貴不移於本性,方可儷於君子之節”。於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李商隱等大家都留下詠梅詩篇。

到了宋、元兩代,梅花更是達到興盛,被寄意濃厚的人文色彩。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北宋的隱士林和靖隱居杭州孤山,梅妻鶴子,寫下了“疏影橫斜水清淺,影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詠梅名句,被稱之為“梅痴”。不僅詩人們題吟,還出現了有關梅花的專著,以范成大的《梅譜》最知名。

元代有一個畫梅聖手王冕,一生痴梅愛梅、畫梅寫梅,“人與梅花一樣清”,攜妻隱居會稽(今浙江紹興)九里山的水南村,植梅千株,蓋草房三間,自題“梅花屋”,過著清貧而淡泊的生活。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由於人們歷代愛梅,蘇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植梅成林,蔚為壯觀。神州大地賞梅佳處無非杭州的孤山、蘇州的鄧尉、江寧的龍蟠與無錫的梅園。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杭州的梅花道:“三年悶悶在餘杭,曾與梅花醉幾場。伍相廟邊繁似雪,孤山園裡麗如妝。”

梅花在文人雅士筆下是一種文化符號。筆者比較喜歡景元啟的元曲《雙調 • 殿前歡 • 梅花》: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映窗紗。逃禪老筆應難畫,別樣清佳。據胡床再看咱,山妻罵:“為甚情牽掛?”大都來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作者完全物我兩忘又人與梅花融合,竟分不清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當他凝神默賞窗外梅花的倩影時,陷入渾然無間的陶醉中,他的妻子看到他那痴痴呆呆的樣子,隨口說了句:“想那個相好的了?”讓人忍俊不禁。

蘇州的鄧尉山一帶,遍植梅花,每年花盛開的時候,繁花如雪,望之如海,落英繽紛,香飄十里,素有“香雪海”之美譽,真可謂“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梅花,讓人目為之潔,心為之淨,神為之爽,情為之慕,一切的塵念俗欲皆拋,精神昇華到無以比擬的境界,“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梅花,中國人的精神與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