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內閣制真的不會制約皇權嗎?

0倚欄聽風0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為了強化封建專制主義,加強中央集權,對中央和地方封建官僚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官制制度:在中央,明初設中書省,置丞相,統率百官,總理政務。大都督府管軍事,都察院與大理寺掌糾察、刑法。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殺掉丞相胡惟庸之後,即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而以史、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別掌管全國政務。軍事上,幫都督府為五,管理衛所負責軍隊訓練與管理。有戰事則由兵部徵調,派將軍統領出徵;事完後則上所佩將印還於朝,而官軍則各散歸本衛。司法上,由都察院司糾劾,刑部掌刑獄,大理寺主審查。 有大獄則由三法司共同審處。這樣,朝廷的行政、軍事與司法大權被分割而隸屬於幾個獨立的機關分掌,以互相牽制,防止專權。這些機構的官員都直接向皇帝負責,重大事件,必須報請皇帝批准才能實行。

內閣職能:事權過分地集中於皇帝個人身上,必然使他窮於應付,而需要有人協助。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奪取皇位後,特命翰林侍讀解縉、編修黃淮、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胡儼等七人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務,稱之為“內閣”。但他們官品不高,以是皇帝的顧問。內閣也不置官屬,不能管轄各司,諸司奏事也不向他們通知。仁宗繼位,因為楊士奇、楊榮是東宮的舊臣,便升楊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他們不久都升任尚書。從此閣臣或加太師太保、尚書、侍郎仍兼學士、大學士銜,內閣職權漸重。英宗九歲當皇帝,朝廷大政都得由閣臣事先代擬詔令旨意。從此,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孝宗對閣臣更加尊重,在朝會時,也將閣臣的班位排在六部尚書之前。世宗信任嚴嵩,內閣大學士的權利與宰相完全相同。皇帝口述旨意,司禮監的秉筆太監用硃筆記錄就是稱“批紅”,交給內閣,由內閣首席閣臣也就是“首輔”,依照批紅擬成詔諭(稱票擬),然後,再交皇帝批准頒佈。所以首輔的權力又超過其他閣臣。因此,內閣閣臣中爭奪首輔權力的鬥爭經常發生。所以個人認為內閣對皇權威脅很小!


隨波逐流之以史相隨


洪武皇帝通過廢除宰相制度,真正實現了皇帝一人的專制集權,為適應皇權統治之需要而建立的內閣制度從一開始便完全依附在皇權之下。到了明成祖時期才初設內閣,由五品文官參與皇帝機務,內閣的任務主要是“掌獻替可否,奉陳規晦,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可以就國家事務的各方面出謀劃策,但是最後決策權還在皇帝手中。

在明朝前期,內閣相當於服侍皇帝左右的秘書機構,閣權是皇權的延伸,閣權的大小亦完全取決於皇帝的需要,首輔與閣臣在本質上只是皇帝的近身侍臣,他們不是國家法定的機構設置,他們的任職和去職都完全取決於皇帝的需要和喜好。

內閣制度和宰相制度最大的區別就是:內閣的權力是皇權賦予的,宰相的權力是由官僚集團賦予的。所以說,在明朝前期,內閣職權的大小完全取決於皇帝的心情。

到了明朝中後期,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

如果從制度上來講,朝廷中的六部是不必聽命於內閣的,內閣也沒有指揮六部的權利。但是從嘉靖六年以後,內閣的地位開始位於六部之上,嘉靖至萬曆前期這六十年裡,一共湧現了十四位首輔,他們不僅在地位上高居於六部尚書之上,有些還兼掌吏部、都察院等重要部院的職務,而且還可以挾制諸司了,而到了張居正任內閣首輔時,六部的所有權力已盡收於閣權之下。

但是縱觀整個明朝歷史,從內閣設立到明王這麼多年來,內閣的權力壓過皇權也就只有張居正那十年做到,但這也只是因為皇帝年幼的關係,最後還不是被親政後萬曆帝清算了。說到底內閣所謂的權力還是皇帝給與的,只要你安安心心不搞事、不跟我唱反調,我就用你,但是你要是跟我搞事情,不符合皇帝心意了,那是說失寵就失寵、說下臺就下臺,這就是夏言和嚴嵩為什麼會倒黴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張居正死後還被清算的關鍵所在。

