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誰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黑白灰我的世界19346946


無他,唯袁紹而。何進也算一個,二人真是珠聯璧合。天下無敵。袁紹,字本初,司空袁逢之子( 不是嫡子),漢末軍閥。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自己也是西園八校尉首領,最強大的時候佔據天下十三州中的四州,最後被曹操擊敗。縱觀袁紹一生,真是一手好牌打的細碎。從最初發家就看得出來。


袁紹出主意讓董卓進京幫何進誅殺宦官,結果何進被殺。董卓亂政。東漢實際就此亡國,袁紹倒是腳底抹油跑了,實在是夠可以的。自己最強大的時候,佔據四州之地,卻被曹操擊敗,他的基業成為曹操的發家本錢,無能,無知是袁紹的最大“優點”。郭奉孝評價袁紹十敗:兵雖盛,不足懼也,繁禮多儀,袁紹以逆動,袁紹外寬內忌,袁紹多謀少決;袁紹專收名譽,袁紹恤近忽遠,袁紹聽讒惑亂,袁紹是非混淆,袁紹好為虛勢。郭嘉評價袁紹的核心就在於袁紹外寬內忌,是非混淆,多謀少決。說白了就是糊塗蛋,遇事不決,不變是非。

但這些絕非袁紹願意和控制得住的,當袁紹佔據四州時候。袁紹不是徹底的軍事和政治上佔領和控制,大部分是依附和順從,當地的世家大族看重袁紹四世三公的名聲(實際上屁都不是,最後成事的三家都是寒門)他們希望袁紹維護他們利益。但由於袁紹的地盤太大,名聲太響,他的麾下分屬各個州,分屬各個世家。維護的是各個門閥的利益。種種利益交織在一起無法都導致這些人無法擰成一股繩,全心全意為袁紹家出力。精力都用在對對付其他派系了。彼此傾軋的十分厲害,荀彧、郭嘉都曾經是袁紹麾下,也看出袁紹不善駕馭局勢、只能和稀泥,像個老孃們。就是認清了這一點才走的。郭奉孝言講袁紹: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是實話。

袁紹是個外強中乾的人,但不是紈絝子弟。早年的袁紹還是有能力的人,但水平有限,董卓亂政,十八路諸侯會中中州。,袁紹是總盟主,但這個盟主讓他當的可惜了,當了個無能混蛋加無知,讓曹操徹底看清了袁紹虛有其名,格局很低,不過是冢中枯骨。最後袁曹交兵唯一出彩就是《為袁紹討豫州文》。他的作用還是倒忙,讓曹操頭疼病好了。陳壽在《三國志》裡開頭就寫:漢末,天下大亂而雄豪並起,袁紹虎踞四州,強盛莫敵。那袁紹敗在何處呢?不聽勸,不善於採納意見,沮授、田豐勸袁紹迎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覺得有個婆婆不好玩,(是董卓所立的,是一個原因)劉協被曹操搶了,知道後悔了有啥用。

田豐勸袁紹趁曹操與劉備交戰的時候,派兵襲取許都,袁紹不納(兒子有病)。後來又想打曹操了,集結兵馬討伐曹操,但沮授、田豐諫阻,言講此時萬萬不可,袁紹不納。田豐後來竟死於此。出戰前,袁紹讓三個兒子各據一州,有人進諫不可,袁紹不納,後來諸子掙位,也亡於此,打就打吧,沮授提議打持久戰耗死曹操,袁紹不納。袁紹在關鍵時刻的除了不聽忠言之外,在選擇策略的時候總選那個最差的,袁紹實力再強大也禁不住這麼折騰。官渡之戰是三國曹操的轉折點,內部派系惡鬥消耗了袁紹大量的精力 ,這甚至直接影響了從官渡之戰開始到失敗。袁紹首先敗於輕敵和郭嘉外投曹操。袁紹做事沒頭緒,成大事者不要管具體事務,管決策方向就行。可惜袁紹沒有。而袁紹三大謀士彼此不和,荀彧點評:“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事實說明完全準確。許攸反水給了袁紹最大的打擊。袁紹失敗就是必然的了。官渡失敗以後,,袁紹還是奪回了部分地盤。但自己氣量太小,窩囊死了。諸子爭位,便宜了曹操。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我覺得是曹操無疑了。

