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文化惠民暖人心

11月6日,陡然襲來的寒流沒能驅散桂陽市民對文化活動的熱情,58歲的老戲迷陳寶華匆匆趕到文化園來看戲,露天古戲臺下參加“百座戲臺千場戲”活動的群眾人潮攢動,熱鬧非凡,隨著臺上演員一顰一笑、一招一式精彩的表演,臺下觀眾頻頻鼓掌叫好。“今天演的這一齣戲是我最喜歡的,叫《十五貫》,講的是由十五貫銅錢引發的冤案。這以前是崑劇,經過咱們縣創新、復排才有了現在的湘劇版經典劇目。”陳寶華高興地說道。

桂陽文化惠民暖人心

群眾著迷於戲臺上百轉千回的湘昆古調,靜心於綠蔭掩映下的蓉城書屋,暢遊於氣勢磅礴的大漢古城,文化之風滲透進群眾的日常生活。近年來,桂陽按照“文化供給側改革”思路,文化惠民交出了群眾滿意的答卷。

群眾文化活動有了好陣地

政府投入,強化資金保障和設施改善,把文化設施建在群眾家門口,讓文化服務實起來。

桂陽縣以創建省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抓手,在城市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上高站位、高起點、高規劃、高投入,以多元化的城市文化供給為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創造便利條件,提供多樣化平臺,實現文化與發展同行。

桂陽文化惠民暖人心

桂陽縣依託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電影院等群文機構,營造了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陣地,將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縣級財政安排的文化事業經費年均增長20%以上,目前已超過6000萬元。同時,累計投入10餘億元,修建了融籃球館、排球館、乒乓球館、羽毛球館、游泳館、田徑場於一體的全民健身中心;打造佔地2160畝,融合大漢郡城、神龍湖遊園、東塔公園“三景合一”的桂陽文化園;建設礦山公園博物館、銅錢幣廣場、劉家嶺壁畫陳列館等文化設施。這些場所是桂陽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更是展示桂陽文化魅力、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好去處。

城鄉結合,實現基層文化設施全覆蓋。在農村,該縣按照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簡易戲臺、一個宣傳欄、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器材、一套體育設施器材“七個一”標準,建設了覆蓋全縣所有鄉鎮村組的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所有鄉鎮(街道)共建有綜合文化站22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20個,村級文化體育小廣場347個,農家書屋504個,藏書總量90餘萬冊,文化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文化志願服務做出好品牌

政府引領,重點打造文化品牌欄目工程,讓群眾文化熱起來。

桂陽蓉城書屋是一個群眾津津樂道的文化服務品牌。蓉城書屋是桂陽縣為推進全民閱讀而建設的社區書店,目前已經有7家投入運營,分別是翡翠店、工業園店、麒麟店、朝陽學校店、胡騰閣店、南塔店。這些社區書屋融休閒與閱讀於一體,深受市民歡迎。位於翡翠公園的蓉城書屋,每週接待閱讀的市民達5000多人次。

桂陽文化惠民暖人心

為做實做強公共文化服務品牌,該縣宣傳部門充分利用鄉鎮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古戲臺、宗祠等群眾文化活動平臺組織開展了數字電影天天映、湘劇家園週週樂、歡樂廣場月月歡、水墨桂陽季季展、舂陵飛歌圩圩辦、書香蓉城滿桂陽六大系列為支撐的“文化惠民人人樂”群文活動。

這些豐富的群眾文化服務,有些通過縣內公共文化機構組織實施,有些通過以獎代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形式完成,受到市民的普遍歡迎。“我從事文化工作這麼多年,近幾年可以說是真正見證了桂陽文化的春天。”桂陽老文藝工作者何本宋表示。如今在桂陽這些廣為人知的文化活動品牌,成為不同群體的精神樂園。

文化活動再好再豐富,群眾認可才叫好。桂陽縣在做細做強文化活動的同時,以人為本,讓群眾作評判參與文化活動,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刷新了文化惠民新高度。

文藝精品創作有了新高度

近日,桂陽文藝創作再傳捷報。“不負所望,在政府重視、群眾擁戴下,我縣的‘百座戲臺千場戲’公共文化惠民活動和舞蹈作品《相框裡的爺爺》分別榮獲了第六屆湖南藝術節項目類‘三湘群星獎’和作品類‘三湘群星獎’金獎。”桂陽文化館館長付國鳳說。

桂陽文化惠民暖人心

據統計,近年來,該縣累計投入了400多萬元用於文藝精品創作,發掘整理傳統劇目100餘出。自創了轟動全國的大型歷史崑劇《一天太守》,更有扛鼎力作《趙子龍計取桂陽》獲第五屆湖南藝術節田漢大獎,晉京展演,並被拍攝成戲曲電影在全國公映。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在省會、全國舞臺上獲得了無數點贊,贏得了本土群眾的喜愛,更是激發本土文藝工作者的創作熱情。

桂陽縣湘劇保護傳承中心與藝術院校開展人才交流合作,通過直接引進湘劇學生及與各藝術院校聯合辦學,培養湘劇人才。該縣文化部門組織全縣業餘劇團負責人及業務骨幹的常態化培訓和業務指導,建立了縣群眾文化志願服務聯合會,全縣26個鄉鎮的業餘劇團均被納入其中,同時成立了以“歐陽海號”文化志願服務隊為主導的20支志願服務分隊,吸納文化志願者3000餘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