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到底有什麼矛盾?他們是一個民族嗎?

365桌球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問題很複雜絕不僅僅是一個克什米爾問題。

首先是宗教問題

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國,但是與大一統的中華文明不一樣,印度歷史受到過很多次的外來侵略,而這些外來民族對印度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眾多外來入侵民族的民族中,雅利安人對印度帶來的影響最為深刻,他們在印度創建了印度教和種姓制度,印度教至今仍舊深刻的影響絕大多數的印度人。

除了雅利安人的入侵外,印度後來又遭到突厥人的入侵,突厥人建立的古爾王朝和後來德里蘇丹國,將伊斯蘭教傳入印度,結果印度又出現了眾多的穆斯林,而在16世紀印度再次遭到來自中亞的突厥化蒙古人的入侵,這次來的是帖木兒帝國的後裔巴布爾,他幾乎征服全印度,建立印度最後一個王朝莫臥兒帝國,由於莫臥兒帝國是穆斯林,因此莫臥兒帝國的建立,以為穆斯林在全印度境內統治了人數更多的印度教徒。而穆斯林和印度教的之間的矛盾則更為加劇。

莫臥兒帝國的建立意味著在全印度境內穆斯林統治印度教徒

這樣的兩種宗教勢力的互相鬥爭,直接影響到後來的印巴分治,1947年被英國徹底征服近100年後,英國終於允許印度獨立,但是面對印度國內穆斯林和印度教的之間的不斷的衝突,英國人給出的答案就是有末代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的成立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教的印度這兩個國家的“蒙巴頓方案”,這也是印巴分治的來源。

但是印巴分治並沒有結束衝突,兩個宗教群體之間的鬥爭,很快變成了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

其次才是克什米爾問題

“蒙巴頓方案”方案中除了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之外,還有一條就是考慮到英國殖民時代的印度各土邦的意見,這些土邦可以選擇自主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還可以選擇獨立。於是克什米爾的大君哈里·辛格就想要獨立。

可是克什米爾的大君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但是克什米爾的大部分人卻是穆斯林,他們當然是要加入巴基斯坦,於是正在哈里辛格猶豫不決之時。巴基斯坦的人穆斯林已經開進了克什米爾了,這些狂熱的穆斯林們要去解放克什米爾的穆斯林了,哈里辛格無力抵抗只得宣佈加入印度,並向印度求援,印度於是正式出兵克什米爾,去攻擊克什米爾的穆斯林武裝。

第一次印巴戰爭後克什米爾

其實這些穆斯林武裝不是巴基斯坦的政府軍,巴基斯坦甚至也不能夠完全控制這些武裝。但是很快巴基斯坦政府軍也介入克什米爾,於是乎第一次印巴戰爭在克什米爾開幹了,結果就是1948年印巴在克什米爾劃定分界線,兩國停戰,實質上瓜分了克什米爾。

之後由於克什米爾問題兩國有在1965年發生過全面戰爭,這次印度吃了不少虧。結果到了1971年印度趁著巴基斯坦內亂的時候,支持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獨立,於是肢解了巴基斯坦,這就是第三次印巴戰爭。

第三次印巴戰爭前的巴基斯坦領土還包括今天的孟加拉國也就是昔日的東巴

印度野心勃勃和外來大國勢力介入也是兩國衝突不斷的重要原因

印巴分治後,印度的野心開吃膨脹起來,不斷對周邊國家提出自己的領土和政治野心,比如印度建國吞併了錫金、吞併了葡萄牙在印度的屬地果阿,法國在印度的屬地等等,而對於整個克什米爾印度也勢在必得。

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別建國後,巴基斯坦一度和美國、英國關係不錯,而與蘇聯關係不睦。甚至巴基斯坦還一度加入了美國主導的“中央條約組織”,而印度正好相反,印度與蘇聯交好。於是印巴在一段時間內也成為美蘇勢力博弈的代表。

所以巴基斯坦在一段時間內裝備著大量的美製武器比如著名的F84佩刀戰鬥機和F4鬼怪式戰鬥機等,時至今日,巴基斯坦最好的空軍戰機仍舊美製F16,而巴基斯坦飛行員也是師承美國,保持了較高的素質和水平。而印度則成為蘇聯武器的主要市場,裝備著大量的米高揚系列戰機和T系列坦克。知道第二次印巴戰爭的時候,巴基斯坦在關鍵時刻被美國拋棄,巴基斯坦才是轉向和中國交好,併成為中國武器的主要裝備國。

至今F16仍舊是巴基斯坦的最好戰機


所以影響印巴兩國的重要因素是宗教問題、領土問題,以及相關問題引發的彼此之間的仇恨和敵視,而兩國都是以宗教為紐帶的國家,相比較之下兩國都是多民族國家,兩國之間的民族矛盾並不是主要的。


