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對劉備是否必需?若那時不是徵東吳奪取荊州而是北伐曹魏奪取雍涼是否更好?

唔知乜名好


公元219年十二月東吳奪了荊州了,而蜀漢才經歷兩年漢中之戰爭需要恢復元氣。公元221年四月劉備稱帝。這時劉備的問題是該伐魏還是伐吳。

公元221劉備準備東征,趙雲諫言: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對趙雲的諫言我有幾個疑問:1蜀漢一州的力量能滅魏嗎?2先跟東吳戰就會不得卒解,難道伐魏就能卒解?公元220年曹丕詢問大臣劉備會不會東征,大家都講: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只有劉曄認為會,原因1以攻為守,耀武漢揚威。2不為關羽報仇說不過去。


劉備東征而不北伐原因

第一荊州是戰略要地,天下之腹。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北伐。沒有荊州如何兩路進軍北伐。荊州在手能直接威脅曹魏中心許昌洛陽。所以荊州必然奪回來。雖然趙雲等人都勸不要伐吳。但是劉備沒有辦法,不奪回荊州如何爭天下。 蜀漢所據荊州當時有人口六十萬(南郡、武陵郡、零陵郡)東晉就曾從荊州方向北伐一舉攻破許昌洛陽長安,當時東晉只是荊州方向四萬人益州方向數萬。孫堅當年就是從荊州南陽北上直逼洛陽。

第二曹魏太強,天下十三個州。曹魏佔九個州加上荊州楊州一部分。東吳佔荊州楊州大部分,交州全境。能打主意的就只有東吳。如果劉備出秦川北伐,那會如諸葛亮姜維北伐一樣無功而返。這時要伐魏難保東吳不會趁機攻蜀。而伐吳,魏國未必會幫。就像東吳不攻徐州攻荊州是一樣的道理。雖然呂蒙講拿下徐州不難,難的是守住。那不過是因為他拿不下而已。東吳進攻徐州沒有十次也有八次了,請問拿下來一次沒有。

第三東吳在荊州的統治並不穩固。劉備在荊州必竟待了十一年(公元200年至211年)荊州豪傑歸先主日益多,劉琮左右多歸先主。統治了十一年(公元208年至公元219年)1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孫權遣呂岱代步騭,步騭將交州義士萬人出長沙。會劉備東下,武陵蠻夷蠢動,權遂命騭上益陽。2武陵部從事樊伷誘導諸夷,圖以武陵屬劉備。3於是諸縣及五谿民皆反為蜀4、習珍習宏樊胄,珍是零陵郡北部都尉,宏勸偽降東吳。公元220年習珍樊胄舉事保城拒不降,據七縣以待蜀漢。臨死前講:必為漢鬼,不為吳臣。後兵敗自殺。弟宏降吳,不發一言。有問不答,不建一言。

劉備東征時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的地方豪強都紛紛起兵響應。


第四蜀漢政權是依靠荊州人

劉備的主力軍是以荊州人為主,他們也渴望打回老家。而且熟悉荊州地理風土人情。很多部下都是荊州的大姓豪傑。蜀漢的龐、蔣、馬、向、習、董、廖、費、鄧、楊等都是荊州豪強。荊州是他們的老家,其父兄弟子姐妹皆在荊州。就像當年劉邦封漢王后,進入漢、巴、蜀之地。劉邦也是滿足的,必竟劉邦以前不過一亭長。當王和皇帝除了地盤小一點,其他沒什麼兩樣。但劉邦卻不得不東出,不然他連王都當不穩。而劉邦帶到漢巴蜀的十萬軍隊皆是來自中原,原六國地盤的。他們自然想要回老家去,不願意待在漢中。史記高祖紀:至南鄭,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士卒皆歌思東歸。韓信說對劉邦講: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山東之人指戰國時秦國以外的六國),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複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 劉邦不出秦川爭天下的話,底下將士的心會寒。劉邦一定要這樣做,帶著他們打回故土去。

何況荊楚多俊傑,這樣一個人才基地劉備會甘心放棄。

第五雍涼道路艱難

蜀道難於上青天、漢中甚為天獄、八百里秦川。劉備要是北伐很容易面臨糧草問題,諸葛亮多次北伐就是因為糧盡退軍。

而東征荊州能順江而下,軍隊糧草器械皆可船行。李白有句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就是說從蜀漢永安到南郡江陵坐船一天就到了。