他本是最有機會統一天下的,可是由於幾次大的錯誤,讓這個時間延後了幾十年,而他打下的天下也拜拜便宜了司馬家族。

好色誤事

攻打宛城的時候,本來張秀已經投降了。但由於他看上了張繡的嬸嬸,強行霸佔。引起了張繡的不滿,繼而出兵偷襲。這一站曹操不僅丟盔棄甲,死裡逃生,更一戰失去了大將典韋和長子曹昂。假使曹昂不死,或許便沒有了曹植和曹丕爭奪權利的機會了,更或許司馬家也不會崛起了。

除此之外,他還曾經想霸佔袁紹的兒媳婦兒甄宓和江東的大小喬。

關鍵時刻打敗仗

雖然他曾經也以少勝多,獲得官渡之戰的勝利。但到了他佔據壓倒性勝利的時候,卻又和他曾經的對手一樣,犯下大錯吃了大敗仗。赤壁之戰是他一生的汙點,這一戰他得自荊州的水軍喪失殆盡,這以後基本無力進行跨江作戰。漢中之戰,他本來也佔據絕對優勢,但輕敵冒進,一戰折損了大將夏侯淵。

心狠手辣用錯了地方

曹操惜才眾所周知,但他也殺了不少有才之人。如楊修、孔融等人,能救他命的神醫華佗也被他殺了。可偏偏如此殺伐果斷之人,在明明看出司馬懿乃“鷹視狼顧之人”,還告誡兒子“司馬懿非人臣也,久必預汝家事”,居然不一刀殺了司馬懿,以絕後患。惜才的毛病犯了。

如果他一刀殺了司馬,或許就不會有五胡亂華以及之後300多年的戰亂了。更不用說他還釋放過劉關張,長坂坡還放了趙雲,這些人都成為了他一統天下的絆腳石

總的來說,曹操雖然是一代梟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都有所建樹,但偏偏好好的資源沒有一統天下,只能說他自身也有缺陷吧。


歷史小跟班


這個毫無疑問啊。

三國之中一手好牌打爛的人,首推冀州牧韓馥啊。

時間回到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

那時候的韓馥,坐擁天下十三州中地位首屈一指的冀州,麾下有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兵強馬壯,如果志在天下,絕對是漢末群雄當中難以忽視的一個巨無霸。

可以說後來袁紹坐擁四州,班底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韓馥這裡繼承來的。

而韓馥穩坐冀州的時候,袁紹在幹什麼呢?

袁紹不過就是冀州治下渤海郡的一個太守,如果不是因為袁紹家世顯赫,不過就是個小蝦米一樣的存在。

可就算袁紹有家世的加成,但單論勢力而言,袁紹也就是韓馥的一個零頭。

可就在這麼大的優勢之下,韓馥卻被袁紹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冀州,而韓馥本人不但外逃,甚至被袁紹嚇得在廁所裡面自殺了。

你說說。

就這麼一個人。

其實他多算不上是把好牌打爛了,應該說他根本就沒打牌,袁紹剛出一個對4,韓馥這邊就直接棄牌了。

我是@盜帥夜留香YE,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話題。


盜帥夜留香YE


一說到這個話題,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何進那個蠢豬,本來是個殺豬的,好不容易跟關係跟了個大將軍的身份,還不好好珍惜,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呀,試探試探的,就被十常侍是給殺了(一個人打十個?你以為你是葉問呀)

第二個可能就是袁紹了,當時有10萬兵呀,勢力龐大呀,可是偏要吵著去打曹操,當時他的手下有那麼多謀士,結果呢?亂做一團,田豐,沮授聲稱不要打,反正你這個醜逼也打不過人家,另一方呢,則是勸袁紹盤他,其實這些謀士亂做一團,就可以體現出袁紹的指揮不當呀。到最後好嘛,張郃高覽跳槽了,罵的許攸叛逃了,直接給曹操出了個計拿下了烏巢,還派了那個粗心大意的蔣旗去訪一訪,最後只剩一下的人頭,10萬浩浩蕩蕩的人馬就這樣被打散了

然後呢,恐怕就是曹爽了,他的名字很爽,他活的可更爽,爽爽的出去打獵,爽爽的家人讓司馬懿給抓了,爽爽的放棄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爽爽的一家人團圓了,在地下團圓了,可見司馬懿是多麼的仁義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嘛


叫我紅蜘蛛大人


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是袁紹,其實不然!

當時比袁紹更有諸多資源的是袁術!四世三公嚴格意義說的不是袁紹而是袁術!無他,袁術是嫡傳子,袁紹是庶出的!

繼承絕大多數政治資本的也是袁術,而非袁紹!

假使沒有曹操這個強大的對手,北方基本是袁紹的天下,假途滅虢逐韓馥,滅公孫氏,以庶出子身份,靠自身魅力和能力,善加利用袁氏資源,袁紹算得上當世豪傑!