內閣權力的增強,個人感覺是是由於英宗土木堡之變後由於武將勳貴集團損失殆盡,文官集團愈發穩固,皇帝於是找一批覺得順眼的文官賦予他們權力,然後讓這些官僚集團內部出現矛盾,來維持皇權與文官集團之間的平衡,這其實也是一種御下之道吧,與扶植起宦官勢力的目的相同,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鞏固皇權。

內閣本身就是皇權的代理人,是皇權和文官集團鬥爭和合作的產物,因此他不會制約皇權。內閣的權力由皇權而興,也由皇權而落,到了明晚期,皇權一衰弱,內閣的權力也就跟著衰弱了。

以上為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正。


道道的奇妙世界


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建立了內閣的雛形,其目的是給皇帝做顧問或秘書的工作,並沒有實權。

明太祖建立明朝以後,把君主獨斷專行擴大到頂峰,皇權高度集中。但這樣一來卻把皇上累壞了,雖說明太祖個人能力很強,但也挨不住國家的大事小情都親力親為。於是明太祖設置了輔官,後來又廢除了,仿照宋朝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和東閣諸大學士,負責輔助皇上處理國家的各種事宜。

到明成祖朱棣時期,因為朱棣擅長軍事,即使當了皇上也親自帶兵打仗,御駕親征,所以就不能安穩的處理各種事情,於是就改革了明太祖建立的大學士,內閣正式成立。

在此時,內閣還是一個“秘書”的職責,沒有權利。明朝初期,像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還有後來的仁宗、宣宗,都是很有建樹的皇帝,即使後來內閣的工作越來越重,後來出現了“三楊輔政”的局面,但皇帝對皇權把控的很好,而內閣成員的賢臣居多,所以內閣也就踏踏實實的做好輔助工作。

但從英宗“土堡之變”後,在英宗、代宗、憲宗期間皇室的變動過多也較為複雜,內閣因此壯大起來。再後來武宗繼位就各種玩,不愛上朝,用重用宦官劉瑾,使得宦官權利過大,把控朝綱,結果皇權被分散,劉瑾革除內閣中部分賢臣,於是內閣聯合宦官這種形式發展起來,讓內閣進一步增大了實權。

到世宗時期,內閣的權利又進一步提高,後來又任用奸臣嚴嵩,讓內閣的權利幾乎比及宰相。之後神宗任用張居正,內閣成為了國家運轉的中樞,極大的削弱了皇權。



巾舟說



1,明朝的內閣在設立之初是服務於皇帝的,是一個類似於顧問團的組織,是服務於皇帝的一個顧問機構。明朝初期朱元璋廢掉丞相制,將丞相管理國家的權利集中在皇帝一個人身上,為了分擔壓力,所以設立了內閣,內閣不同於丞相,他們只有提建議的權利,沒有決定權,另外皇帝有權直接任命閣臣和首輔,這些操作全憑皇帝的個人意志決定,所以內閣的權利源於皇權


2.朱元璋和朱棣兩位精力充沛的皇帝以後上位的都是比較懶的皇帝,內閣的作用才逐漸大了起來。畢竟皇帝不想幹活,活總得有人幹,所以不是內閣權利變大了,而是皇帝放權了,但是內閣只是負責票擬,也就是提意見,真正決定的還要看皇帝,或者皇帝的代言人太監,太監有批紅的權利,所以明朝太監很厲害。


3.到了清朝內閣更是連提建議的權利都沒有了,而是變成了按照皇帝的意思做批示,相當於一個給皇帝代筆的秘書處

所以內閣的出現,在那個歷史環境中,是皇權集中的提現


有意思的檳榔


從宣宗開始明朝的內閣開始文臣逐漸開始掌握政局,開始為禍一方,皇帝逐步成為他們的傀儡和背鍋俠。所作所為可以和漢末十常侍相提並論。並且做到了他們沒法做的事情控制輿論左右史書!

