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面向未來的“互聯網+教育”

■“發展‘互聯網+教育’”系列評論之一

編者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這是對互聯網在教育改革發展中所起重要作用的高度肯定,併為今後“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定下了基調,指明瞭方向。從今天起,我們將從打造面向未來的“互聯網+教育”、“互聯網+教育”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互聯網+教育”有助於打造學習型社會等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敬請關注。

當前,以“互聯網+”為主要特徵的新一代技術革命,正在推動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邁向信息社會。“互聯網+”作為推動社會變革轉型的重要技術力量,也必將是驅動教育發展的要素和動力,必將對未來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對此,《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作出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將以“互聯網+”為主要特徵的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面向信息社會的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

面向未來的“互聯網+教育”,重點在於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知識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跨界融合、精準高效的教育服務業態,推進審慎包容、分佈協同的教育治理方式變革,對傳統教育生態進行重構。在“互聯網+”的作用下,學校還在,但不再是單一的物理學習空間,而是穿越社會生活邊界、區域邊界、學科邊界,以廣義的教育服務資源供給,精準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終身化教育需求的大平臺;班級還在,但會演變成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所有參與者充分互動的學習場域;教師還在,但不再只是知識傳授的主導者和促進者,而是教學變革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信息技術的應用者和推廣者、學生成長的激勵者和陪伴者。

在“互聯網+”的催化作用下,知識的載體將不再是書本那麼簡單,各類數字學習資源(音頻、視頻等)、各類電子數字產品(平板、手機等)、各式學習方式(遊戲化學習、翻轉課堂等)將有機結合成新型教育融媒體。“互聯網+”將作為內生變量在教育領域內打破虛實邊界、擴大有效供給、整合學習資源、把準學生需求、促進角色轉變、提升教學品質、深化制度變革,進而推動整個教育生態的解構與重構。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混合智能、腦機接口、認知心理學等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各種智能感知設備和技術無處不在。師生的身體、行為、性格、精神能被更全面地感知,情境、教學、學習、教務、管理、測評、社交都能被更全面地記錄,校園物理環境、教室教學環境、網絡學習環境充分融合,將實現從環境的數據化到數據的環境化、從教學的數據化到數據的教學化、從人格的數據化到數據的人格化轉變。在這一轉變之下,各種信息技術工具產品能夠成為領導的智能高參、教師的智能助手和學生的智能學伴,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提供精準高效的教育服務。

同時,“互聯網+”正在消解課上課下、校內校外、區域之間的時空界限,拓展了知識產生、傳播和獲得的渠道,將功利學習、學段學習延展成自發學習、終身學習。不僅如此,“互聯網+”還將進一步促進優質的教師智力資源、數字教學資源和社會信息資源從教育“高地”向“窪地”精準、高效、可持續地流動,向農村、薄弱學校、貧困地區、困難群體傾斜,不斷消弭數字鴻溝、知識鴻溝,努力實現包容、平等、有質量的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目標。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做的是緊跟科技發展趨勢,把握教育發展規律,讓“互聯網+教育”的未來觸手可及、更加可期。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10日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