第六以戰求和 ,逼迫東吳割地

我認為劉備是想通過軍事行動逼迫東吳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恢復到公元219年時狀態。(軍事順利的話全佔荊州也有可能)然後公元221年七月劉備準備伐吳,孫權寫信求和。劉備不同意,派吳班馮習等率四萬人打敗吳將李異劉阿等。公元221年十二月左右後諸葛瑾再次寫信給劉備求和。公元222年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我認為是以戰求和的信號,也可能是在繼續集結人馬)公元222年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劉備這時派黃權率一萬人駐軍江北,防魏國出兵和側翼威脅東吳陸遜所部。張南率一萬人圍攻夷道孫桓部。劉備和馮習等率主力駐軍猇亭跟陸遜等相持。武陵蠻跟益陽步騭一萬人相持。

夷陵一破不光南郡會丟,整個荊州就危險了。陸遜給孫權的上書: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

劉備東征時東吳諸葛瑾寫信求和: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蹔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諮之於群后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孫權封吳王是在公元221年十一月,這時劉備的先頭部隊已經打到夷陵)就是說陛下您因吳王奪了荊州害死關羽而討伐,不願意議和。陛下您應該論輕重,關羽那裡比得上先帝(漢獻帝,蜀漢是講漢獻帝讓曹丕殺)荊州那裡比得上天下。論恨仇誰先誰後?就是要劉備伐魏不伐吳。 (一毛不拔為啥同意議和)


東吳謀士吳範就認為孫劉兩家大戰結束後會議和。三國志:劉備盛兵西陵,範曰:後當和親。但是吳範並沒有說是蜀漢打贏東吳還是東吳打贏蜀漢。我覺得無論是誰勝都會議和,因為大敵是曹魏。公元222年六月劉備兵敗猇亭,八月退永安就不走了。九月曹魏三路伐吳,這時劉備寫信給陸遜講:賊人到了江陵,我也要再次東行。將軍您看行嗎?陸遜講你們傷還沒養好就不要來送死。十月孫權馬上派使者向劉備求和。十一月東吳擊退魏國三路軍後又立馬派使者去給劉備送禮。江表傳:權雲:近得玄德書,已深引咎,求復舊好。如果劉備在夷陵戰場大勝吳軍,那東吳必然會割地求和。公元223年劉備死了,東吳派人帶著禮物去弔喪。孫權這樣做就是因為知道大敵是魏,兩弱聯合才能抗強。而劉備接受議和,那是因為蜀漢同時跟魏吳為敵那是很危險的。

第七以弱為強,猶可自保

公元219年蜀漢丟失荊州,公元220丟漢中東部。蜀漢是三國最弱的,魏吳蜀人口軍隊比例:5:2.5:1。魏國五倍於蜀漢,東吳兩倍半於蜀漢。公元220年曹丕詢問大臣蜀漢會不會東征,大家都講不會的。蜀漢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一死蜀漢上下憂懼,肯定不會的。劉曄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想耀武揚威,顯示自已力量充足。

所以劉備要挑一個對手,曹魏太強東吳稍微弱還能打打主意。


小鴻哥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一下。

關於丟失了荊州之後,劉備不應該發動夷陵之戰攻打孫吳,而是應該北上奪取雍涼(奪取涼州或者關中),這才是正確的方案。

(劉備劇照)

一、劉備後期戰略有很大的失誤!


218年,劉備艱難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漢中之戰,蜀漢達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幾乎達到了全民動員的地步。按理說,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應該休養生息,好好恢復力量。


但219年,劉備手下大將關羽孤軍北攻曹魏重鎮襄陽,先佔據優勢,但是不久在孫權和曹操的夾攻下失敗。關羽的主動進攻劉備不可能不知道!關羽被孫權軍隊俘獲並被殺,劉備的荊州地盤(核心是江陵)損失殆盡。按理說,劉備打贏了漢中之戰,應該全力發展、積蓄力量,不應該連續用兵。但劉備就這麼做了,後果也很嚴重!荊州地區(核心是江陵)對劉備意義重大,是劉備起家的根本。怎麼辦?

(關羽死亡,荊州地盤丟失,劉備遭遇重大挫折)

二、丟失荊州之後,劉備的錯誤選擇

荊州丟失,損失巨大,劉備此時必須要選擇了。是繼續和孫權“聯合”,還是奪回荊州?


