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面前,每個人都是弱勢群體

醫療面前,每個人都是弱勢群體

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多半繞不過三鹿。那年頭大眾品牌遠沒有現在那麼多,平日接觸的也只限於沒有英文字母的奶制飲品。喝多喝少,全我媽說了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不想吃飯就不吃了,不想喝水就不喝了。一瓶衝好的奶粉,沒大人看著,感覺能喝一輩子。辨識度和自制力根本滿足不了社會生活,所以父母勞心勞力時踢時打,生怕一不小心掉進壞人的圈套。

十幾年後上高中,那時已斷奶很久,住校。不想吃的從來不吃,為所欲為,誰都控制不住。可好笑的是,雖然山高皇帝遠,不用再被強制灌輸一些不喜歡的東西。唯獨吃沒落下,幾乎什麼都吃。餓呀,記事起就沒那麼餓過。煎餅果子一口氣能吃兩個,而且沒有基本的財務觀念,生活費往往堅持不到一個月。有次月末,囊中羞澀又飢腸轆轆。正好我媽來學校看我,手裡提著一箱酸奶,草莓味的。頓時感覺世界都亮了,沒什麼能比一箱酸奶更能拯救自己那“孱弱”的身體。人變了,奶也變了。後來我媽把三鹿換成了蒙牛。理由很簡單,三聚氰胺。一大片襁褓小兒,被毒奶粉撂倒,去醫院做身體檢查的嬰兒排成長龍。

我媽在憤世嫉俗的同時跟我說:“呦,好在你斷奶了,好在現在是奶粉有問題,不是你喝得酸奶有問題。這幫喪盡天良的奸商,xxx。”

最近遠方朋友朋友圈曰:“好在我沒孩子,好在我沒有寵物。小孩子都不放過,xxx。”

很可惜,我養貓。而且貓怕水、天熱,洗澡被抓是常態。

疫苗出事兒後,我去了當地防疫站問打過疫苗的牌子。醫生說的牌子早忘了,好在不是長春生物。

極其諷刺的劫後餘生:

好在你不是孩子,好在你不是父母,好在你不愛小動物。這裡面莫非隱藏一個當代人對生活的悲涼態度——希望自己不是人呢。

成年人不像小孩子一樣任人宰割,但這個社會總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行業。比方,醫療安全、食品安全。在這樣的行業面前,眾生平等、窮富無差。成年人和小孩子沒有區別,父母能給你選擇打什麼疫苗,但絕不可能知道這疫苗到底有沒有用。當然,那些始作俑者是知道的,他們可以安逸穩妥的養孩子、養小動物、當人。也許,維持生命的只有健康。但維持健康的往往需要很多我們認為根本掛不上鉤的東西。比如,良心、道德、制度。

孩子相信父母,父母又該相信誰?

請救救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