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面試,不過是一種緣分?”

为什么说“面试,不过是一种缘分?”

为什么说“面试,不过是一种缘分?”

有能力沒能力,有文憑沒文憑,有長相沒長相,都不會決定求職的結果,只要你敢於亮出自己,均有機會成為別人的寵愛。你遇到的人是誰是一種隨機的排列組合,就是所謂的機遇。

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常常是一種自我安慰。有人常感嘆懷才不遇,說到能力,滿腹怨氣。每一個企業都希望招賢納才,每一個求職者都希望被量才而用,二者卻總是擦肩而過。

用人唯賢,任人唯才,這些美好的主觀願望,在現實社會中,往往失去平衡,才能只是受賞識的一個方面,還有很多非正常因素制約著人才的錄用。金子要發光,它有必要條件,在一堆金子中,能發什麼光?在黑炭的底層,何時發光?

求職面試,並非由能力決定,其實是一種緣分,這種說法對某些有才能的人來說,可能是一種打擊,但現實就是這樣。

为什么说“面试,不过是一种缘分?”

這種緣分可分為四層,此四層緣分為:

一層緣求職者千千萬,招聘企業萬萬千,企業崗位空缺與求職者對應需求是一種緣分,也就是說求職者在找工作時,恰好碰上某些企業有此崗位空缺是隨機的緣分;

二層緣是投遞資料的緣分,無論是網上求職,還是人才市場求職,求職者大多是在對企業內部經營管理不瞭解的情況下投遞的資料,100家企業招聘,投遞50家,是隨機的緣分;

三層緣是企業選擇資料的緣分,企業面對海量的應聘資料,相同崗位求職者履歷大同小異,HR僅僅只有一些粗略印象,選擇通知面試的應聘者基本是隨機的;

四層緣是面試的緣分,選擇哪家企業面試,企業由誰面試,也是隨機的,往往是一種交錯的緣分。

为什么说“面试,不过是一种缘分?”

面試是一種什麼緣分,應聘中能力佔多大幾率呢?筆者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多年,既從事過招聘,又親歷面試,很有感觸。

第一,籍貫。可以說是地域偏見,但又不全是。不能不承認主考官或多或少的對某個地方的人的偏見、成見。若不承認,這是自欺欺人。即使不存在對某個地方的人的不好印象,也許有對某個地方的人的特別好感。比如,提到潮汕人,就想到李嘉誠,說潮汕人會做生意,愛打拼;說到北方人,就想到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之豪爽。能力差不多的人應試,顯而易見,讓HR對其有好感的,當然會被優先錄用,讓HR對其有偏見的,首先會被淘汰,中間的那位,處於次要考慮位置。當然某些職位本身就有籍貫要求,比如某公司某個部門,某個地方的人已佔很大的比例,公司肯定不能再考慮錄用這個地方的人。像保安員崗位,不能全是一個地方的人,不然這比沒保安更不安全了。

第二,外貌。一方面一些職位本身有外貌要求,不能不“以貌取人”,比如行政經理,一些公司需要這個職位的員工從事對外社會活動,因此需要外表形象,或相貌堂堂,或穩重大方,或氣勢奪人。又如公關人員職位,外貌要求更突出,既有身高要求,又有舉止要求,男性一表人才,女性高雅大方。這樣的職位確實不少,像龐統般形象猥瑣者,再有能力,說破嘴皮,也是無用的。另一方面,某些主考官有個人嗜好,這也並非其人“好色”,人總是往好的方面想,長得帥,長得漂亮,必然受人青睞,若不喜歡帥與靚,只能說是嫉妒。帥的男人,漂亮的女人,有些主考官就是偏愛,認為這種類型的人充滿靈氣,素質高,與之相處在一起賞心悅目,工作在一起有愉快感,理所當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或在不等同條件下也優先選用。既然有人偏愛帥與靚,也有人對此產生逆反心理,偏愛醜,認為長得醜的修心,一般比較有內在修為,工作踏實;長得好看的人,一般都是花瓶,中看不中用,對帥與靚避之不及,千方百計選用長得醜的。三方面,當然還有一些非正常因素,比如選秘書,私下要做情人的,選秘書變成高薪選美,能力屈居其次;自己長得醜,猶如武大郎開店,希望屬下一個比一個長得醜。這是兩類普遍存在的非正常現象,一是經濟社會的產物;二是競爭帶來的垃圾。

