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對供應鏈進行績效評估?

怎麼對供應鏈進行績效評估?

要有效地評估一個供應鏈的績效,可遵循以下三個基本步驟:

1、瞭解目前營運的流程現況

2、確認影響公司生意的重要因素

3、弄清楚誰使用何種衡量指標以及為什麼使用。

下面一個個步驟來說:

1、瞭解目前營運的流程現況

在一個穩定的市場,績效評估的衡量指標或許可以一陳不變的年年使用。可是在一個快速變動的高度競爭市場中,依樣畫葫蘆的結果卻可能導致錯誤的資訊引用而不自知。所以,對供應鏈的何時以及如何的變化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戒,並且瞭解這些變化對績效評估有那些影響就變得非常的重要。

瞭解目前營運現況的第一步就是找出其中主要關鍵的供應鏈,流程圖(Flow Chart)在這裡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主要的供應鏈過程都會包括採購(Procurement)、購料(Ordering)、製造過程(Processing)以及配送(Distribution),而供應鏈的結構則有供應商(Supplier)、工廠(Factory)、倉庫(Warehouse)以及顧客(Customer)四大主要範圍。而所謂關鍵的供應鏈則有其特色,不是製造過程複雜冗長,便是屬於關鍵原料或零部件交期長且不易控制。透過一般公司內部的標準作業流程,都可以大致找出這些關鍵的供應鏈。以通用汽車備品零件部門為例,便是透過策略計劃部門、設施工程部門以及第三者物流管理(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 3PL)的協助來完成。

只有徹底瞭解目前營運的過程現況以及關鍵供應鏈,才能從供應鏈中成員彼此間的互動關係來發現那些績效評估是真正重要的,並且也同時能發覺到一些改進的機會。當供應鏈越大越複雜時,就越有必要了解其運作流程的細節。



2、確認影響公司生意的重要因素

組織的價值可從公司的遠景(Vision)及任務(Mission)的說明中得知。列出現行的績效評估衡量指標,這包括品質、成本、回應效率等,然後找出與關鍵供應鏈每一成員間的關係。公司的高層必須明確主要的業務,並且決定那些部分是必須被衡量的指標,而且是絕對必要的。不過,我們經常會犯的錯誤是使用由下往上的方式蒐集了所有現行的報告,便假設這些就是重要的訊息,不然就不會有這些報告了。但是,往往這卻與公司高層所看的角度有很大的出入,通常會發現有許多指標是沒有必要存在的。

3、弄清楚誰使用何種衡量指標以及為什麼使用 

好的衡量指標不僅能幫助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更能幫助公司各個階層人員進行改善與創新思維,所以衡量指標必須根據不同的使用者而異。因為當收到衡量指標後,便根據此一訊息來採取適當的行動,比方說指標顯示產品運交至顧客的速度呈現下滑現象,則需採取改進措施來加速運交的速度。否則,衡量指標便毫無意義可言,衡量指標在不同的階層有其不同的意義。

"營運衡量指標(Operational measures)"通常是提供給作業員衡量其作業績效的好壞。比方說,生產力(Productivity)的指標則著重在作業員每一小時的有效產出,而每日的現場訂單報告則是另一種衡量指標。營運衡量指標所選取的時區較短,可能是每小時或是每日。主要的使用對象為作業員、辦事員以及那些直接經手產品與顧客接觸的人員。

"戰術衡量指標(Tactical measures)"衡量了公司的基本戰術是否能達成所計劃的目標,所選取的衡量時區較營運衡量指標長,在戰術衡量指標下所衡量的生產力則代表了一個部門所有作業員生產力的總和,而非衡量單一作業員,衡量的時區可能是一個班或一週。

"策略衡量指標(Strategic measures)"是用來提供決策階層衡量公司那些優先策略的工具,此時所衡量的生產力則在整個工廠長期在生產力的變化,通常策略衡量指標所衡量的是一個月、一整年的績效。

當然企業的不同,需求也是不同的,供應鏈績效評估衡量指標也是各有不同的。這個就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