反看坐擁更多資源的袁術,連手下猛將孫堅孫策都不能善加利用,坐👀旗下呂布~江東孫氏~荊州劉表黃祖逐鹿,毫無建樹,拿著玉璽做著春秋大夢,暴斃而亡!

志大才疏,手握王炸而毫無作為,才是真正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悠享光年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歷史愛好者,歡迎關注作者,帶你去看不一樣的中國歷史!

三國裡面誰擁有一把好牌,卻被自己打爛了呢?這個問題我想大家心裡的答案也都差不多,那就是——袁紹,袁本初。

袁紹身世顯赫,自詡為“四世三公”,但是他的堂弟袁術可不太認同他,說他不過是他們袁家小妾生的一個“野種”,只是因為出生比自己早幾天,所以暫且叫他一聲哥而已。的確,袁紹的雖然出生於名門望族,但是其母只是一個婢女,自己是過繼於其伯父袁成的養子,因此史書普稱袁術為袁紹的堂弟,其實兩人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早年的時候,袁紹的地位十分卑微,並沒有後來那麼好。

但是,發跡之後的袁紹可不得了了。他手下能人眾多,例如謀士許攸、田豐,武將顏良、文丑,大才子陳琳等人。初平元年的時候,袁紹起兵對抗董卓,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在《三國演義》中,袁紹還是“十八路討賊諸侯”中的盟主,地位十分顯赫。

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也開始培育自己的勢力,先以冀州為立足之地,然後再依次奪取青州、幷州。建安四年,袁紹在易京之戰中大敗幽州的公孫瓚,一舉奪下了幽州,這時候,天下四州都成了袁紹的囊中之物,成為了此時天下最大的諸侯。

但是即便如此,袁紹還是失敗了。

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當時袁紹準備驅使十萬精銳步兵和一萬騎兵奪取許都,試圖一舉攻滅曹操。此外,他還任命審配、逢紀主持軍事,田豐、荀諶、許攸充當謀士,顏良、文丑擔任將帥,積極準備南下。如此看來,袁紹這次是勢在必得了,因為無論是從兵馬錢糧還是從士兵們的鬥志上來看,袁紹都數倍於曹操。

當時,郭圖、審配等人給袁紹說,讓他速戰速決,但是沮授卻建議以逸待勞,打持久戰。兩種聲音僵持不下。而袁紹呢?他自持兵精糧足,自然不用太過著急。但最後的結果是,曹操率兵攻烏巢,搗毀了袁紹的糧草,袁軍軍心潰散,一攻即破。

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病逝。

總結:一個統治者擁有一副好牌的時候並不等於就能取得百分百取勝,相反,在拿到一副好牌的時候,要懂得怎麼出,怎麼碾壓對手。怎麼打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當然了,在拿到一副好牌的時候也千萬不要太過激動,否則一激動,一驕傲,就變成了一副爛牌。只有沉得住氣,善於聽取屬下意見,能審時度勢的統治者,才會將手中的牌打好,無論這副牌是好還是壞!哪怕是一副不好的牌,也不至於輸的那麼慘,這就是實力!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歷史愛好者,歡迎關注作者,帶你去看不一樣的中國歷史!

方圓文史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三國就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但是也有很多為英雄做陪襯的人物,這些人本有成為英雄的機會,但是最終不免失敗,而三國中誰的一手好牌打的稀亂呢?絕對不是袁紹、也不是袁術,當然更加不會是劉表、劉璋這些人,打的最亂的是曹爽。

為什麼不是袁紹呢?袁紹雖然在後期和曹操決戰的過程中一敗塗地,失去了一統北方的機會,但是我們不僅僅需要看到袁紹最後的結果,還要看到袁紹的開始。袁紹是三世四公大家族,袁紹雖然比袁術大,但是袁術是嫡出,在中國嫡出具有絕對的話語權,不過在後期討伐董卓的過程中很明顯可以看到袁紹比袁術更加有號召力,這就是袁紹的能力。討伐董卓結束後,袁紹也是東征西討,包括公孫瓚在內的各方諸侯都是袁紹打敗,最終才擁有了四州之地,可以最後官渡一戰,被曹操擊敗。袁紹的一手牌一開始也不是好牌,是他自己打出來的,所以袁紹不能算一手好牌打的稀亂。

