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民舉行大規模遊行示威。要求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難道議會討論脫歐是非法嗎?

新文化街男孩


英國民眾真健忘,2016年,正是他們投票要脫歐,當時52%的民眾支持脫歐。在這之後就有反對脫歐的民眾遊行示威,要求重新舉行脫歐公投,但是當時卡梅倫沒有舉行第二輪公投。豈能拿民主當兒戲?沒投到自己滿意的結果就繼續投?



卡梅倫草率地將是否脫歐交給毫無政治,經濟經驗的民眾來抉擇,是當前脫歐困境的根源。

從地理位置上說,英國遠離歐洲大陸,這也影響了英國的對歐長期政策,那就是孤立主義,對歐洲事務不參與,將自己孤立在歐洲之外,如果法德兩國發生衝突,自己還好坐收漁翁之利。而二戰結束後,歐洲共同體成立,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採取抱團取暖,而且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英國作為歐洲的重要一極,在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雖然也有反對的聲音,但是在歐公體內,有共同的對外政策,共同的貿易協定,成員國之間貿易也更加順暢,英國嚐到了甜頭,反對的聲音也漸漸小了。



近些年,由於歐債危機加深,難民問題突出,英國作為歐盟成員國,必須承擔自己的責任,對此,英國民眾就不答應了。脫歐情緒逐漸在英國蔓延,卡梅倫草率地拋出了脫歐公投,結果脫歐派以微弱優勢領先於留歐派。脫歐成功。普通民眾對其中的利弊很難認識清楚,只看到了眼前的得失,不得不說,將國家前途交給無知的民眾,確實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特蕾莎·梅的任期內,光忙著處理“脫歐”談判了,弄不好會搭上自己的政治生涯

近日,脫歐最後期限又延期了,梅姨的脫歐協議兩邊都不討好,照顧了英國的利益,歐盟那邊不答應,相反,按照歐盟的條件也勢必會損害英國的利益。協議中的難點在於愛爾蘭的邊界問題,如果脫歐,就要在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間建立邊境設施,設置海關。因為北愛爾蘭屬於英國,愛爾蘭是歐盟成員國。這勢必會引起當地人的反對,過去,在歐盟的大框架下,大家都是歐洲人,北愛爾蘭的反抗也減少很多,如今脫歐,當地的民族反抗勢力又有抬頭,讓英國人頭疼。



目前來看,短期內脫歐協議還是難以達成,那麼英國還是要繼續參加歐盟的具體事務,履行歐盟的一些規則。這種感覺很難受。想走不能走,想留也留不了。

如果從頭看,這完全是卡梅倫把民主玩脫了,這幾年西方流行的公投雖然很民主,但是結果也不見得是好事。無序的民主不要也罷。將國家前途交給一幫對政治經濟不懂的人手上,想想都可怕。


小言微意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

在我們的印象裡,英國的脫歐鬧劇,源於前首相卡梅倫的競選算計,本想通過製造脫歐話題,挑唆民意,打擊競爭對手,哪曾想如日中天的卡梅倫,卻在群眾運動中,敗給自己黨內對手特蕾莎梅。

當時脫歐結果剛剛出來,民意微弱多數贊成脫歐。梅姨認為拿到尚方寶劍,開始大張旗鼓,開啟談判脫歐進程。但隨著談判的深入,梅姨發現出現的問題總比解決的多,而曾經的歐盟親戚,都想要獅子大開口,殺英國這頭“肥豬”過個好年。


(英國現首相特蕾莎梅)

這時英國已經騎虎難下,開始不斷為自己曾經的任性埋單,上千億的分手費還上不封頂,可歐盟能給的承諾卻只有一點點。英國人內心很不平衡,開始玩心眼,拿硬脫歐威脅法德,哪知對方只是呵呵,表現得更不要臉。

幾經折騰,英國人民開始清醒,為什麼如此折騰,丟盡大英帝國的臉?有人在質問卡梅倫當時是怎麼想的,而老卡把手一攤:我已經是平民了,不再關心政治,往事如煙。

一個曾經的政治家,就這樣輕鬆地把自己的'“子民”拋棄。而在議會里唇槍舌戰的議員們,還在自認為地捍衛人民的利益:我們一定要把脫歐事業進行到底,哪怕民眾們反悔了,我們也要一條道走到黑。