孫權派人向劉備“請和”,劉備不同意。劉備決心伐吳,報仇雪恨!對於劉備發動對孫吳的復仇之戰,朝中大臣們大多不同意。諸葛亮和趙雲都不贊同。諸葛亮一直希望劉備集團“東和孫權”。

(趙雲有勇有謀,戰略思想也很清晰,可惜被劉備拒絕了)


而趙雲認為:

1、當前不能衝動,還是要打曹魏,不要轉換目標。幹掉曹魏,孫權他們自然服軟了。

2、現在曹操死了,但曹丕稱帝,北方人心不穩,應該趁著此時想辦法打下關中一帶。荊州沒了,就奪下關中(長安一帶)嘛。

3、和吳國一打,戰爭就不好收場了。(和諸葛亮一樣,反對和孫吳開戰)


趙雲確實有勇有謀,他的思路無疑是正確的。夷陵之戰對劉備是否必需?答案是:不必要,應該放棄荊州轉換戰略目標——打涼州或者關中。


但劉備呢?三個字——“我不聽”,不僅如此,東征孫吳的時候也把趙雲晾一邊(還有諸葛亮也反對打孫吳,也被晾一邊)。結果就是夷陵大戰,劉備大敗而回。

(天下梟雄劉備的最後一戰,敗得相當窩囊)

三、假如劉備不是徵東吳奪取荊州,而是北伐曹魏奪取雍涼呢?


劉備採取趙雲的計策,先對孫權“忍耐”,北伐涼州或者關中,是個明智的選擇。


1、關羽丟失了荊州之後,劉備和孫權暫時和平相處,然後出兵北上涼州或者關中,佔據天時。

要知道,曹丕剛剛稱帝,天下浮動,北方還有不少人支持漢室。比起幾年後諸葛亮的北伐,劉備這次假如北伐,會佔據更大的優勢。


2、假如那時北伐,蜀漢還有一些精銳部隊(用於攻打孫吳的軍隊)和將領,例如馬超長期佔據涼州地區,並且在少數民族羌族和氐族中有很大的號召力,張飛、 魏延、趙雲等人也能真善戰。此時攻打涼州或者關中,都比幾年後諸葛亮北伐有更大的優勢。因為曹魏此時在涼州和關中的統治遠不如後來。


3、佔據了涼州或者關中地區,蜀漢的戰略形式又會發生好轉,就不會被困死在益州之地了。涼州或者關中地區人口眾多,可以提供更多的精兵強將以及補充戰馬。蜀漢也可以把涼州或關中作為前進的戰略基地。這樣遠遠勝過日後走漢中出秦嶺。

(沒了荊州,蜀漢集團還可以考慮奪取涼州或者關中作為基地。可惜劉備拒絕此建議)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劉備已經無人能勸了,結果夷陵兵敗,蜀漢也就徹底衰落了。不僅如此,以後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優秀將領所剩無幾,還只能出漢中走秦嶺最後無功而返,幾次北伐就是因為沒有關中或者涼州做前進基地。如果蜀漢能早日打下關中或者涼州,歷史結局就會完全不同。


小林品歷史


荊州對於劉備的戰略價值遠遠大於雍涼。

首先,一個簡單的實力對比:吳弱而魏強,你不打荊州反取雍涼,哪來的信心一定能拿下?

再次,後來蜀漢的憋屈已經充分說明了荊州的重要:魏國只要在漢中擺開烏龜大陣,就把蜀國堵得死死的。不要和我說什麼魏延妙計,魏延那是戰略冒險,用我們的話說是嚴重的左qing投機主義,把勝利的希望寄託在敵人的愚蠢和無能上,從來不會有好下場的。

然後,荊州集團是劉備的核心人才庫。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士人、士兵,是劉備手下最強大的力量。結果這幫人老家被抄了,心態必然有變化,劉備必須打下荊州安撫人心。

並且,國際形勢的變化促使劉備必須有所行動。當時,曹丕篡位了,蜀漢的意識形態就是“復興漢室”,曹丕這是等於直接掀了桌子,在底線上狠狠抽蜀漢的臉,劉備這個時候是必須出兵表達姿態的,否則政權合法性就成了問題。劉備的問題就是北伐還是東伐。恰好這個時候孫權佔據荊州之後不但不緩和形勢,表達友好,甚至“進欲圖蜀”。而當時魏國的主要力量都用來針對和防範東吳,長安戰區除了曹真大將軍坐鎮外其實沒啥重兵,屬於守有餘攻不足的形勢。這種情況下,劉備怎麼可能無視追在屁股後面撕肉的孫權,反過來去北伐?

