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課堂:如何讓孩子聽你的?

家長課堂:如何讓孩子聽你的?


推薦一本書:《助推》,說的是如果你能使用一些心理學的小技巧去設計一個什麼東西,就能往好的方向引導用戶的行為。在本書中的一些例子,讓我們十分的熟悉:

在男性的小便池上雕刻一隻蒼蠅,就能大大減少尿液外濺。因為男人們會對著蒼蠅瞄準。

再例如:美國人存退休金的比例很低。但如果發工資時把默認選項設定為存一定比例的退休金,誰想不存得單獨提出來,存錢的比例就會大大上升。

還有:學生食堂裡把蘋果之類的健康食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把薯條之類不健康食品放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人們就會更多地吃健康食品。

諸如類似的案例很多,這些做法的妙處就在於它既不是強迫,也不是花錢收買,它只是利用人的心理弱點:直覺思維模式。去引導你按照他設計的方向做事。

在我們的幼兒園教育當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案例。只不過我們總說本著“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不願意或者不敢承認罷了。但事實上,一定程度的積極引導不僅對幼兒的發展無害,反而是有著極其重要的深遠影響的。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B.F.Skinner,發明了一個實驗裝置,來研究老鼠怎麼對獎勵做出反應。

將老鼠關進一個盒子裡面,其中有個控制桿。老鼠只要一推這個控制桿,下面就會有食物出來。實驗結果是把老鼠關進去以後,它一旦發現這個控制桿的作用,很快就能學會去推這個控制桿。

Skinner說,人的行為也是這樣:設計好刺激和獎勵措施,他就會聽你擺弄。時至今日,這就是“行為心理學”(行為設計學)的創始,如今的掌門人是Fogg。

如何設計才能讓他人聽你的呢?

1.這個人必須自己想做這件事情—得有意願!(興趣的使然)

2.這個人必須能做到這件事情—這件事情要相對比較簡單!(符合已有經驗)

3.你得提醒他做這件事—(正確的導向和適宜的引導)

只有滿足了前兩點,你的引導才有意義。如果他根本沒有意願,你的一切努力就是白費心機。如果他有意願瞭解,但是過程卻極其的複雜,他會因為感到困擾索性選擇放棄。

那麼,現在我們問一個問題:作為教育者(包括孩子的父母),我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孩子的學習意願上呢,還是放在簡化流程,讓孩子的學習體驗變得更加容易呢?

學習興趣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往往孩子的學習意願是天性的使然,對於失敗的教育而言,更多是在流程上的繁瑣,導致教育的失敗。

Fogg作為一位老司機,告訴我們:簡化流程才是你應該做的!

美國總統選舉的投票率其實是很低的,很多人有政治立場,但是懶得花時間去投票。那麼一個政客為了競選到各地演講,花很多錢做電視廣告,就不如在選舉日當天直接派公共汽車把選民接出來投票!

銀行與其花錢做廣告說在我這開戶有多大好處,還不如把網站流程好好設計一下,讓用戶點擊幾次就能開個戶。

如果你的孩子學習意願很強,他做這件事又特別簡單,你的提醒又恰到好處,那就會有一個特別好的效果——他會養成學習這件事情的習慣。

以培養孩子習慣為目標——說白了就是以讓孩子上癮為目標,Fogg又給了兩個經驗:

1.讓孩子第一次接觸你的東西就留下一個好印象。(這就是為什麼蘋果公司特別注重開機,甚至是開箱的體驗)

2.讓孩子能經常獲得成就感。(比如微博、微信這些社交網絡為什麼會讓人上癮?因為你每發一個狀態,都有可能收穫回覆和點贊,都可能帶來新的粉絲。哪怕是輕輕的一個點贊,也能給人帶來一次愉悅的小情感波動!)

這兩點經驗還有一個小訣竅:獎勵隨機化。

如果每次獎勵的食物是一樣多,老鼠慢慢弄明白了,對遊戲的激情就會褪去,只在餓了的時候才會去推那個控制桿。

Skinner改變了設計,把老鼠每次推控制桿得到的獎勵變成隨機的——有時候給一份食物,有時候給幾份,有時候什麼都不給。結果老鼠就痴迷了,推控制桿到了上癮的程度,根本停不下來!

隨機性能時刻給大腦新的刺激,你不知道會出現什麼獎勵,每一次新的獎勵出來,你的大腦就會分泌一次多巴胺,你就會興奮一次!這不就是我們平時打遊戲,殺個怪物之後他身上每次掉落的東西都不一樣嗎?這不就是在賭場裡玩老虎機嗎?

心理學家對此有個專有名詞:變換獎勵原則。

例如在微信發個狀態,有時候有人點贊,有時候沒有人點贊,現在過了十分鐘了有沒有新的點贊?趕緊打開手機看一看!

而真正的終極發展,就像老虎機的升級版本一樣:如果你這把不中獎,你看到的結果很可能是“差一點就中”。其發生的概率遠遠高於正常機器的理論值,這樣你就會以為你不是輸了,而是差一點就贏了,於是你會更有動力的玩下去。

讓人上癮,是行為設計學的最核心目標!

說到這裡,很多幼兒園的老師肯定都在想:我們平時的教育行為、教育策略,甚至一節教學活動的設計不都是大量的運用了這些原理嗎?沒錯!其實,教育和實際生活的很多領域都有著共通之處,只不過我通過其它的領域知識來進行了新的解讀。也有的專家可能會反駁:這不是把孩子當做提線木偶嗎?

可能您的想法是對的。但是,我想說,在當今這個世界,我們很多成人每天都正在被新時代的產品、商業、生活所操控,或許你每天不斷的打開-關閉-再打開手機的這些過程,都是被別人提前設計好的。只不過,正邪兩種用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小斌幼教,堅持做有良心的教育,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