第三,言談舉止。言談是指說話的語氣、方式、方法;舉止是指面試時的舉手投足。主考官無意識中會以個人喜好來確定對一個人的印象,鮮有人客觀地看待人的多樣性。有些求職者,善於誇誇其談,說起本行,如數家珍,若碰到一個誇誇其談的主考官,當然一拍即合,錄用機會很大;但若碰上一個平時務實寡語的主考官,首先就會被排除掉,他會認為此人只會耍嘴皮子,根本不務實。常說舉止得體,是最佳表現,受人歡迎,這只是常規的看法,現實生活未必次次奏效。舉例說,招聘生產主管,一些應聘者西裝革履,頭髮梳理得光亮,若是碰到業務出身的老闆,會被認為素質高,形象好,必然打高分;若是碰到從作業員出身的老闆,老闆會如同遇到了剋星,這樣的老闆一般看不慣這種打扮,在他的眼中這是冠冕堂皇,生產主管最好穿著樸實,甚至像農民更好,這才是生產主管。有些人坐到主考官面前畢恭畢敬,主考官高興;有些人就是不喜歡這種古板的坐姿。凡此種種言談舉止,都會影響求職結果。

第四,文憑。文憑熱正在退燒,最終將與發達國家一樣,文憑的作用慢慢會淡化。文憑究竟代表什麼?毋庸置疑,它僅代表一個人曾經的學習經歷,絕不代表能力,有能力的人也不會總是躺在文憑上說話,有能力的人會放下文憑談能力,才代表通過文憑學到了真本事。但有些招聘單位很奇怪,甚至貼出非全日制本科免談,或者非重點大學本科免談,讓人啼笑皆非,感覺是招牌子,不是攬人才。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指出:這表面上是浪費人才,實質是用人之“無知”。這種把能力與學歷混為一談的人,往往是自己擁有高學歷,比如某公司的顧問是博士學位,他自認為他是博士都幹不出什麼名堂,何況大專生、高中生?於是乎,所有文員要求本科學歷,而且高薪聘請,這顯然是浪費人才,無端增加成本。無端提高學歷來招人,無非是將學歷作“人才攔路虎”,這是違反人才規律的。相反,自己出身於低學歷的老闆或主考官,往往不看重學歷,從實際工作角度去考核應聘人,看重實際經驗。過甚者,看到高學歷就反感,於是,又走向鄙視學歷的另一端。

第五,字跡。孔夫子說,字無好醜,只要筆筆有。孔夫子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一般人寫字,只要每筆每畫寫清楚就行了,好一點,差一點,並不礙其他事。做人做事,怕的是半桶水,說字寫得好,又達不到書法的水平,除非文宣員這樣的職位,在實際應用上一般沒什麼差別。在應聘上,字跡的好醜卻有差別,一般人喜歡簡歷寫得工整,字跡漂亮的應聘者,不管寫字好壞是不是與工作有關,即使沒任何關係,字寫得漂亮一般有優先權。同樣,字寫得再漂亮,有些主考官,一見到就反感,或說我要你寫得漂亮有何用,又不是讓你搞書法比賽,這樣一來,應聘者不免尷尬,也許因此失去機會。

第六,能力。面試中,能力應該占主導地位,在這裡能力是相對崗位來講的。相對車床來講,熟練程度是能力的指標;相對業務員來講,業績是能力的指標。能力,這應該是響噹噹的硬性要求,但是偏在能力上還有問題。對老闆來說,能力越強越好,但對一些部門經理、主管來講,並非如此,只有君子“愛才”,並非人人愛才。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該職位的上司,有較強的嫉妒心,不能容忍比自己有能力的人;二是該職位的上司,不能不考慮自己的位置和前途,把比自己能幹的人招進來,往往會禍及自身,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定時炸彈。相反,能力平平者,反而更受歡迎,往往錄用幾率高,在工作中也容易受重用。

为什么说“面试,不过是一种缘分?”

若經過多人面試,以上幾率會交錯出現,由此可見,有能力的應聘者在求職中取勝的機會並不大。有能力沒能力,有文憑沒文憑,有長相沒長相,都不會決定求職結果,只要你敢於亮出自己,任何人均有機會成為企業的寵愛,你遇到的人是誰,這是一種隨機的排列組合,就是機遇。

你經過的地方,你選擇去人才市場的時間,你選擇去哪家人才市場,你投哪家單位,都是隨機的,也就是隨緣的,但這些緣分將決定你的去向,你的前途命運,玄機奧妙盡在其中,不能不讓人感嘆。求職到最後,可用一句話概括:能不能應聘成功,不過是一種緣分。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