大東北的小豆包


說清印度與巴基斯坦仇恨,應該從歷史上看,印度的前皇朝,莫臥兒帝國,是有蒙古,突厥的後代建立的。

莫臥兒皇朝因為是外來政權,所以開始了種性制度,波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蒙古,突厥當然是上三族,上等人,印度原住民,除少部分曾經王族與支持建國的人,變成吠舍,大部分都是平民,賤民。

英帝國打敗了王朝,打擊了原有王朝上三等人,讓原來的印度中等人變成了上等人,開始統治曾經的上等,平民與賤民基本上沒有變,一直到英帝國衰落,原來的莫臥兒子孫不服,開始爭取權力,在國父真納領導下,終於建立自己的國家,巴基斯坦,由於子孫後代都已經是穆斯林,所以建國時按宗教聚集地區劃分,東巴(孟加拉國)巴基斯坦。

原住民都是印度教,人多,地方大,變成了今天的印度,也是在國父甘地的努力下,爭取了印度完全獨立。

今天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其實基本上都是穆斯林,應該劃給巴基斯坦,但印度不同意,所以才有衝突,加上印度認為,壓根不應該有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存在,印度偉大理想就是消滅他們,成立大印度聯邦,印度洋地區大國,強國。

所以今天為此,兩國一直算交戰國,經常發生衝突,加上兩國又是核國家,更加不害怕彼此。。。


www錢眼觀世界


這牽扯到一個印巴分治的問題,而且非常複雜。


首先是宗教問題,你們在印度看過這個吧

這個是泰姬陵,印度非常著名的建築。但是這個建築不是印度教徒建的,而是穆斯林建的,是在莫臥兒王朝時期建立的,莫臥兒王朝是帖木兒的後代,信仰伊斯蘭教,但是在印度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印度教一直很不爽。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離,核心因素就是宗教。

這是一個年邁的被遺棄的穆斯林夫婦和他的孫子在路邊,大篷車已經過去了,這名夫婦已經筋疲力竭。

一個老錫克教徒的男子和他的妻子徒步旅行,長途跋涉。


其次就是印巴分治。印巴分治導致大量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被互相驅逐,引發的仇殺是駭人聽聞的,英國人劃了一條雷德克里夫線,這個線的名字叫雷德克里夫,其實是倫敦的一個律師,這條分割線直到獨立當天才公佈,導致極大的混亂,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區的穆斯林逃亡到伊斯蘭區,居住在伊斯蘭區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逃到印度區,大規模人口流動引發極大的混亂,教徒和教徒之間互相仇殺,50萬人喪生,1200萬人無家可歸,上面的圖就是當年的教徒的大遷移,埋下了後來印巴紛爭的禍根。


第三就是克什米爾地區。英國搞印巴分治的時候,給了當時的土邦三個選擇,要麼加入印度,要麼加入巴基斯坦,要麼獨立建國。當時的克什米爾土邦的王公不想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應該獨立,但是問題在於王公是個印度教徒,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因此當時王公大臣認為如果克什米爾獨立,那麼不是被印度吞併就是被巴基斯坦吞併,後來果不其然,克什米爾地區衝突不斷,印度和巴基斯坦輪番上陣,這個地區到現在還是紛爭不斷。


實際上印巴的問題本身是後殖民的問題,是英國殖民者留下來的惡果,在當年的大英帝國統治下,幾乎每一個地區都或多或少的留下這種紛爭,比如說巴基斯坦地區的巴基斯坦人和猶太人的紛爭,阿富汗地區留下的杜蘭線,導致同為一個民族的普什圖族一分為二,到現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依然有紛爭。


李建秋的世界


原來是一個民族,不過由於宗教信仰不同加上印度教一家獨大,穆斯林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遂提出了“兩個民族”理論,最終印巴分治,出現了印度教徒佔多數的印度和穆斯林為主的巴基斯坦兩個國家。

這個得從巴基斯坦的國父真納說起,在1940年,世界正在飽受二戰之苦時,真納系統性地提出了“兩個民族理論”,該理論認為在南亞這片次大陸上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族,這兩個民族的信仰和習慣完全不同,為了避免衝突,也為了避免人口相對較少穆斯林受到印度教徒的侵害,應該給予這兩個民族各自單獨的祖國,意即分治為兩個國家。

以此為理論指導,穆斯林們逐漸強化了自我的民族認同,在真納的領導下為籌建自己的國家而奮鬥,或流血或和平,不一而足,在這一過程中,與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的印度教徒漸行漸遠。

