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藍鯨”是這樣煉成的

钢铁“蓝鲸”是这样炼成的

上圖:軍代表在監造現場巡檢。 焦建倉攝

“兵矢者,軍之神靈也;甲冑者,人之司命也。”從古至今,武器裝備始終是構成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軍工產品,質量第一。作為武器裝備“監造官”,軍代表一頭繫著“戰場”,一頭連著“市場”,雖不親自上陣廝殺,其作用卻直接關乎戰爭勝負。

隨著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海軍艦艇武器裝備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為共和國監造驗收“國之重器”的軍代表,如何順應科技發展潮流,堅守打贏的“第一戰位”?

負責監造艦艇的海軍某軍代室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著眼實戰,精益求精,嚴把質量關。

軍代表驗收產品時,每簽下自己的名字,就是立下了一道“軍令狀”

凌晨,大海與碼頭的界限在黑夜中難以分辨。此時,某新型潛艇建造現場,卻燈火通明。

剛剛合攏完畢的潛艇靜臥船臺,海軍某軍代表室軍代表嚴陣以待。

“總體試水準備。”“打開一道閥。”“加壓。”……

隨著一道道口令下達,潛艇各部位壓力錶指針指向預定刻度。

“開始檢查。”指令發出後,軍代表鑽進舷間艙室,小心細緻地對數萬米耐壓殼體焊縫進行檢查。他們要逐個點位完全確認後才會在軍檢單上“簽字”。

對軍代表來說,驗收產品每簽下自己的名字,就是立下了一道“軍令狀”。

有人算過,一型裝備從生產到交付,要經過“十二道關”,而軍代表就是最後一道質量屏障。軍代表把關的“尺度”有多嚴,直接決定著武器裝備的質量性能。

一次航行試驗中,軍代表王新海發現潛艇在中高速航行時存在異常噪聲……

從試驗場回來,王新海立即組織工業部門員工開展複測、分析、排查,確定該艇某裝置存在問題。

“噪聲得不到控制,潛艇何來戰鬥力?再難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副總代表劉洪生帶領總體組人員討論,圖紙資料擺滿一桌子。

整整半個多月,軍代表跑遍軍內外10多個部門,邀請10多位專家開座談會,最終找到7項關鍵問題,提出了85個質量控制點及53項軍檢項目。

改進施工期間,為了掌握第一手監控數據,軍代表石崇等人忍著施工現場惡劣環境,每天一待就是10個小時,記錄數據400多項。

“潛艇官兵的軍旅生涯都在艇上度過,高標準監造是對打仗負責、對戰友們生命負責。”在軍地雙方協調會上,總代表張森森說。

想在用裝部隊的前頭,需要超前的創新思維。一次,某型潛艇即將交付部隊,軍代室副總代表馬俊帶領軍代表在梳理交裝文件時發現,個別設備只有操作規程沒有具體操作方法,會影響這些設備使用壽命和效果。他立即組織設計生產企業緊急行動,趕在交艇之前編寫出了涵蓋降噪措施、操作工藝、管理規定、保障要求、測試方法等15萬餘字的《減振降噪保障手冊》。

“再成熟的產品,也要嚴抓細摳,決不能漏掉任何細節。”艇上生活設施直接影響官兵身心健康。為此,主管軍代表袁陽、張海寬到處調研取經,反覆修改方案,最終形成了“原材料預處理-精加工-烹飪-成品菜餚保溫-快速分發”一體化流程,配以現代化廚房設備,極大提高了烹飪水平和就餐質量。同時,潛艇通風、就餐、照明等環境實現了整體躍升。

在位一分鐘幹好六十秒,裝備戰鬥力不能在軍代表這一環“掉鏈子”

