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紅樓夢》這部偉大的著作,自從問世以來就爭議不斷,比如說關於誰是作者的這個問題就有不同意見,現在比較統一的書法就是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寫的,而後四十回是高鄂續寫的。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死應該是讓“紅迷”們最傷感的一個情節,在高鄂的續書中,林黛玉是因為中了王熙鳳等人設計的調包計,在寶玉迎娶寶釵的當日“焚稿斷痴情”,最後憤懣而死的。

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是一本用密碼寫成的書,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的3處伏筆和脂硯齋批語,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林黛玉並不是在寶玉和寶釵成婚之日憤懣死去的,而是沉湖了!

我們且來看《紅樓夢》前八十回當中設置的3處伏筆:

伏筆一,林黛玉的住所和她的別號

我們都知道,林黛玉在大觀園的住所是修建得最好的瀟湘館,連賈母都說這瀟湘館就是比別處好,可見林黛玉住的這個地方是很別緻的,而林黛玉在大觀園詩社裡的名字叫做瀟湘妃子,請大家注意這“瀟湘”兩個字,古書上記載說舜是一個很有能力且禮賢下士的一個人,他繼承了堯的位置,有一次他外出巡查,很不幸就死在了巡查的路途當中,他有兩個妃子,我們知道就是娥皇和女英,他們去尋找舜,得知舜已經死去的消息,她們悲痛萬分於是就大哭,眼淚就濺到竹子上,這竹子被眼淚濺到就留下了很多斑點,這竹子也就是我們後來叫的斑竹,也就是瀟湘竹,最後這個娥皇和女英也是沉湖了,沉於江湖之間,伴隨著舜而去。

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曹雪芹用瀟湘館和瀟湘妃子分別來代稱林黛玉的住所和他的別號,是不是在這裡埋下伏筆:林黛玉也普通娥皇女英那樣沉湖而死呢?

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伏筆二,黛玉,湘雲聯詩

一箇中秋之夜,賈母主持大家共聚一處,但是大家都各有各的心事,彷彿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賈府已經顯出即將衰敗的跡象了,黛玉和湘雲來到湖邊的亭子裡,趁著如水的月光,聯起詩來,湘雲說的的“寒塘渡鶴影”,林黛玉則說“冷月葬花魂”,這雖是林黛玉一貫的作詩風格,但是細品卻大有文章,林黛玉曾經那樣充滿儀式感地去葬花,並且做了《葬花吟》,其中“明媚鮮研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隨花飛到天盡頭”“質本潔來還潔去”等句讀來句句傷感,而林黛玉不就是將花比作自己麼?自己死去不就是花魂麼?由此看來,林黛玉是不是也在一箇中秋之夜,沉湖而死了呢?

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伏筆三,王熙鳳生日,寶玉缺席

在《紅樓夢》四十四回當中寫到了由賈母牽頭,尤氏操辦著給王熙鳳過生日,然而這一天本應到場的賈寶玉卻不見了,她到哪裡去了呢?她自稱她自己去北靜王府了,其實他是和茗煙去了水仙庵,去祭拜金釧兒去了,因為金釧兒的死是因為他的,是他同金釧兒拉拉扯扯被王夫人看見打了金釧兒還攆了她出去,金釧兒不堪恥辱,賭氣投井了。

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應該說金釧兒的死寶玉是脫不了干係的,所以他心裡一直很內疚,所以趁著王熙鳳生日大家沒有注意到他的時候,他和茗煙悄悄出去祭拜金釧兒去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一天也是金釧兒的生日。這些都不打緊,主要是在這次生日會上點了一齣戲叫做《荊釵記》,大概的故事內容是戲的主人公王十朋到江邊去祭奠一個人。而林黛玉接下來說的一番話頗有意味,林黛玉說:

這王十朋也不通得很,你不管在哪裡祭一祭便罷了,必定要跑到江邊做什麼?俗話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你看寶玉也是去江邊祭拜金釧去了,況且這金釧兒的死也和水有關,這林黛玉的這一番話也許就是讖語,或許曹雪芹設下的這個伏筆從黛玉口中說出,黛玉的死也許也是和水有關了。

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脂硯齋批語,元妃省親

我們知道,研究《紅樓夢》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資料那就是脂硯齋的批語,很多曹雪芹的原意和《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情節都可以在脂硯齋批語裡找到。比如脂硯齋在元妃省親所點的戲曲上就寫下了批語暗示林黛玉之死,元妃省親時一共點了四處戲,其中一齣戲是《牡丹亭》,裡面的唱詞是:

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殘生今夜雨中休,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這裡的玉芙蓉其實就是荷花,湖中之物,這裡也提到了中秋之夜,提到了月亮,更重要的是脂硯齋批語說這出戏伏的是黛玉之死!這是不是說明黛玉也是在一箇中秋之夜沉湖而去的呢?而且脂硯齋還說,這四處戲暗示的都是書中大過節大環境之處,黛玉之死不就是書中大過節大關鍵之處嗎?

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通過這些細節,我們不難看出,曹雪芹的《紅樓夢》就是一部用密碼寫成的書,他寫的每一筆,每一個人物,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或是照應,或是伏筆,一字一句都不能刪減的。

通過以上3處伏筆和脂硯齋的批語,或許林黛玉就是在中秋之夜沉湖而死,並非是高鄂續書裡寫的“林黛玉焚稿斷痴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林黛玉也並不是因為“金玉良緣”的結合憤懣而死,而是淚盡沉湖而死!

根據《紅樓夢》前八十回三處伏筆和脂批,林黛玉並不是憤懣而死!

感謝大家閱讀,我是鐵匠論書,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