一手好牌打的稀亂的就是曹爽,他有幾次出錯牌的機會,第一次是大權在握的時候,明知司馬懿有野心,不對司馬懿進行斬草除根,最後被司馬懿反戈一擊。第二次是司馬懿發動高平政變時,皇帝在手中,卻不知道反擊,選擇投降,最終身死人手,也葬送了曹魏的江山。可以說曹爽將一副好牌打的稀亂。

正如桓範說的一樣:"曹子丹這樣有才能的人,卻生下你們這群如豬如牛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族了!"。所以曹爽的一手牌,打的最稀亂。


帝國烽火


且說曹操當日對何進曰:“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何進怒曰:“孟德亦懷私意耶?”操退曰:“亂天下者,必進也。”進乃暗差使命,齎密詔星夜往各鎮去。

一般人一看到這個題目,肯定會說袁紹,袁術,甚至呂布,

其實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就是何進,何大將軍,

何進的妹妹成了皇后,何進因此步步高昇,黃巾之亂時,何進成了大將軍。而後靈帝駕崩,何進在太子扶持方面爭奪失敗,局面落於下風。何進於是召集眾人,準備誅殺‘十常侍。當時曹操就在何進麾下當官,曹操對何進表示,誅殺官宦,只要一個獄卒就夠了,這麼大張旗鼓,很快會敗露的。何進嫌棄曹操官兒小,不聽。但事情很快敗露,何進再次處於不利境地。

於是何進決定玩一次更大的:他和袁紹商議後,決定召集董卓進京,誅殺宦官。

這時曹操再次表示了反對,稱只需要幾個刀斧手就夠了,何必把諸侯都找來,找來諸侯,反而容易引發天下大亂。何進再次不聽,仍舊發出消息,召集諸侯。

何進此舉,愚蠢至極。一個昏招帶出來另一個昏招,昏招之外還有昏招

董卓還沒到,何進就被宦官派的刀斧手,在宮內殺了,何進雖然死了,但是董卓已經來了,董卓趁朝廷大亂,依靠強大軍機攫取政權,私行廢立,遷都長安,縱兵為禍,最後為亂軍所殺。從此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才有了後來三國的故事


毛火榮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起初實力最為強大的就是袁氏兄弟了。

袁家四代三公,門生故吏甚多,遍佈整個大漢,可謂是振臂一呼,整個大漢都得抖三抖。

先不說袁紹,先說袁術。袁術坐擁淮南之地,小霸王孫策都是他的附庸。但是袁術卻不會利用,先是以己之短處碰曹操長處,被打的灰頭土臉才回到淮南之地。緊接著不知人善用,幾次三番答應孫策任用重職都反悔,致使孫策野心成熟,逃離了袁術的控制,打下江東六郡之地為根本。

說到野心,袁術也有,只是太大了,導致最後拿著稱帝被曹操聯合呂布,劉備,孫策剿滅。

說完袁術,再說袁紹。

袁紹優柔寡斷,好謀少斷,這也是他後來失敗的根本原因。

袁紹手下人才濟濟,謀士集團就有田豐,審配,沮授,逄紀,許攸,荀諶,辛評辛毗等等。武將更是甚多,河北四庭一正樑,戰將數十。三子能征善戰,外甥高幹也任以重用,內外皆有保障,坐擁四州之地,黃河以北都是袁紹家的。

可就是這樣,袁紹愣是把王者號打成青銅水平。

漢獻帝逃出長安,派出使者請袁紹保駕,袁紹卻託言小兒生病,錯過了擁戴天子的機會。官渡之戰前夕,聽從劉備之言,主動出擊曹操,致使大將顏良文丑送了人頭,官渡之戰開戰,先將田豐關了起來,然後誤信逄紀之言,擠兌走許攸,許攸獻計曹操,火燒了烏巢,其後張郃高覽反叛,自己又在倉亭大敗,一病不起。

臨終竟然廢長立幼,使三子反目,曹操乘虛而入,把四州奪了過去。

綜上所述,能把一副好牌打爛的除了袁家哥倆,東漢末年就沒別人了。


彼岸妖草


西涼董家,馬家都算拿了手好牌吧。但打得稀爛。

袁氏兄弟,牌面更可以了。也打得稀爛。

更不用說荊州劉表了,眼皮子底下臥虎藏龍不能為己所用。也算打牌稀爛吧。

說起來,漢獻帝手中牌面也不差啊,大義名分在他這兒,曹操手下多少人是衝著他才東奔西戰喲。他只能算沒打好,說是打得稀爛吧有點兒過。

突然聯想起了日本戰國史,織田信長很像曹操嘛……另外開個題給大家。日本戰國史的各位風雲人物跟三國哪些人物可以一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