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莎·梅推遲脫歐至3月29,在接下來一個月中,英國會向著脫歐有什麼樣的進展?

千千若若


從2016.6.23日脫歐公投至今,英國脫歐已經開始進行了32個月了!特蕾莎梅首相又多次拒絕英國進行二次公投,經過艱苦談判的脫歐協議,在英國議會又受到否決,同時特蕾莎梅首相領導的保守黨有經過了不信任投票的煎熬,眼看與歐盟“離婚”的協議到2019.3.29日就要生效,但是與歐盟談判的協議英國議會不批准,讓特蕾莎梅首相里外不是人。



在最後的一個月裡,特蕾莎梅首相還怎麼做呢?

本來英國是工黨執政,北非中東地區的的難民潮衝擊著歐盟大地,讓歐盟應接不暇。卡梅倫首相為了拒絕歐盟安排難民,不願意承擔責任要挾歐盟要脫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公投,結果以微弱多數通過了。卡梅倫大意失荊州,自己也被自己玩下臺了。


上臺的特蕾莎梅首相當然是支持脫歐的保守黨,但是與歐盟談判的協議,也不能獲得議會的批准。本來於2.27日英國議會在通過一次英國政府與歐盟的分家協議,但是特蕾莎梅覺得上次失敗投票到現在,協議沒有經過大的修改,茫然投票沒有意義,所以決定與3.12日在舉行議會投票。

反對的工黨認為,如果3.12日議會不批准,那麼距離脫歐只剩下17天了。那麼意味著英國沒有時間與空間和歐盟27個成員國協商;意味著英國到3.29日,完全是“裸奔”,~無協議脫歐!所以特蕾莎梅首相的修改時間的做法,其實就是用時間壓制反對黨的發難,逼迫反對派就範。


是啊,英國政府與歐盟談判脫歐的協議議會不批准,英國政府談判就是空轉;議會通過了,當然就是有協議的脫歐。只是英國特蕾莎梅政府面臨許多困境,每走一步就很難。作為美國的核心“五眼國家”,英國一定在美國的支持下,艱難前行!


錦繡中華一捧土


英國人自打英法百年戰爭被法國打得失去了在歐洲大陸存身之地後,就開始把主要發展方向放在通過海洋去別得大陸開疆拓土。而對歐陸採取所謂的制衡政策,誰強就聯合別的歐洲國家一起打壓誰,可以說英國是歐洲最大的攪屎棍。(而英國的判逆兒子美國玩的也是這一套)

後來英國因為美國這個判逆和法國、西班牙丟掉了富饒的北美十三州,於是日不落帝國帝疆域開始縮水。但不耽誤英國在歐陸充當攪屎棍的角色,組織反法聯盟、一二戰中於法國聯手打壓德國。然而,恰恰是兩次世界大戰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都讓英國的判逆兒子得利,而英國自己糊里糊塗得赤膊上陣,二戰後徹底把殖民也賠得乾乾淨淨,最後只象徵性保有了名義上的所謂英聯邦。美國大兵在二戰後就再也沒有離開歐洲,英國自己也淪為了美國的附庸(現在英國也仍然有五個美國空軍基地)。

冷戰以後,在法德主導下歐洲加快了一體化進程,成立歐盟、形成了歐元區、成立歐洲軍團。於是英國人就是不加入歐元區、又開始試圖脫歐。部分英國人實在是忘不了大英帝國的輝煌,又想開始玩歐洲制衡策略。

然而,這部分英國人恰恰沒想明白從一戰開始,就是美國在玩歐陸局勢,而不是英國在玩。一戰後,英國為了打壓法國就跟著美國一起支援德國經濟振興,結果把自己玩得就剩下一口氣。現在的英國比一戰後差得遠了,還仍然妄想當棋手玩制衡歐陸的遊戲。就不看看自己現在是什麼破落戶的位置!自己都是美國附庸有那實力玩麼?

好吧,也許這部分英國人是寧肯當美國的附庸,也不願意當統一歐洲的一員。然而畢竟不是所有的英國人都願意跟著美國而不願意融入歐洲。

認真來說,大英帝國不可能再回來了,英國人現在仍然當歐陸攪屎棍無非是認為跟著美國目前最強大的國家利益更多罷了,哈可不是麼當大戶人家的家奴安逸啊。


史可見證


非常困難了,保守黨遇上了執政危機,議會中支持脫歐與反對脫歐,較量了二次,仍然無果,無法形成多數,無法統一。

並不是因為不想脫離歐盟,但歐盟開出的談判條款,讓議會多數無法接受苛刻條款。

英國梅姨想軟脫歐,也就是與現在關稅仍然留下來,其實就是各政黨根據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發。

其實從短期看,脫歐帶來的陣痛,與長期性相比較,英國應該敢於主動脫歐。

意大利歐豬五國遲早會有債務危機爆發出來,這些國家長期貿易不平衡,借債度日,長期不想還債,也不想緊縮,終將爆發出來。

難民潮問題遲早會發生衝突,斯坦化是必然,移民的生育率如此高,逐漸會替代原來的本國人,又因為宗教信仰問題,無法螎入社會。

經濟增長長期停滯不前,遲早會出大事,歐盟二十年時間,除了德國與荷蘭等少數國家受益外,其餘國家根本就沒有受半點益,相反被逐漸邊緣化。


隨雨飄渺


原來是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