當然,佔多數的印度教徒,尤其是印度教精英階層,非常不認同兩個民族理論,在尼赫魯等人看來,不論是印度教徒還是穆斯林,都是一家人,無非信仰不同而已,但是無力挽回穆斯林日漸強大的離心傾向。最終,當英國人退出南亞之時,也尊重了這種民族認同分裂的現實,尊重了真納的兩個民族理論,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各自建國,也就有了後來的“印巴分治”,最終將兩個民族理論變為了現實,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出現在世人面前。

但是,好幾百年的盤根錯節,互相共生,兩個民族理論基礎上產生的兩個國家並沒能解決相互糾纏在一起的問題,那生活在印度教主體地區的穆斯林怎麼辦?穆斯林之中的印度教徒又怎麼辦?本來相安無事,即使不是一家人也至少是好鄰居,但現在突然不是一個民族了,突然有了各族的祖國,原來不是一家人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怎麼辦?殺!殺!殺!於是敵視情緒驟然而其,於是滅絕性屠殺驟然發生,既出現了印度教徒整村屠滅穆斯林的暴行,也出現了穆斯林大面積沒啥印度教徒的慘像,倖存的人們不斷向著自己新產生的祖國逃難,這種遷徙和逃難的規模是百萬級的。這種相互仇殺,為雙方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當然,還遠不止於此,英屬印度時期,南亞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權,除了英國直接控制的地區,還存在大量的土邦,獨立之後按主體民族就近或歸併入印度,或加入巴基斯坦,但是有至少兩個特例,還是大型特例,一個是海得拉巴,這個地區印度教佔主體,但是土邦的王公是穆斯林,由於在印度內部,在印度的強力之下,最終歸了印度。巴基斯坦雖然不爽,也沒辦法。另一個就是舉世聞名的克什米爾,該地位於印巴之間,同時這個地方與海得拉巴相反,穆斯林佔多數,但是王公卻為印度教徒。按照海得拉巴的情況,印度教徒佔多數歸了印度,那克什米爾既然穆斯林佔多數,那就歸了巴基斯坦好了。但是,印度這個時候向世界充分展現了什麼是雙重標準,當巴基斯坦逐漸收攏克什米爾的時候,印度教王公逃亡印度,為了自保要加入印度。印度一看,好機會,迅速出兵,與巴基斯坦兵戎相見,於是乎第一次印巴戰爭打響,最終,雙方誰也沒壓倒誰,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各分了一部分,巴基斯坦份分了五分之二,印度得了五分之三,而且還都是好地方。但是雙方誰都不服,之後又發生了第二次,第三次印巴戰爭。克什米爾狀況依舊,雙方依舊認為自己擁有全部克什米爾,但是事實上只能各佔一部分。

教派屠殺、領土的紛爭和戰爭的仇恨構成了印巴的主要矛盾,如果有一個最主要矛盾的話,那就是領土糾紛,再具體點就是克什米爾爭端。這個問題,以前沒有解決,現在解決不了,未來呢?難,難於上青天,是一個死結,也註定了印巴兩國會長期敵視下去,至於第四次印巴戰爭,現在不會發生,未來呢?難說,如果真打起來,那必定是在克什米爾。


北玄武


克什米亞問題的由來

克什米爾地區現有人口約有1300 萬,其中穆斯林佔78%,印度教徒佔20% ,其餘是錫克教徒和佛教徒。克什米爾歷史文化悠久。在古代印度教神話中,這是一個眾神聚集之地。6世紀至14世紀,克什米爾一直是印度教的一個王國,此後逐漸為穆斯林王朝所統治。16世紀末阿克巴把次大陸的這部分變成了莫臥爾帝國的屬國。19世紀後,克什米爾和現在的印度及巴基斯坦都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由於1947年英國撤離印度大陸時炮製的“蒙巴頓方案” 對印度各土邦的歸屬未做任何法律規定,只是提出一些所謂原則:“在英國移交政權後各土邦在實際上成為某種獨立的政治實體;土邦是否加入某一自治領應由土邦和自治領談判決定。”同一年,印度教佔主體的地區成立印度國,伊斯蘭教為主的地區成為巴基斯坦國。兩國都聲稱對巴基斯坦擁有主權。而巴基斯坦內部,有要求加入印度的聲音,也有要求加入巴基斯坦的聲音,還有要求獨立建國的主張。為此,克什米爾成為印巴關係繞不開的絆腳石。

三次印巴戰爭

為了爭奪克什米爾的主權,印度和巴基斯坦大動干戈,發動了三次印巴戰爭。

第一次印巴戰爭

第一次印巴戰爭從1947年持續到1949年。由巴基斯坦首先向當時處於自治地位的克什米爾進攻,克什米爾軍很快被擊潰。克什米爾當局以加入印度聯邦為代價請求印度出兵。印度參戰後局勢馬上反生改變,雙方互有攻守。隨後聯合國介入調停並簽訂停火協議。

