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通”吃快遞企業,藏著怎樣的物流野心?

D丶Lei


“您好,馬雲,來取下您的申通快遞!”

“多少錢?”

“46.6億!”

3月11日,阿里用比較複雜的手法入手申通14%股權,作價46.6億,這是阿里巴巴自2015年以來第四次入股主流快遞通達系,圓通、百世(匯通)、中通、申通,僅剩韻達還未懷抱阿里大家庭,或者說,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韻達。

筆者曾轉述該頭條“2015年5月,阿里巴巴聯合旗下雲鋒基金戰略投資圓通快遞,當時持股約11%。2016年10月圓通快遞借殼上市,截至2019年1月4日,阿里巴巴系合計持有圓通快遞近17%的股份;在百世成立之初,阿里巴巴即有投資。百世2017年赴美上市時,招股書顯示,經過多輪投資,阿里巴巴已成為百世物流(百世2010年收購匯通快遞)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3.4%,菜鳥則佔股5.6%;2018年5月,阿里巴巴系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目前,阿里巴巴對中通快遞持股約8.43%,為其第三大股東”,可以說,阿里已初步完成在物流領域的佈局,從快遞業的買買買,到菜鳥網絡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絡”為目標的佈局,無一不展示著阿里對物流的野心——成為國內物流一哥,不僅有龐大的宏觀物流基礎數據,也可以滲透到具體一線的快遞上,完成線上線下雙重佈局,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綜合物流服務商。

在菜鳥網絡成立之初的2013年,大家就在猜測菜鳥的使命“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絡”究竟意在何方,當時的菜鳥回覆落腳點在兩處:一是菜鳥網絡一直在與大型電商進行們恰談合作事宜,二是菜鳥網絡要建巨型倉儲中心以統一未來物流的始發端。在2018年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宣佈隨著新零售加速,菜鳥也在為商家創新基於新零售的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包括在區域、城市、農村設立分層立體化的倉儲設施,面積已超過1000萬平米。在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土地上,“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要實現全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需要在各地佈局多個前置倉、分撥中心、樞紐中心——即在物流始端,圍繞巨型的倉儲中心協調調度快遞公司的資源,用大數據實現配送效率的最大化。

風險投資人呂曉彤:如果韓都衣舍要發貨從杭州到北京,可直接在阿里平臺上下單,阿里根據在線信息平臺顯示,申通的快遞員在周圍,則馬上給快遞公司申通發去指令,通知申通去收貨,而後申通將貨收到後必須按照阿里規定的時間送到阿里的中轉中心,此時阿里中轉中心數據顯示,圓通正有幹線車輛要發車到北京,則阿里通知圓通將韓都衣舍貨物裝上車送到北京阿里中轉中心,阿里北京中轉中心顯示順豐正在要去韓都衣舍那買家小區的周圍。所以阿里要進一步佈局物流網絡,擁抱各大快遞公司、參股而不控股、合作而不收購是最明智的選擇。

類似的例子,在京東華東區域已經部分實現。如果消費者在京東購買手機,以筆者所在地浙江為例,一臺蘋果iPhoneX“由京東發貨,並提供售後服務.在當天11:10前下單,預計今天(03月14日)送達”,這就是京東211限時達的速度,官方定義為當日上午11:00前提交的現貨訂單(部分城市為上午10點前),以訂單出庫完成揀貨時間點開始計算,當日送達;夜裡11:00前提交的現貨訂單(以訂單出庫後完成揀貨時間點開始計算),次日15:00前送達。截至2013年12月31日,211限時達已覆蓋全國40座城市。從某種角度來說,京東物流已在部分區域實現了阿里菜鳥的意圖。

那菜鳥的是否真的可以降費提速呢?仔細分析我們的網購下單流程,商品從下單直到我們收到貨物,有多少時間消耗在等待攬收和派送?保守估計普遍在30%以上(刨除雙十一等物流大節日),如果用菜鳥宣城的倉儲調度功能和驛站自取(菜鳥驛站目前最為詬病的也是這點),可以壓縮這段時間。另外,很多時候我們把快遞從A發往B,不同的快遞耗時可能也不一樣(路由、攬收、派送等節點不同),如果有一個統一的調度中心能根據實時數據,統一協調各個快遞公司的資源,匹配出一個最短/最優路徑呢?也許又節省了30%,也許更多,讓我們拭目以待。

至此,主流快遞公司(除順豐)已經徹底納入菜鳥網絡的大家庭,成為菜鳥大數據的貢獻者。只能像富士康一樣從節省成本的角度實現創收,因為入口和出口都是菜鳥的了,自己只能好好跑腿——阿里之後,再無電商。創業的最好模式是快速崛起,迅速形成行業壁壘,無論是資本壁壘還是技術壁壘。菜鳥網絡一旦最終將國家智能骨幹網建立完畢,阿里巴巴就將對其他電商平臺形成巨大的優勢,無論以後阿里是否開放(實際上是肯定會開放的)這個物流網絡,此舉都扼住了其他電商平臺的咽喉——物流。關鍵是,這道牆幾乎是無法被打破的,除非動用國家力量,我想幾乎不會有第二個公司有如此實力去實現另一個“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即使真的有,想在菜鳥網絡已經建立的巨大優勢中存活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欲知更多物流領域知識,煩請關注頭條號:物流觀察員


物流觀察員


3月11日,申通快遞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德殷投資及陳德軍、陳小英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簽署《框架協議》,控股股東德殷投資擬新設新公司A和新公司B,新公司A持有上市公司29.90%股份、新公司則持16.10%股份而,阿里巴巴將獲得新A公司49%的股權,支付對價為人民幣46.6億元。目前,新公司A和新公司B尚未設立。據悉,阿里此前曾投資中通、圓通、百世快遞。


包圓了線上到線下消費的流程,沒有和你對著幹的環節,還可以提升整體服務,一切都把控在自己身上不是很穩妥嗎?另外物流作為一大產業,背後利潤也很可觀,阿里有電商的基因在,發展物流也是一大機會。


紫鳥數據魔方


不是野心,是整合。將來您就知道馬雲出發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