“零問題處理、零風險交付、零距離服務。”該軍代室堅持用“歸零保障”兌現“一心為打贏”的莊嚴承諾。

8塊高清液晶屏依次排列,畫面每10秒變換一次;屏幕上,弧光閃閃、焊花四濺,工人正在進行焊接作業;一排排跳動的曲線,實時顯示著焊接的電流、電壓、環境溫溼度參數……

這是一套由軍代室自主推進研發的“數字化焊接管理平臺及監控終端”。

這套系統的誕生,源於困擾軍代室多年的一個難題:一直以來,在關乎潛艇“生命”的耐壓艇體焊接上,不同電焊工完成同等任務卻有著參差不齊的焊接質量,在焊接一致性、穩定性上存在差異,且一旦發生問題還難以追溯。

要實現精準監督,必須走數字化、信息化軍檢的路子。為此,軍代表組織多家科研單位,經過一年多反覆試驗,成功研製耐壓艇體焊接可視化、數字化監督系統。

這套系統一頭在車間設置焊接參數記錄儀,工人持卡上崗,刷卡操作,焊接數據與焊接工人一一對應;另一頭在軍代室佈設監控終端,能夠實現全程可視、實時監控、超差報警。

通過該系統對焊接全過程的實時監測和永久記錄,實現了焊接數據精準分析評估,保證了耐壓艇體焊接質量和可追溯性。如今,一次耐壓殼圈焊接,不但焊接缺陷大幅減少,時間也成倍縮短。

合格不是目標,優秀才是起點。軍代室始終把“軍工必是精品”的理念貫穿到監造全過程,並確立“質量優、性能好、工藝精”的精品工程目標。

一次,該軍代室一名軍代表在部隊調研時,官兵提出艇內管系安裝不夠合理、可維修性差等問題。

對此,軍代室協調企業多次到驅護艦、保障船上學習取經,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從三維設計和實艇安裝兩方面入手,全面優化管路佈置方案,分批分段展開整改,使這一問題得到實質性解決。

這些年來,軍代室在推進精品之路上,一直向行業前沿邁進:艇體外表面防腐,用上了高鐵、港珠澳大橋的技術;保溫材料,用上了航天發動機上的複合陶瓷保溫層技術……

“認真是軍代表最基本的工作態度,放心是軍代表對戰友們最好的承諾。” 張森森說,在位一分鐘幹好六十秒,裝備戰鬥力不能在軍代表這一環“掉鏈子”。

一生為國鑄“劍”,是軍代表不變的初心

γ射線探傷,工業上一種用於檢查焊縫內部缺陷的方法。因為其放射性比X射線強,工業上只在很小範圍內使用。但因該新型潛艇自身結構的特殊性,只得選用γ射線探傷。

擔不擔心放射性危害?擔心。普通人對醫學檢查的X射線照射都心有餘悸,何況是放射性更強的γ射線。

一條焊縫有缺陷,實戰中就可能造成艇毀人亡。每次探傷作業,軍代表都堅守現場,每一道焊縫成像片子都要一一看過,有疑點的還要複查一遍。

有多少艱辛付出,就有多少故事令人感動。軍檢單上的每一個簽字,計劃表上的每一次出航,背後都有軍代表說不完的故事。

在國與家、得與失的抉擇面前,他們總是把使命高高舉起,把個人得失放在腦後,從未退卻和動搖。

軍代表袁陽,父母、妻女都遠在千里之外的南昌,兩地分居6年來,不時有家人朋友好意勸他,讓他想辦法調動或者轉業回南昌。他語氣堅定:“為國鑄‘劍’,我絕不當逃兵!”

勸他的聲音沒有了,但親情還要延續。

“寶貝乖,想爸爸了沒有?你來說一下,我們的故事昨天講到哪了?”每天晚飯後,視頻通話成了袁陽的“必修課”,在視頻中他眼看著女兒一天天成長起來。

“堅韌不拔,埋頭苦幹;不怕吃苦,不畏艱險;獻身強軍實踐,建功追夢深藍……”這首歌不僅唱出了軍代表們的理想信念,更唱出了他們的人生追求——這裡沒有槍林彈雨,戰鬥卻異常激烈;沒有花前月下,幸福卻在心間。一艘艘“藍鯨”,在他們祝福的目光中,隱蔽水下、遨遊大洋。陳國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