夷陵之戰的失敗是戰術問題,而不是戰略問題。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連營,那是不懂軍事的史學家胡說八道。而是步軍和水軍脫離了。步軍進攻速度太快,水軍沒跟上,結果被吳國水軍運載步兵把前軍切割包圍,結果形成了雪崩的崩潰。後世的宋金、宋元和明清戰爭都告訴了我們一個鐵的定律:長江流域作戰,水軍的重要性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程度是第一位的。沒有強大的水軍,長江流域你佔的地盤越多,破綻也就越多。千里防線處處都是可以攻擊的點。

另外就是,從各方面的文字記載,很可能劉備是希望通過施加軍事壓力來外交解決荊州問題,不希望把寶貴的有生力量放在孫劉對抗的內耗上。可惜,他沒有看清楚孫權的無恥嘴臉,被順勢插了一刀。


郝子曰


這個問題,我有高見。

夷陵之戰,可以說是沒有必要的。

劉備雖然漢中之戰取勝,但是整體態勢並未發生改變,有很多人說劉備漢中之戰之後迅速坐大,因此曹魏和東吳必須聯合起來,這是完全不正確的。

劉備仍然是勢力比較弱小的一方,反正比曹魏弱。

可能是欺負曹操老了,不復當年之勇。劉備稍微有點成績,便以為自己是個人才了,忘記了自己長髮二十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

不過也正常,二十多年的壓抑,一朝翻身,那肯定要一起爆發。

翻開中國地圖,漢中加關中,才能稱霸天下,劉備只得漢中,便覺得了不起,想打誰就打誰,肯定有失敗的風險,這不,果然失敗了。



閬金文化



單就夷陵之戰而言,其實可以說不是必須的,但站在劉備的角度,卻又是必須的。


很多隻讀了《三國演義》,或者迷信《三國演義》的人,總喜歡把劉備放在低劣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除了詆譭劉備智商低下,剛愎自用以外,自然得不出他這麼做的理由。


但是事實上的劉備,在三國時期,可以說是天下舉世無雙的人物,無論軍略還是戰略,即便是沒兵的時候,都是被當時豪傑們拿出來與曹操共論高低的人物。


夷陵之戰從開戰之前,劉備自己的評估估計就是二八開,蜀軍唯一的勝算機會,是陸遜沉不住氣,以“優勢兵力”與劉備正面硬剛。實際上,劉備在整個夷陵之戰,都是在以各種方式誘使陸遜進攻。但陸遜死活不出。這一點,從劉備對於軍隊的佈置,以及最後的損失便看得出來。


之所以會這樣,根本原因在於劉備本來的戰略是水陸並進,而陸地上又是他與張飛兩軍共出的計劃。但是由於關羽丟掉荊州,最核心的是使得荊州水軍徹底丟失。但更加關鍵的一點是張飛一死,陸軍便只有他劉備一隻隊伍,這樣的戰役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劉備要想勝利,只能看天。


否則即便陸遜學烏龜不出殼,以劉備張飛兩路大軍共出夾擊,陸遜依舊難以獲勝。劉備的部隊,在複雜地形的陸戰方面,是三國時期最強大的。


當然最後的結果就是,天不幫他。


所以單從勝負的戰術概率上討論,夷陵之戰是不應該打的。


但是,這裡必須說到一個關鍵,那就是劉備的心,自請出諸葛亮,經歷赤壁之戰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統一天下。他不是孫權,不會只接受偏安一隅。這一點,同樣和曹操是一致的。站在這個角度上,不管機會有多小,劉備都會去搏一把夷陵之戰。一旦夷陵之戰獲勝,那他可以快速收服荊襄九郡,甚至於能夠一步滅掉東吳。


