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設計延續生命的?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歷史老屋的改造一直是設計界裡的“熱搜”話題。我們身邊不乏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屋,它們在風吹日曬與無人問津之後漸漸變得陰溼老舊。所以很多老屋都漸漸作為商業用地被使用,為的是讓更多人接觸瞭解以激活其全新的價值並傳承下來,也為這些或已成為“危房”的房子延續生命。

而如何改造才能不拋棄原始的味道又能融入更多新時代元素吸引更多顧客的光顧?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北京北海附近有一片傳統的衚衕,在這裡有一間,佔地面積約160平方米的老房子,它被改造成了一個多元化空間。

這個老房子本是一座清末始建頗具民國特徵的田字格祖屋。與普通四合院相比,庭院、內井、室內空間在多維界面融合,這裡的構造將居住的生活模式變得更多樣、更豐富。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具有拓展空間變化的房屋是北京這座建築類型匱乏城市所稀缺的,南側沿街是高大的實牆和三間平屋頂房間,北側有四間坡屋頂房間。

在改造之前,房屋結構均被整體保留,但年久失修,經歷歲月的洗禮,已經破敗不堪。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院內裸露著粗獷的木結構樑柱,清朝的木椽、民國的磚牆、共和國的鋼構在這裡發生融合作用。據說它在清朝末年曾是製糖作坊,房屋在民國時期翻建之後就空置下來,所以我們把它取名為「糖房」。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北京胡同與四合院的精髓在於對外封閉、對內開放的院落空間和由此形成的水平城市肌理。其傳統建築群落的顯著特點是由外向內私密性逐步提高的遞進式院落。房屋的使用功能跟隨每一進院而相應的產生變化,人們由此產生“小庭幽院”的印象。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由於“糖房”獨具一格的空間構成現狀,既要保留院落的完整性,又要採用與傳統線性平面佈局不同的空間立體改造方式並營造出公共活動與居住、工作的混合業態空間。

「糖房」的改造承載了設計事務所(工作空間)、民宿(居住空間)、圖書館和咖啡館(公共活動空間)三種不同的功能,多種功能的疊加、融合、複合改善了人們的活動體驗和消費感受。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也因此重新定義了文化城市的更新模式,重新定義了經濟城市的共享商業,成為未來城市再生的催化劑,並重新定義了旅遊城市的體驗民宿。

改造在提升建築質量以及基礎設施的同時,重在創造基於衚衕環境背景之下的特定場景體驗,以吸引日益多元消費需求的城市人群。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重新調整了南側房屋佈局,將三個小房間合併成完整的設計工作空間,在與衚衕之間退讓出入口庭院,以此適應從公共到私密逐級過渡的功能模式;在原有封閉的田字格型平面分佈的實牆上打開四組洞口,將周圍的房間相互聯通。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通過增加輕質鋼結構樓板對原有老屋達到6米層高的空間充分利用,並形成三組上下相連的民宿空間,由首層至二層,由前庭至後室,各自形成功能獨立的子空間,保證居住生活的舒適性和私密性;中間和北側的兩排房屋之間新加入玻璃天窗,營造出咖啡廳和圖書館相互交融的公共活動空間。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同時與居住和工作區域的子空間相連、互通,與室外的庭院環境相得益彰。這樣的中廳空間既可以與前面工作區合併使用,也可以獨立作為咖啡體驗區,或者與後面居住區合併作活動區。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人們可以在此舉辦沙龍和派對。連續路徑在有限的區域內創造出更多的趣味性和體驗性是 “糖房”獨有的空間特徵,活力與寧靜兼而有之。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糖房」將多種空間和功能多維化地串聯在一起,終將城市的場所精神通俗化地表現出來, 清淨和寂和生機盎然共生、共存。

首層的入口庭院、南側工作區的屋頂露臺都能夠直達中間的共享大廳,讓室內空間都能有植物與陽光相伴,與北側居住區的屋頂平臺形成層層遞進的室外院落空間。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有效升級了北京傳統四合院空間的拓撲功能結構,實現了由外至內不同空間場景和生活情境的交織和穿插,增加了人與人的交流,利用院落的逐層過渡在喧鬧的衚衕街區之中營造出寧靜、自然的詩意場景。

公共空間_民宿空間剖面圖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民宿空間剖面圖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公共空間_交通空間_辦公空間剖面圖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庭院空間_民宿空間剖面圖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那些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如何用设计延续生命的?

長按二維碼

關注更多精彩

運營:《中國建築防水》雜誌社

蘇州悅居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執行主編:潘文亮

開創之舉!青龍首辦“建築防水工技能大賽”,209青龍狂歡節盛況再現!

注意了!這些想當然的防水誤區,連老師傅也常犯!

自建房牆體未做防水,鄰居屋頂排水致損失慘重,告他能贏嗎?【真實案例】

關於啟動《家裝防水與滲漏維修實用技術手冊》編撰的通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