於是出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英國民眾已經公開表達反對脫歐意願了,可為民辦事的議員大人們,卻還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排除萬難,把脫歐事業實現。直到現在已經歇斯底里,為脫歐而脫歐,甚至一再粗暴地拒絕英國民眾二次脫歐公投的強烈訴求。

這就是英國議會民主的可笑現實:議會里,民選代表自以為是的為民做主,梅姨甚至為此喊啞了嗓子。而議會外,民眾已經在祈禱脫歐失敗,甚至在為競選歐盟議員進行著準備。

最新消息:英國百萬民眾大遊行要求停止脫歐,反脫歐網上簽名已超450萬


新文化街男孩


英國議會是依據2016年公投結果討論脫歐的具體方案,而不是是否脫歐,當然合法。

要說英國人為啥要求重新公投?

這得從頭開始說。

二戰後英法同命,殖民體系解體,英法經濟遭到重創,失去吸血機會,又喪失獨佔的殖民地市場,所以英法試圖反抗國際大勢,1956年聯合以色列侵略埃及以求挽回國勢衰落局面。結果在全世界反對下狼狽退出,面對蘇聯核打擊威脅,美國拒絕保護的尷尬,英法走上不同道路。法國痛定思痛,決心與德國和解,共同推動歐洲經濟政治一體化。

英國又很特殊。殘存的大英帝國驕傲,國民與統治階級對歐洲數百年的不信任,都制約著與歐洲關係的深入發展。

六十年代,歐洲經濟蓬勃發展,英國想搭順風車遭法國的堅決否決。經過公開談判與秘密的利益交換,英國於1973年加入歐共體。此後英歐文化與經濟交流取得長足進展,得到甜頭的英國反對者暫時偃旗息鼓。

歐盟成立後,英國又要求保留英鎊,遊離於歐元之外,還是因為不願意把貨幣政策交給法德控制的歐盟來掌握。

21世紀新十年開始,伴隨外來人口湧入,造成不少治安與文化衝突,英國人開始反對歐盟的移民政策。但主要因素其實是歐盟整體經濟疲軟,英國不願意被拖累。最後,英國人還想脫離歐盟的法律約束與統一政策控制,成為遊動於美歐中俄間的獨立政治力量。

事實上,2016財政年度,英國繳納181億英鎊會費,剔除財政返回,歐盟項目投資,英國實際支付只有81億。但是反對歐盟者不會告訴英國人這些。也不會說明歐盟機構在英國帶來數十萬就業。英歐交流帶來便利,為英國創造了旅遊收入。更不會說,倫敦能夠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因為英歐經濟一體化的原因。

卡梅倫政府為了獲得政治收益,草率提交脫歐公投,結果多數英國人支持脫歐,而倫敦及蘇格蘭北愛爾蘭均表示反對。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卡梅倫只能下臺。

既然選擇脫歐,就得有協議。而法德為了防止再出現脫歐,當然主張嚴厲對待英國,索要天價分手費就是必然。

如今,英國人又算是明白了。可惜,如果英國再次公投而最終結果是留在歐洲,那麼脫歐派是否可以申請第三次公投呢?


四川達州


一部分民眾各種後悔,梅姨脫歐法案屢遭否決,這就是英國脫歐公投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曾經有媒體做了民調,結果顯示確實有一部分英國人後悔了,不過脫與不脫之間的力量似乎大致平衡,所以脫歐有關的法案總是僵持不下。

至於英國參與遊行的民眾想舉行第二次公投,他們想改變政府當初的脫歐決定。也難怪,當年英國脫歐公投結果贊成脫歐的票數剛過半數僅僅52%,如果經歷了這兩年漫長的脫歐進程相信好多當年投贊成票的民眾可能會改變當初的想法,畢竟雙方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小了。

如果有英國民眾發起倡議只要有足夠人數贊同就可以讓政府認真考慮他們的訴求,參與遊行的民眾也是看準了這點給政府施加壓力。

脫不脫歐其實都是英國民眾自己選的,這種公投的方式就是這樣,少數服從多數,也許在英國脫歐這件事上有“後悔藥”,但是英國這樣出爾反爾真是讓全世界所看不起。


Hello溫哥華


英國脫歐想的太美了,不把英國託去九層皮,都沒完,沒有百年別想走。


老辛94538921


卡梅倫有機會重新執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