如果不打夷陵之戰,蜀漢無力養兵,就等於是一個等死的政權。這一切,劉備心知肚明。


綜上所述,我才說劉備的夷陵之戰,不是必須,但是對於他而言,卻是必須的。


至於奪取雍涼,這只是後世讀者的一廂情願。首先雍涼並不好打,因為蜀漢部隊大部分是屬於步兵,擅長林戰,城戰,甚至於水戰,並不擅長平原大規模的作戰。其次,雍涼的資源同樣不算富裕,解決不了蜀漢急需糧草的困境。這一點,從諸葛亮之後的屢次北伐就可以看出來。


蜀漢要想真正的北伐,只能從荊州,甚至於合肥背上,雍涼予以輔助。但核心還是荊州。所以一旦丟失荊州,那之後的所有戰略規劃,都是扯淡。


伏桀


自古成王敗寇。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了,那就是必需,就是這步棋走得對。

敗了,那就是錯棋,讓後人指指點點,或唏噓或馬後炮。

愛看古書,喜歡從古人性格上探究事因的散發弄舟,今兒就這個問題,再給同好們瞎侃瞎侃。說的有點道道,您點個贊,說的驢唇馬嘴,您拍個磚。額都偮手。


先說說劉備什麼人,你可以說他是英雄,也可以說他是梟雄。各人各見。


劉備起家創業不同於曹操、孫權,曹、孫都是官二代平臺,劉備卻是於草莽間闖蕩立業。起跑線一開始就已落後於曹操、孫權。但亂世之中,他還是最終拼進了前三甲,拼出了自己的一方領土。其間,劉備東投西奔,顛簸流離;枕戈待旦,風霜雪雨。但他一顆匡扶漢室、不為人臣,只做人主的決心,始終不渝,百折不撓。終有所報。這種精神,值得後人,贊他一聲,真英雄。


梟雄。百度解釋為:驍悍雄傑之人,多指強橫而有野心之人。劉備其人,實則強橫與野心俱有,真正的他,在軍事策略,在馬上戎涯都有過人之處。世人多以羅貫中《三國演義》解讀劉備,仁善愛哭,文多於武,其實是臉譜化了。正史中鞭打督郵的是劉備,博望坡擊潰夏侯惇,漢中之戰獲勝,全權籌劃定略的是劉備。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劉備, 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 , 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雖是簡略一句,卻有深意。說明什麼?說明劉備本人氣場擺那兒了,無論當初投曹操、袁紹、劉表。劉備身上透出的那種必非久屈為人用者的野心和能力,註定他不是任何人可以駕馭的。這一點上,劉備是梟雄。


絮叨了幾句劉備風格,話題回到他發動夷陵之戰上。世人皆以為他是為關羽復仇,這個邏輯也絕對說的通。發動此戰,不能否定它佔的因素很少。但要說它是劉備興兵的由頭那是佔比率更大。


帝王之術,就是政治之術。劉備最終稱霸一方,自有比你我等常人高見之處。


他既然發動此戰,自有其遠見之處。後人只能事後以得與失,聊之己見。


一 劉備的角度

首先劉備有志得天下的雄心是肯定的,自己也確實有武略文韜,為人用人有高情商。可惜碰的曹操、孫權都不是善茬。

劉備戎馬一生,終得益州為安身之地,那時他年齡已經六十有餘了。拿下益州後,備兵安民,勢力達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他完全可以據川之險,修養生息,靜待時局變化,暫求安穩。但靜夜裡,他想到劉氏天下四分五裂,心志未了,又看到自己的鬍鬚已經發白,常常躊躇:難道我不應該利用現在的資本,搏一把嗎?現在魏強吳弱,一口啃掉魏國,難度太大。假如拼力一搏,拿下東吳,與魏國持衡,再圖進取,那麼我的霸業未嘗沒有機會。當年曹操是從水路進取的東吳,以致失利。我從陸路進取,況且我的兵馬善於山地丘陵作戰,一舉擊滅孫權,不是沒有可能。修養幾年是更好,可是歲月不饒人,不爭朝夕,萬一哪天我更老了呢?再者,倘若打開東吳這扇門,可以擴大調動更多倍經濟能力,緩解川中這個貧瘠之地,為什麼不搏一搏呢?!

