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炒油”鉅虧引爆輿論

2018年最後兩個證券交易日,一則“中國石化暫停兩高管交易權限或因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公司(下稱“聯合石化”)發生原油交易鉅額虧損”的消息引發市場極大震動,導致中國石化股價突然“閃崩”,兩天之內在A股和港股兩個市場市值蒸發了681億元,目前中石化官方並未給出具體損失金額,但有業內傳聞虧損額或達十億美元之巨。年末中石化的這一顆“巨雷”引爆了輿論,其中有三大焦點最受關注。

關注一:在資本市場股價“閃崩”令股民“石化”,市場擔憂未來業績風險。中國石化股價“閃崩”讓不少投資者“被埋”,這種影響可能繼續打擊資本市場。同時,虧損金額還對業績產生直接影響。

根據中金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中石化2018財年業績將不及預期,這不僅因為子公司聯合石化的交易損失,還因為庫存上出現的鉅額賬面減值。中金預計其2018年10月到2019年1月庫存減值可能約150億元。假設這150億庫存虧損將是未來真實虧損,那麼就相當於中石化218年前三季度(淨利潤599.8億元)四分之一的淨利潤打了水漂。而隨著油價下降、庫存損失,以及上游板塊在年底可能出現減值等因素,中國石化後期業績也可能很不樂觀。

在當前業績非常敏感的市場環境,後期業績面臨風險很可能提前在股價上得到反應,那麼中小投資者從中國石化上“薅羊毛”的願望可能就要“涼涼”了。

關注二:中石化到底虧損多少?高盛“專坑”國企?此次曝出的“虧損”,中石化官方仍未給出具體金額,但有業內傳聞虧損額或達十億美元之巨。而導致此次傳言的鉅額虧損的原因是在70多美元看多原油,高盛是背後的推手。儘管高盛回應否認了坊間的相關傳聞,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高盛是中石化的期貨交易顧問。多年前,中航油也採用了高盛看漲油價的策略導致鉅虧,聽起來,高盛好像是來“專坑”中國國企的。當然,高盛要想自證清白,不妨將提交中石化的分析報告公佈出來。

關注三:國企溫室是此次中石化離奇鉅虧的罪魁禍首。有媒體報道指出,在我國,無論是政策還是民間,都更加“偏愛”國企,是“高大上”和“鐵飯碗”的象徵。而在這些企業中,對於市場行為並不敏感,一些高管更加因為擁有“鐵飯碗”對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不計風險,“膽大路野”,出現了巨大損失則讓政府和人民買單。此次無論是此次中石化還以往國企出現的問題都暴露出企業對市場判斷不足,高管權力過大、缺少監管的弊病。那麼,國企如何在藉助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工具時降低風險,專家指出,從監管角度而言,國資委必須切實履行監管職責,確保監管到位,督促企業健全金融衍生品交易風險預警機制,指導企業及時進行止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