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喪失了其獨立,1949年生效的停火線實際上成為克什米爾的分裂線,巴基斯坦佔據克什米爾的2/5,印度佔據3/5。印度佔據克什米爾比較富饒、繁茂和人口密集的克什米爾谷。1956年這個地區成為印度的查謨-克什米爾邦。

第二次印巴戰爭

第二次印巴戰爭從1965年2月持續到1965年9月。戰爭從爭奪印度河入海口的庫奇蘭恩開始,由於傳說庫奇蘭恩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雙方都勢在必得。但是巴基斯坦很快取得優勢。印度不甘心失敗,決定棄庫奇蘭恩而不顧,另闢戰場,直接揮師進攻巴基斯坦的本土。

巴基斯坦措不及防,節節敗退。好在巴基斯坦還有空軍優勢,巴基斯坦的主力戰機為當時較為先進的美製F—86F“佩刀”式飛機和F—104“明星”式飛機,其中“佩刀”式飛機上裝備有AIM—9“響尾蛇”紅外製導空空導彈,而印空軍沒有裝備空空導彈。AIM—9“響尾蛇”導彈能夠在3000米外發射,是巴空軍的殺手鐧。憑藉其空軍上的優勢,巴基斯坦逐步扭轉局面。接下來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勝負。彼此國力消耗巨大,都無心戀戰,只好接受國際社會的調停,停火撤軍,回到1965年8月5日所在地區。宣佈不使用武力而是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

第三次印巴戰爭

第三次印巴戰爭從1971年11月21日到12月17日。1971年3月,印度通過了支持孟加拉國獨立的決議,1971年11月 ,印度在巴基斯坦內部矛盾激化的情況下,出兵東巴基斯坦。12月,戰爭進一步擴展到西巴基斯坦。印度利用巴基斯坦國內矛盾、憑藉蘇聯提供的蘇式武器優勢和靈活多樣的戰術,在東巴、西巴兩個戰場都大獲全勝。12月17日,印巴雙方全線停火。本次戰爭導致孟加拉國脫離巴基斯坦獨立。成功肢解巴基斯坦後,印度成為南亞唯一大國。

三次印巴大戰給兩國人民帶來難以估量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彼此的敵意和宿怨與日俱增。考慮到都是擁核國家,給南亞乃至世界和平蒙上重重陰影。


外媒瀏覽


首先印度和巴基斯坦是領土、民族、宗教和軍備之爭!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都是莫臥兒帝國,在二戰結束後,英國國力受到衝擊,無法為此在整個南亞次大陸的統治,同時在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等不同的教徒要求自治的宗教背景下,在1947年6月英國頒佈了《蒙巴頓方案》以達成印巴分治

而分治的原則是以由印度教徒較多的地區的印度、伊斯蘭教徒較多的地區的巴基斯坦來劃分建國,但是在各分治區內都有非本地區的“異教徒”,也就存在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強制遷移的嚴重的流血衝突,研究者最保守的估計,也有至少50萬人在衝突中喪生,一千二百萬人無家可歸,這也就成為兩國心中的芥蒂。

在分治之後,存在一塊歸屬未明確的地區——克什米爾,該地區面積17.3萬平方千米,相當於我國貴州省大小,雙方圍繞著這塊區域你來我往,在1947年、1965年、1971年雙方爆發三次戰爭,直到目前為止,巴基斯坦控制著40%的地區,印度控制著60%的區域,且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原東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捯飭下獨立成現在的孟加拉國,對於巴基斯坦人民是永遠的痛

所以雖說在封建時期兩國同是莫臥兒帝國,但是在經歷長時間的戰爭和衝突之後,雙方都是是為生死敵人,正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在2017年上映的印度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也能從另一個側面瞭解到這種兩國之間的世仇。


愛分享的二哈


看地圖,巴基斯坦從東到西攔住了印度去中東玩的路,雄心勃勃的印度能忍?印度要雄起,中國海上能源通道要新開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走中巴經濟走廊,中巴聯手,印度就被壓得死死的,只能是地區大國,印度能忍?所以克什米爾雖然是穆斯林多,那也要佔著,好掐斷走廊!再加點宗教矛盾。這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步驚雷37


英國,二戰後,不得不按事先承諾,只要印度協助英國取勝了,那就讓印度獨立。但,在撤離印度前,英國利用矛盾挑起了印度不同信仰的族群分裂,互相殺戮,死傷數萬,血流成河。

巴基斯坦是一個伊斯蘭國家。印度大大小小小的邦,有上百個民族。現在印度境內也有一部分伊斯蘭信徒。


老罈子44874384


那是英國人安排的!不一樣的宗教怎麼就是一個民族。


SHJ2萬5千里長征


是同文同種,而宗教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