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是68歲張藝謀帶給這個時代,最高級的表達

《影》之於電影裡的特別就像文言文之於語言,都是用極其凝練的方式來表達多重複雜的意思。就像電影的開頭,小艾(孫儷飾)像只受驚的兔子飛奔過大殿,初看的觀眾並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懸念自此產生;而到了影片的結尾,一樣的鏡頭表達的卻是另外的意思。此時觀眾看過了這兩個小時的愛恨情仇、真真假假,對小艾趴在門縫上的表情多了更深的理解,那個從慌張變成鎮定的眼神讓電影戛然而止,也回味無窮,這就是凝練到極致的表達。

如果能理解這層類比,會讓你對《影》的表達更覺驚呼。

《影》是68歲張藝謀帶給這個時代,最高級的表達

談及此片繞不開的就是水墨畫風,可張藝謀不會只為了拍一個120分鐘的水墨畫卷花費3年時間。在色調上摒棄多餘顏色,只留黑白灰,除了是借中國傳統黑白水墨畫的神韻外,放之故事裡,也是對三個主線人物的深層影射。但這種影射不會非常明顯的對應到某個人身上,或者換句話說,子虞(鄧超飾)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白色,他無法獨立存在,而是與其它兩種顏色相互浸染、彼此滲透,要知道朝堂紛爭從來如此。具體來說就是主公(鄭愷飾)是明面上的沛國之王,此為白色;而子虞身處斗室之間、運籌帷幄,此為黑色;影子境州是冒牌都督,遊刃於主公和子虞之間,此為灰色。但主公是昏君,都督卻深得民心、功高蓋主,黑色比白色耀眼;影子被弒母后覺醒,大殿一戰後殺了本體,灰色吞沒黑白兩色,籠罩沛國。張藝謀對歷史的解讀可見其野心,你我心照不宣就好。

《影》是68歲張藝謀帶給這個時代,最高級的表達

片中最大的象徵就是那個太極圖了,對道家略懂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將複雜的陰陽、剛柔、奇耦化身一體,然後變得無所不有的圖形。可以理解為《影》就是一部闡述太極圖的電影。子虞明顯是這裡邊對這個思想最為通透的人。他的目的是收復境州,要破楊蒼(胡軍飾)致剛的刀法,必須用致柔的沛傘,同時使用沛傘的也是將“陰陽”化為一身的死士——可以理解為就是本為男兒身卻身姿妖嬈的人。最終能夠“境州破”的另一大要素是要七日連雨,是再明顯不過的以柔克剛了。我們雖然看不懂小艾的卦象,但從她的表述裡可知“水漫則勝”,將收復境州的大計依託於自然的陰陽相剋,這層哲理帶著非常強的東方思維,也成就了《影》在海外的超高口碑。

《影》是68歲張藝謀帶給這個時代,最高級的表達

色彩和造型上確實與張藝謀過往的作品大不相同,但在敘事上卻延用了他一直擅長的小人物逆襲。這次聚焦的則是境州這個從8歲就失去身份的人。片中有一段只用對白就把人看得毛骨悚然的情節——他從小被秘密囚禁,沒有光沒有聲音,根本感知不到自己還存活。這是以一種極度殘忍的方式在泯滅掉他的天性和認知,甚至連“境州”這個名字都是子虞給的,意識消耗到最後就只剩下對孃的思念,也可以引申為人性最為原始的本能的殘存。母親給了境州以生命,除此之外他找不到其他自己存在過的證明。而當母親被殺害後,他才從影子中覺醒,終於第一次主動的出擊,一個小人物逆襲的故事躍然銀幕。

很多人會感慨於張藝謀68歲還能如此突破自我,大多數平凡人這個年紀都該退休安享天倫之樂了,可他還戰鬥在創作的前線,不斷地湧溢著自己的才華。可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不積累到這個年紀,很多表達無法化境。就像終極預告片開頭楊蒼對境州的話:“以前的約定只為分高下,若再來,可要講生死了”,境州代替張藝謀的回答是“再來”。“分高下”是年輕時候誰都跨不過去的坎,也必須面對,所以才有了張藝謀從世界各地奪回的電影大獎;而“講生死”指的不是要跟人家拼命,重點在“講”,是對生與死的闡釋。

《影》是68歲張藝謀帶給這個時代,最高級的表達

你是要活著還是活過?是死掉還是死過?無所謂肉體和精神,這是張藝謀這個年紀帶給我們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