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傳統燃油車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史,其穩定性和耐用性早已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地位,但隨著能源枯竭、大氣汙染越來越嚴重,新能源車早早地被提上了議程,近幾年來,世界各地都開始瘋狂推廣電動車,國家政策與補貼的雙管齊下,電動車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整個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200萬輛,單單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就達101萬輛,同比增長83%,成為車市寒冬中最耀眼的一把火,與傳統燃油車不斷下滑的銷量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的背後,是頻發的起火事故,以及大量的召回和不斷增多的消費者投訴。


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據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網站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召回數量達到了138,868輛,佔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的13.9%,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尤其是新能源車自燃事件,在2018年短短10個月內就發生了40餘起。

如果任由電動車這麼野蠻發展下去,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顧慮就不單隻續航焦慮那麼簡單了,還要考慮到自身財產安全的問題,無論是北汽新能源還是廣汽新能源等大型國企,還是蔚來和小鵬這些造車新勢力,中國電動車的未來是沒有保障的。


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因此,國家層面必須出臺相關規定,來保障和指引新能源車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在3月1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管理的通知,雖然只有短短的四條數百字的通知,但仔細一看,幾乎是稱得上史上最嚴的新能源汽車管理及召回規定。

這一通知,對中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必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都是有益的。

為什麼稱“史上最嚴”

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敲黑板劃重點,大家可以觀看紅字部分,就可初步悉知這個規定是有多麼的嚴厲。

秋後也算賬


在通知的開端有這麼一句話“為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促進新能汽車產業健康發展”,這意味著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是上升到了第一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雖然通知才剛發佈不久,但在此通知印發前發生的新能源車火災等事故,依舊會被追溯,那意味著2018年發生了電動車安全事故的車企將無法逃避監管和追責,只要出現了電動車安全事故的,就應該逐一調查分析事故原因並提交相關分析報告,而不像此前的不了了之。


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2018年短短10個月內就發生了40餘起電動車自燃事故,但鑑於其原因有多少車企能去調查分析並公佈於眾,更多的是得過且過罷了,就更別說其他影響相對較少的安全事故,這個規定的出臺,必然會加速新能源行業的大洗牌,有實力的留下,差的自然會被淘汰。

技術不過關的新能源車企,自然是事故頻發的“暴發戶”,這條規定的好處在於:只要犯事了就逃不掉,秋後一樣和你算賬。

“三電”得到重視


傳統燃油車有“三大件”是消費者較為關注的,那就是發動機、變速箱、還有底盤,這也是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差距所在。而電動車最為重要的就是“三電”技術,即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當然,中國目前只有少部分車企在這方面有核心競爭力。


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電池熱失控是近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的主因之一,根本問題還是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部分新能源車型在設計、製造、驗證等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範,導致產品質量不夠過關。

確實,新能源汽車發展確實有點過快了,保“量”的同時沒能保“質”,不少新能源車企缺乏核心技術,三電系統基本靠外購,就這麼拼拼湊湊搞出一輛電動車,自然會導致了頻發的電動車安全問題。


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如今,市場監管總局把“三電”技術的監管升為最高級別,而通知第二條明確表示,只要是“三電”系統發現“可能存在缺陷”的,就應該立即上報並配合調查、召回等工作,並通報生產者,這個監控力度是非常大。

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


通知第三條“經調查分析發現存在缺陷的,應立即停止生產、銷售、進口缺陷汽車產品,並實施召回”,這個召回制度可比傳統燃油車的召回制度要嚴格得多,此前傳統燃油車的召回制度是:發現由於設計或製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並上報有關部門,由廠家提出召回申請。


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同時“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可追溯信息管理制度”,那意味著一旦出現過安全質量事故,就永遠留下汙點,相當於告訴消費者,某某電動車曾經出現過某某產品質量問題,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變得更為謹慎,也大大提升了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安全的信任感。

社會各界齊發力

通知第四條“各相關協會、科研機構、檢測鑑定機構等單位獲知與新能源汽車安全相關的缺陷問題及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向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報告”,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社會各界力量加入到監督的隊伍當中,新能源汽車安全相關的問題將無所遁形。

以往一般都由質檢總局來參與管理汽車產品的質量檢查問題,如今,第三方機構、汽車相關研究協會、檢測鑑定機構乃至消費者共同組成的監督團隊,是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最強狙擊,新能源汽車將由野蠻生長階段進入到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階段。


史上最嚴電動車監管規定出臺,消費者:終於可以安心購買了!


新能源汽車走進消費者心中需要時間,需要過渡期,正如電動車發展初期續航里程是一大焦慮一樣,在國家補貼標準的不斷提高後,電動車續航里程也在不斷增加,已經能滿足消費者的日常所需,同時,品質也大有提升。

寫在最後:隨著補貼退坡至2020年完全退出,政策的推動力正在逐漸消失,車企必須要依靠自身的硬實力,打造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吸引和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加上此次“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產品召回管理的通知”,電動車產業正向著高質量的階段發展。

車企優勝劣汰,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越來越好,才能得到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自然而然的就提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