二 後人的角度

劉備一生奔波、疲乏,終得事業又成,隨後又於漢中擊潰了之前他從無戰勝的曹操。乍富心態,劉備有點飄了,浮躁了。諸葛亮。趙雲都勸不住了。事實也是,如果興兵前,張飛不死,劉備伐吳的勝率是絕對客觀存在的。縱然滅不了東吳,從孫權那拿幾塊地盤,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劉備最終為這次伐吳,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中,野心與浮躁這兩個因素,是絕對逃不了干係的。

綴一句:當時之勢,奪取雍涼,耗兵耗糧,拿不拿不還不好說,戰線還拉長。拿下也是貧瘠之處,只戳了曹魏皮毛。不如搏一把取下東吳,與曹操劃江正面交鋒,來的實惠。


我是愛看古書的散發弄舟,歡迎同好關注交流賜教。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東吳和曹魏互相配合,奪了荊州,殺了關羽,孫權大得利,而曹魏呢?卻因此除了關羽,這是曹操的心腹大患。蜀漢失了關羽,天塌了大半。從此曹操再無懼怕之人。不過曹操馬上也死了,由於助吳攻劉,吳魏改善了關係,因此曹丕敢於廢漢自立,四百多年的正統大漢從此消逝。

助吳攻劉是司馬懿的奇招,成功拆散了吳蜀聯盟,使雙方結下了不世之仇,曹魏就安全了,否則下一步就是劉備的兩路北伐,劉備從漢中出兵,奪長安。關羽從荊州發兵,攻洛陽。除了這兩路,還有第三路北伐軍。即東吳亦會攻山東,三路北伐,曹魏凶多吉少。

當時劉備極為興盛,曹魏在漢中大敗,銳氣折盡。如果那時北伐,再加上東吳的參加,曹魏就完蛋了!但是助吳攻劉,挑起了吳蜀大戰,曹魏大大的得利。當時東吳為了對附劉備,暫降了曹丕。然後厲兵秣馬,等待劉備伐吳。

劉備不伐吳也不行,聯盟自然宣告作廢。起全國之兵,復奪荊襄,趁機滅了東吳,同時為死難者報仇雪恨!若不報仇,將有何顏再見死者的家人呢?盟友背信棄義,背後偷襲,不助劉而助曹!天理不容!再說荊襄之地,九省通衢,比之兩川之地強多了,豈有不奪之理?

當時劉備實力,也強於東吳,全軍上下,士氣高昂,奪回荊州以後,劉備繼續用兵,欲滅東吳。無奈在夷陵之戰中因輕敵而遭到偷襲,致獲大敗,吳軍一直追到四川,此時曹魏出兵伐吳,意在防止東吳滅蜀。一家獨大,所以陸遜只能回兵,救了蜀漢一命。

依我看劉備伐吳沒什麼問題,倒是諸葛亮屢次北伐是錯誤的,劉備伐吳失敗主要是戰鬥性失誤,如果他小心一點也釀不成大敗。滅吳是有可能的,而諸葛亮北伐,以小伐大,以南伐北,以偏伐正。歷史上都是沒有成功的先例的,如果蜀國象南宋那樣一心備戰,積草囤糧,挖溝建堡,武裝民眾,那麼必能長久存在,不致二世而亡。


用戶5861741武佔忠


我認為夷陵之戰對於劉備來說是必需的。


首先,筆者認為,伐吳是正確的,魏強吳弱,孫權屢戰屢敗是眾所周知的,而且幾任大都督由於各種原因都死了,因此以最快的速度取下荊州是很好的決策,但是被名不見經傳的陸遜一把火,令人可惜。
其次,諸葛亮給劉備規劃藍圖的時候,荊州是必取之地。而且東漢末年,群雄而據,荊州是為數不多的富庶之地,佔據荊州,向北可以虎視曹操,向東可以壓制孫權,所以東征是正確的決策。

最後,不東征孫權而北伐奪雍涼,孫權佔據著荊州肯定不會坐視不理,而且魏強蜀弱(差距還很大),還有一點大權在劉備手裡,當時劉備更傾向於川蜀的人員,冷落孔明,因此北伐勝算即小。

綜上所述,夷陵之戰是必需的,只是戰敗是可惜的。


弄潮兒xw


我覺得劉備當時發動徵吳戰爭是非常正確和必要的。這是基於以下幾點來看的。

1.孫權剛剛獲得荊州,統治還未穩固。孫權剛以偷襲的手段獲得荊州,還未來得及穩固自身的統治,劉備原先掌控的三郡中有不少軍民和世家大族都心繫劉備,劉備一旦舉兵,只要時機成熟,接應劉備的肯定不少;

