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是如何知道自己被導彈鎖定的?

丿Jazzn


被敵方雷達鎖定,戰機雷達告警系統會告知飛行員早做準備了!

戰鬥機或者防空系統的雷達在鎖定目標時,會切換到鎖定模式,會連續不斷的向目標發射雷達波(1.5s以內發射一次),從而連續不斷的獲得目標的方位、速度和距離,這樣就能將戰鬥機的飛行參數準確的傳輸給導彈進行發動攻擊。

雷達的鎖定狀態、搜索狀態可能只需要飛行員簡單的一個按鈕操作就完成了,但發射的雷達波頻率和搜索範圍完全不同,比如在搜索模式下,雷達的探測範圍在機體前方各65°進行掃描,這是覆蓋全視角的搜索能力,大約需要13s能掃描一次。但是在鎖定模式下,雷達的探測範圍只有大約各10°,掃描頻率從13s縮短為1秒左右,在此區域內一般戰鬥都能同時鎖定24個目標,攻擊其中的4個左右(因為三代機空戰掛載一般是4中+4近),能夠準確的提供鎖定戰機的方位、距離、距變率等,為導彈發射前提供準確無誤的信息!

要知道自己被對方雷達鎖定,就是從對方雷達的頻率上做出判斷,現代戰機上都有雷達波接收裝置,當地方雷達掃描自己也能接收到,甚至先進戰機在數據庫的支撐下,依靠平時偵察獲得對方的鎖定信號,進行記錄分析,還能分辨出敵方火控雷達波是地面雷達,還是空中鎖定,甚至能分辨出型號,而自己的戰鬥機電子告警系統會在第一時間對飛行員提出告警!

這樣,在戰時可以根據對方雷達發射來的無線電波特徵,判斷對方工作狀態,確定自身是不是已經被雷達鎖定,如果雷達波掃描在10秒以上說明對方在搜索目標;如果在5s左右說明已經被敵方發現,敵方雷達正進行邊測距邊搜索模式;如果只有1s左右了,基本就被火控雷達鎖定了。先進的雷達告警裝置是能知道哪一種雷達在用哪一種模式進行探測,當然這需要數據庫支持,如果都能瞭解到這一步了,電子干擾的效果會非常有效。


具體的探測設備和干擾設別,包括了戰鬥機自身的雷達告警設備, 以及外掛的電子戰吊艙等等,以及伴隨己方戰機飛行、實施保護的專用電子戰飛機。

一旦發現威脅較大的敵方雷達信號,例如戰鬥機火控雷達鎖定的信息,相關設備就會向飛行員告警。

如果無法識別出特定的信號,那麼就需要根據既定的策略,按照已經規劃好的算法和邏輯,進行對這一信號的初步判斷,進而向飛行員提供相關決策信息。


飛行員或者戰機自動化電子戰自衛設備,能夠根據獲得的信息,做出如何進行自衛的決策,包括了規避、投放干擾彈,最主要的還是實施電子干擾、召喚專用電子戰飛機進行干擾和對抗等措施。

如果敵方導彈已經發射過來,而且不是主動雷達制導導彈,不受電子雷達干擾怎麼辦?甚至導彈飛過來飛行員如果沒有提前知道敵人戰機方位,那麼連導彈飛行過來的方向都不知道,怎麼規避?現代戰機還有一個導彈逼近告警傳感器,就是上圖這個,能夠對飛到自己20公里範圍的導彈實施監控並告知飛行員,由飛行員做出準確的決策應對!


狼煙火燎


戰鬥機是如何知道自己被鎖定的?其實,很簡單,戰鬥機有兩個設備雷達告警接收機和導彈逼近傳感器。

雷達告警接收機,用於接收本機尾後部一定空域內敵方的雷達照射信號。當敵方尾隨跟蹤本機時,護尾器被敵機雷達鎖定,於是就向飛行員發出燈光或聲音告警信息,讓飛行員規避機動。


如果被導彈鎖定,傳感器通過探測導彈尾焰來進行預警,讓機載自衛系統提前進行防禦對抗,發射干擾彈或實施電子干擾等,提高戰鬥機生存力。所以紫外傳感器特別適用於對這兩種導彈實施預警。


秦皇見漢武


戰鬥機大部分情況是無法判斷敵方是否發射導彈的。戰機的防禦探測主要靠自身的雷達、光學探測設備、雷達告警接受機、光學告警接收機。

導彈制導方式分主動被動兩大類,主動方式主要靠雷達探測,分為主動雷達制導和半主動雷達制導,前一種制導方式導彈會主動發射雷達波,能被機載的雷達告警機探測到;後一種半主動制導導彈本身不發射雷達波,雷達告警機是無法探測導彈的。不過即使是主動制導的導彈,彈載雷達也不會發射後就開機,因此雷達告警接收機也無法對主動彈的發射馬上告警。被動制導類的導彈,比如反輻射和紅外製導導彈都不會主動發出探測信號,飛機的雷達告警機都沒法預警。雷達告警機更主要的是對敵機雷達鎖定的告警,但如果敵機採用光學探測設備或者數據鏈方式進行沉默攻擊的話,雷達告警機制是無效的。

