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除了黑鳥,飛行博物館裡還藏了很多好東西。

The Great Gallery裡有一個新開設的阿波羅展廳,陳列了很多珍貴的航天器實物和模型。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美國航天計劃早期運載火箭1:72模型,從左到右:土星5號(“阿波羅”登月計劃)、大力神II(“雙子座”計劃)、宇宙神(“水星”計劃)、土星1B(用於“阿波羅”計劃初期近地軌道測試)和紅石(“水星”計劃)



其中最引入矚目的是兩臺土星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級的F-1發動機實物。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完整的一臺是土星五號的備份發動機,點火後將在168秒內燒掉400噸液氧和煤油推進劑,單臺推力達到690噸。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旁邊還有一個F-1發動機燃燒室的殘骸,來頭更大 -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臺使用過後又被打撈起來的運載火箭第一級發動機實物(採用可回收設計的X-Space獵鷹火箭不算)。它來自阿波羅-12號,於1969年11月14日發射升空,第一級燃燒完畢後脫離墜入卡納維拉爾角外海4200米深的大西洋底,直到2013年3月19日被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組織的探險隊用水下機器人成功打撈上岸,重見天日。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被發現時沉睡在大西洋底的發動機殘骸

應貝索斯的請求,NASA將這具發動機殘骸捐給了亞馬遜總部所在地的西雅圖飛行博物館。除了回饋家鄉,更主要的是為貝索斯自己的太空公司 - “藍色起源”(Blue Origin)造勢,它正雄心勃勃地研發新型火箭發動機以取代美國目前過分依賴的俄羅斯發動機。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貝索斯在發動機捐贈儀式上講話,背後就是打撈起來的發動機部件。

今年4月29日,“藍色起源”在德克薩斯再次進行了無人試飛併成功實現火箭的垂直回收 - 就是下圖這個長得像啞鈴的胖子。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登月車工程樣車,由波音製造,被用於阿波羅15、16、17三次登月任務。

這輛看上去就像樂高玩具一樣的簡陋車輛配備了當時的最高科技:計算機導航系統、便攜攝像系統可以通過衛星將彩色視頻信號傳輸回地球、輕質車身可以承載車重四倍的載荷。

第一次近距離觀看才發現它的輪胎是用金屬網編織而成的,以儘可能地減重,增強對粉塵狀月壤的抓地力,並避免月球表面的劇烈溫差(-156℃到121℃)對普通橡膠輪胎的影響。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阿波羅指令艙實物,這是北美航空公司生產線上製造的第一座指令艙,供NASA進行測試和訓練:它在加州進行了衝擊和聲學測試,也在墨西哥灣進行過落水衝擊和漂浮試驗,登月宇航員成員組在上面進行過大量水上救生訓練。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阿波羅登月艙上升級,由格魯曼公司製造。阿波羅登月艙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太空飛行器 - 依靠自身動力全程在真空中自主飛行。在降落階段,下降級和上升級作為一個整體軟著陸在月面上,任務完成後下降級作為發射平臺把上升級發生升空,返回繞月軌道和指令艙/服務艙聯合體匯合,宇航員回到指令艙後,上升級即脫離被放棄。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登月艙整體縮比模型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阿波羅17號留在月面上的攝影機拍攝的上升級發射實況

為了儘量節省重量,兩位宇航員在上升級中甚至沒有座椅,就站立著工作,上升級的金屬蒙皮厚度也被減少到了最小。不過這個上升級並不是實物,而是作為一項研究計劃,由藝術家Steven Brower花費幾年功夫復刻的一個模型。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月艙下降階段的互動飛行模擬遊戲,可以用搖桿控制下降速度和側滑角度。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所以操控手感和地球上的日常體驗完全不同。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阿波羅1號艙門實物。1967年1月27日在一次阿波羅-土星204(AS-204) 任務的地面例行測試中,指令艙因電路故障發生大火,三名宇航員在17秒內喪生,這是NASA歷史上第一起太空悲劇。

事故的起因是多方面的:電線絕緣層剝離、乙二醇管路洩露、艙內充滿100%純氧、尼龍制航天服阻燃能力不足,但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原因就是上圖的這扇艙門。它被設計為向內開啟,以利用艙內氣壓增強密封性能,而且開啟艙蓋的程序需要宇航員手動解除超過12個門栓,就是圖中木板上的那個L字型的把手。事故發生時艙內氣壓在幾秒鐘內就上升到內外都無法開啟的程度。艙外救生員花費了五分鐘才打開艙蓋、控制火勢。

整個阿波羅計劃因此暫停重新設計,這個艙門也被改為向外開啟,在地面狀態可在10秒內打開。事後AS-204任務被追授為阿波羅1號。



除了黑鳥,The Great Gallery的大廳裡還有很多名機展出。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這架F-4C“鬼怪”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在F-4總共5195架的興旺大家族裡,F-4C的生產數量不算多,只有583架。它是鹽水雞上岸的第一個空軍型號,外觀和海軍的F-4B幾乎一樣:保留了粗壯的著艦鉤、外翼摺疊機構、彈射連接點和圓鈍的雷達罩,所以理論上它仍然擁有航母操作能力,這在美國空軍作戰飛機裡是非常罕見的。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著艦鉤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可摺疊外翼,在狹小的越南前線機場,F-4C經常摺疊機翼以節省空間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不過內在的改變還是很大的:海軍的軟管加油改為空軍的硬管加油,加油口移到了機背前部;機載電子設備全部換為空軍標準系統;採用低壓寬胎替換航母用的高壓輪胎,以至主起落架艙的上下機翼表面都鼓起一小塊。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F-4C的典型外掛是4枚“麻雀”+4枚“響尾蛇”+8枚750磅炸彈,掛載能力強大,但沒有固定機炮,只能應急掛載機炮吊艙,會導致飛行性能嚴重下降。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這架F-4C製造於1965年,曾在越南擊落過三架北越的米格-21。越戰期間F-4C總共只擊落過21架米格-21,這架飛機獨佔了其中的1/7!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即使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這款50年前生產的戰鬥機加工工藝還是非常精湛的。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從這個角度看,F-4的機尾和B-1轟炸機極為相似。



在F-4的旁邊還停著一架F-8“十字軍戰士”,五、六十年代美國海軍小甲板航母上的標準艦載戰鬥機,A-7攻擊機的表哥,也是美國最後一種以機炮為主要武器的戰鬥機,空戰機動性能超過F-4。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這是一架F-8的原型機XF-8A,因此機頭裝備著粗大的測試空速管。它於1955年3月25日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首飛,在航空史上首次實現首飛即突破音速,隨後還打破多項航空速度記錄。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和離經叛道的F5U“飛行薄餅”以及F7U“彎刀”艦載戰鬥機相比,同樣由沃特公司設計的F-8中規中矩。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其最大的亮點是採用了“可變安裝角”機翼。F-8的整副主翼後部通過鉸鏈與機身相連,前端可以由液壓裝置頂起。在航母起落階段,機翼安裝角能夠增大7度,提高低速操控性能,並給予飛行員更佳的著艦視角。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F-8的減速板安裝位置比較特殊,位於機腹主起落架艙前,而且面積非常巨大。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機翼摺疊機構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著艦鉤


西雅圖飛行博物館巡禮(3)- 室內展廳(上)


1964年兩架F-8準備從企業號上彈射起飛的場景

剛開新號,所以還不能標註原創字樣,原創不易請多多指教,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