2.相對攻打曹魏,攻取雍涼,進攻東吳的時機更好。要從漢中進攻雍涼,統共就那麼幾條道,而且都是崎嶇難行的山路,從川蜀進攻後勤補給困難,再加上雍涼平原地區,曹魏擁有精良的騎兵部隊,而相對而言蜀軍擅長的是步兵,在這種情況下其很難與曹魏爭鋒。而荊州不同,劉備可自川蜀順江而下,充分發揮自身優良的步兵,且自身熟悉荊州地區的地形,再加上當時孫權方面面領著巨大的壓力,荊州離曹魏政治中心許昌等地太近,而且曹魏在襄樊戰役中損失慘重,卻沒有得到半點好處,且西線對蜀漢的防禦只需少部分兵力把手要道即可,但是在荊州方向曹魏卻部署了重兵,既是防範東吳,也是擺出進攻的姿態,一副奪取要奪取荊州的樣子。劉備選擇進攻東吳也是出於當下曹魏兵力部署,以及魏吳兩國的微妙狀態;

3.出於道義。劉備與關羽情同手足,關羽是其起事之初就一直追隨的將領,為其立下了汗馬功勞,目前蜀漢的政治態勢,其原先的人馬都是從龍已久,手上都握有很大權利。現在荊州被奪,關羽被殺,如果劉備不做出報復東吳的姿態來,以後難免寒了那幫老臣子的心,對軍心,民心等都將是不小的打擊。

所以,綜上所述,在時機,道義上來說當時的劉備選擇進攻東吳並沒有錯。只不過劉備太小看陸遜,夷陵之戰敗的出乎意料的慘,再加上曹丕居然在這麼有利的情況下沒有出兵,白白浪費大好良機,這是劉備萬萬沒想到的。


最光陰549


劉備的夷陵之戰是必須要發動的,但是,不是在那種情況下發動。公元221年4月,劉備在四川的五擔山即皇帝位,六月就開始招兵買馬,七月御駕親征去打孫權。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打孫權的理由有三點。第一,東吳相對於曹魏來說要更容易打一些,而且中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居高臨下打下來,好打一點兒這個戰爭。第二,為關羽報仇。桃園三結義,盟誓還在,關羽之仇不報是說不過去的。第三,荊州必須奪回。作為一塊兒戰略要地,作為一塊兵家必爭之地,荊州是必須要奪回的。所以劉備禦駕親征去打東吳,要奪回荊州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不是在那樣的情況下去打。

那麼這個時候劉備的情況是怎樣的呢?關羽,張飛,黃忠已經都去世了,他重要的謀士法正也不在了,龐統早就去世了。那麼武將這邊還有馬超,趙雲,魏延。謀臣這邊只有諸葛亮。這個時候有一個叫黃權的人就跟劉備說,陛下,吳軍向來就很英勇善戰,我請求陛下允許我先做一個探路先鋒,看看對方虛實,然後稟報之後由陛下在大本營後方坐鎮指揮。按理說這個建議是很好的,但是劉備不聽,把黃權發配到另一個地方駐防。馬超和魏延,這個時候已經分兵守漢中那塊兒咽喉要地,不能夠隨劉備去東征孫權。而趙雲呢,趙雲一直不被信任,因為趙雲不贊成劉備打孫權。趙雲跟劉備說,國賊是曹操,我們應該先打曹魏,然後再對付東吳。而且咱們把曹魏未打下來之後,東吳不在話下。劉備又不聽,而且也不要趙雲了,東征不帶趙雲去。所以這個時候劉備表現出來的形式和狀態就是兩個字,浮躁,這是易中天老師說的。

那麼關羽守荊州,荊州丟了,這個時候劉備應該痛定思痛,沉下心來總結經驗教訓,穩步發展,以求東山再起,再重奪回荊州,但是劉備沒有這樣做,急急忙忙稱皇帝,然後馬上調兵遣將,沒有做什麼準備就御駕親征,風險太大了。而諸葛亮知道這件事,也能料到後果,為什麼不去阻止劉備呢?因為諸葛亮知道,就算跟劉備說也沒有用,劉備不會聽的,所以諸葛亮說了這樣一句話,若法孝直在,勢必可以阻止陛下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