下面再說說光學告警機,這種設備探測的是導彈尾焰,倒是能夠及時迅速的發現導彈發射,但是它也有很多侷限性,首先是探測距離有限,易受雲雨等干擾,其次是導彈發動機工作時間很短,中程彈也就10~20秒,熄火後,光學告警就不能提供持續有效的告警信息了。


最後就是使用雷達和光學探測設備進行主動探測,這種方式精度更高更準確,但是導彈的體積實在太小,探測距離無法及遠。


現實世界就是這樣的,有矛就有盾,沒有什麼必然有效的東西,戰鬥機儘管安裝瞭如此多樣的探測設備,可是要想準確及時的發現敵方是否發射了導彈是非常困難的,這才是導彈高命中率的根本原因。

同樣的,導彈也不是無堅不摧,無法擺脫的神器,有限的燃料,有限的探測設備,都造成它只要能被發現,就還是容易被擺脫和干擾的,象電影裡那樣繞著圈咬著不放的場景是不可能的,給大家普及一下一個物理基礎事實,飛機一倍音速做個5G的持續轉彎,導彈以三倍音速轉同樣的彎,過載是45G,那些導彈宣傳上的40G機動能力只是將將夠用而已,這就是為什麼在非洲戰場上,蘇27和米格29對射二十幾發導彈卻無一命中的原因。


緣聚緣散皆忘憂


飛行員知道自己被導彈鎖定得益於戰鬥機都的自衛系統。自衛系統是一種以被動方式發現並且判斷自己是否被敵方鎖定,甚至是否已經發起攻擊的裝備。

這套設備中主要分成兩個部分:是雷達告警接收機和導彈逼近傳感器。雷達告警接收機的前身是飛機護尾器,用於接收本機尾後部一定空域內敵方的雷達照射信號。當敵方在飛機後部時,敵機雷達照到護尾器,就會發出燈光或聲音告警信息,讓飛行員規避機動。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都戰鬥機裝備的已經是全向雷達告警接收機。它能夠對接收到敵方雷達信號進行告警,並且隨著敵方雷達照射的頻率判斷威脅,如果被敵方火控雷達,那麼敵方火控雷達則需要一直照射!

那在敵方雷達鎖定戰機以後,如何判斷敵方是否發射導彈呢?這時候就需要導彈逼近傳感器了。現代導彈逼近傳感器一般為紫外傳感器,隱蔽性好、虛警率低、無需低溫冷卻、體積小重量輕。因此是世界軍用飛機裝備量最大的導彈逼近告警系統。因為導彈在發射工作時,發動機的高溫尾焰會發出強烈紫外輻射。這時候紫外傳感器輕鬆探測導彈,然後通過計算機的分析、處理和判斷後對危險目標實施告警。

在提供預警之後,飛行員則提前採取自衛手段跟規避措施,如發射干擾彈或實施電子干擾等,來躲避敵方導彈攻擊!





阿飛和他的刀


空空和地空導彈有兩類制導方式:雷達和紅外製導。絕大多數雷達制導導彈的射程要遠於紅外製導導彈,所以感知導彈威脅的重點也是針對雷達制導導彈。

  制導雷達有搜索和跟蹤兩種工作狀態,導彈攻擊空中目標時,制導雷達需要從搜索狀態轉入跟蹤狀態,判斷對本機照射的制導雷達的工作狀態,就能判斷出本機所面臨導彈威脅的程度。

在空戰中,空空導彈往往瞄準敵機。那戰鬥機上的飛行員如何知道自己已經被被導彈鎖定的呢?<strong>

因為現代飛機上都有一個完整的雷達告警感應系統(RWR)。該系統稱為導彈逼近預警系統。該感應系統包含多種跟蹤系統,可以檢測雷達——紅外線——激光等跟蹤信號,並探測敵人發射的導彈的位置,從而推斷導彈的方位。


當戰鬥機瞄準導彈時,飛機上的傳感系統將發出警報並將信號傳遞給飛行員,以提醒飛行員避免來襲導彈,並幫助飛行員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此外,當戰鬥機的雷達天線接收到導彈鎖的信息時,戰鬥機會立即發出警報以提醒飛行員。

導彈預警系統以前沒那麼先進。那時,系統可以探測到導彈是針對飛機的,但無法確定導彈的方向。這隻允許飛行員確定他是導彈的目標,並且無法確定導彈是從那個方向發射的。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該系統已經能夠準確掌握導彈的位置,從而可以將信息發送給飛行員,幫助飛行員做出決策。

此外,地面將有電子戰部隊。如果戰鬥機被鎖定在空中,地面電子戰部隊將會發現存在明顯的跡象,隨後電子戰部隊將及時向飛行員報告此信息,並向飛行員發出警告。


環球軍武庫



改希望


戰鬥機有雷達鎖定報警系統。


郭產007


若戰機被鎖定,有雷達波對戰機一直進行照射,戰機接收到這個雷達波,就會判斷戰機被鎖定而發出告警。


Happiness-CL


戰鬥機上都安裝的有雷達報警裝置,一旦被火控雷達鎖定就會報警。


hs197760


雷達預警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