這一屁股屎找個頭說吧,就從明朝中期著名文忠楊廷和說起吧。武宗落水後身體出現問題在宮中治療幾個月後沒有起色,要求更換御醫這作為一個人的普通人權被楊廷和駁回,最後身死!作為一個皇帝自己的生死都自己都做不了主,其他事就更難說了。緊接著就是嘉靖皇帝,楊廷和根據漢書《霍光傳》,霍光和漢宣帝的在繼位前後的事蹟照方抓藥來了一套,你可知道這一套能夠給國家君臣關係帶來多大的衝擊,皇帝能不能當自己說了也不算!接下來就是大禮儀之爭,自己爹是誰由不得自己。等到萬曆,又有了了爭國本,繼承人是誰也由不得自己。你告送我文臣不能制約皇權?這都算的上是越權和架空了!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自宋朝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和歐陽修的朋黨論以來,得出了一個堪稱謬論的奇怪結論,文人說的都是對的是真理,是不可質疑,可以放開膽子隨便說,不需要負責任。敵視一切非科舉考試上來的意見,只聽自己的。這裡面甚至包括了皇帝。他們對皇帝的看法是隻要做好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什麼都聽我們的就行,要是有自己的想法,當時我們可能不能把你怎麼樣,但是我們可以用史書把你搞臭。這就是明朝的內閣。


日常刷下線


內閣是不會制約皇權的,內閣是明成祖朱元璋設立的,其主要目的是為減輕皇帝沉重政務負擔設立內閣,協助皇帝處理政務,是加強君主集權的產物,只是往後發展出現了變故,內閣制不再是內閣制。以至於在明神宗時期,大權都掌握在內閣手中,內閣制本身是不會制約皇權的,我們從內閣製成立的本身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我們來了解一下內閣的性質

內閣本身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 內閣首輔的權力來源於皇帝,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任免要經皇帝及大臣商議。地位鞏固直接由皇帝意願決定,不能制約皇權

其次我們來了解一下內閣的影響

內閣制保證了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它不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不受制約的皇權,必然走向腐化,激了社會矛盾,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明朝後期,內閣走了權利


明朝後期內閣的權力比皇帝還大,那僅僅是一個表象,是由於皇帝怠於行使權力以至於閣臣權力大增的現象;但是,閣臣的權力再大,其權力也是來自於君權的授予,只能依附君權存在,一旦皇帝要收回權力,閣臣是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


怪怪寒先生


太祖朱元璋覺得宰相分權,就通過胡惟庸案,廢除了存在了兩千多年的宰相。什麼事兒都自己來幹,也沒有人分權。只是太祖沒有想到,他自己是個工作狂,可以大包大攬,什麼活兒都自己做,只是到了明成祖朱棣以後,各位帝王都是長於深宮,從小嬌慣,也幹不了那麼多工作。漸漸的國家權利中心逐漸轉向內閣。。

題主的問題是內閣會不會制約皇權,實際上明朝的內閣只是皇權的附庸,內閣大臣就相當於給皇帝打工的打工仔,皇帝就是董事長。皇帝覺得你乾的好了就讓你多幹兩天,乾的不好了就會立馬換人。。嘉靖皇帝就是如此。況且明朝特務機構發達,皇帝掌握著朝臣的一舉一動,還有的皇帝利用宦官制衡內閣。。

內閣對於皇權的制約可以這麼來看,遇到一個勤政的皇帝,內閣就是他的秘書處。比如朱祐樘。遇到一個消極怠政的皇帝內閣就是他的管理機構,打工仔。比如後期的萬曆。。。說到制約真的制約不了皇權,要是有皇帝想收回權利那利用特務機構和宦官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錦繡時代


我覺得內閣制不會起到制約黃權的作用,因為內閣是皇帝任命的。從後期明朝一個小太監就可以處死內閣成員,而皇帝一句話就又可以處死大太監來看,內閣沒有那麼大作用


軒之父4


明朝由於丞相胡惟庸專權,被朱元璋腰斬,從此明朝廢除了自秦朝以來皇帝之下設丞相這一制度,改為內閣制。可見內閣制的初衷是防止丞相專權,加強皇權的。但實際上皇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表面上是軍國大事由內閣商議,由皇帝裁決,加強了皇權。而實際上內閣的參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皇帝的裁決。說得形象點就是內閣牽著皇帝的鼻子走。所以說皇權實際上是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削弱。


1968猴子


朱元璋廢相制而建內閣制,實質是削相權而集皇權。自此,朝廷分為內廷和外廷。內廷由皇帝派所信的太監把持,代行皇權。外廷則由一幫大臣們主持,只有議事權和行使一定的民事權。監督權則由皇帝專揀的錦衣衛執行。實際上,基本上由讀書人組成的內閣,就權力來說,比不上太監,也比不上基本上由勳貴、親信組成的錦衣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