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鴻門宴》一役項羽不殺劉邦的正確性

今人每每談起楚漢之爭,莫不以《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而責罵指斥之,並據此斷定項羽是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蠢蛋。所謂時也,勢也。身不逢其時,眼不見其事,卻盲目依據未必能夠稱為信史的《史記》,妄下論斷,終究是有欠妥當的做法。

對此,本人將從當時的天下形式和諸侯關係著手,盡己之所能的來解釋《鴻門宴》之役中,項羽不殺劉邦的正確性,以及殺掉劉邦的巨大危害~

淺論《鴻門宴》一役項羽不殺劉邦的正確性

西楚霸王項羽

一:諸侯入關前的約定

公元前207年,秦將章邯率軍攻破定陶縣並擊殺了項梁,然後和王離約定一起攻趙國,趙王歇、相國張耳以及大將陳餘退守鉅鹿城中。章邯遂命王離和涉間包圍鉅鹿,自己則率軍駐紮鉅鹿城南,高築甬道,饋糧給食,營造出久戰之勢,將趙王當作誘餌,招引天下諸侯叛將,企圖在鉅鹿城附近,一舉平定聲勢浩蕩的起義軍。

當此之時,天下情勢危急異常,作為天下共主的楚懷王孫心。趁勢提出“救趙亡秦”的戰略,並在劉邦和項羽兩人率軍在出發前約定“先破秦入定關中者王之”。話說楚懷王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一方面,此舉可以充分調動天下義軍的積極性,加速亡秦的速度;另一方面,雖然周朝早已滅亡,但周的政治影響力依然存在,關於權力的分割和劃分人們並沒能像秦國曆代君王一樣與時俱進,甚至於超越時代。再加上,六國雖亡,但其王族子弟和貴族勢力依然強大。而除了已經被剿滅的首事者陳勝吳廣以及目前隸屬楚懷王帳下的沛公劉邦,出身平民之外,其他各路反秦義軍皆由貴族領導。

所以,即便天下諸侯沒有明確的約定,但在亡秦之後重新恢復戰國形勢確實是大家共同的政治目標。而在當時,除了被討伐的秦國,六國諸侯都已成功復國。大勢當前,劉邦和項羽也是心知肚明,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的鉚足了勁的想要先入關中亡秦。

淺論《鴻門宴》一役項羽不殺劉邦的正確性

伉儷情深楚霸王

原本,憑藉項羽的武勇驍悍,率先入關亡秦本是輕而易舉之事,但趁著項梁戰死,剛剛奪權成功的楚懷王孫心,擔心項氏勢力的死灰復燃,於是和帳下老將以:

項羽為人強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強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

的理由,令沛公劉邦西掠地,沿途收陳王、項梁的散兵遊勇,趁勢叩關入咸陽,完成亡秦的重任。而把驍悍善戰的項羽劃歸於卿子冠軍宋義統領,一同前往馳援趙國。行前頗得懷王密令的宋義故意在路上遲疑不進,藉此打壓項羽的傲氣,伺機將其斬殺:

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眼見反秦大業即將功敗垂成,於是矯詔斬殺了宋義,軍中諸將皆懾服,不敢支吾有所異言,恐懼之餘不得不共立項羽為上將軍,率軍渡河,救趙之難。

由於楚懷王的刻意阻撓和宋義的有心刁難,通過政變獲得上位的項羽踏上了一條最為艱難兇險的亡秦之路。雖然憑藉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百戰功成。但終究沒有實現先劉邦而入關中的目的,與秦王之位失之交臂。

淺論《鴻門宴》一役項羽不殺劉邦的正確性

鉅鹿之戰行軍圖

二:項羽在義軍中的地位

殺了卿子冠軍之後的項羽,極大的震懾了楚國當局,項羽不仁的謠言再次風起,深感大勢已去的懷王順勢以項羽為上將軍,統帥軍馬馳援趙國。

在“鉅鹿之戰”前夕,面對強大的秦國軍團“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十餘支參與救趙的諸侯軍隊因為恐懼而駐紮在鉅鹿城下,不敢與秦軍作戰)”只是作壁上觀。唯有項羽所率領的楚國軍隊,

“無不一以當十,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經此一役,項羽不僅成功擊潰了秦軍,挽救趙國於傾危覆滅之際;更是擊垮了參與救趙的諸侯盟軍的自信和勇氣,項羽的智計卓絕和勇武霸道,致使原本就只是紙老虎的諸侯聯軍不得不屈從於他的領導。這種因恐懼而帶來的暫時歸服,使得項羽所率領的盟軍內部極不穩定,後來項羽坑殺秦卒的決策,未必就與此無關。

當然,此時此際的項羽對諸侯盟軍而言,也只是擁有節制權和指揮權而已。在根本上,諸侯國的軍隊還是獨立自主的。換句話說,為了實現“亡秦”這一共同目標,諸侯國之間簽署了“戰時同盟國”協議,並由項羽擔任盟軍總司令一職。

只是隨著事態的發展,項羽不僅掙脫了他們的掌控,反而成了有權宰割天下的那個人。

淺論《鴻門宴》一役項羽不殺劉邦的正確性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三:《鴻門宴》殺劉邦的後果

每次看《鴻門宴》,感覺就像是在演戲。難道歷史真的就是這樣的嗎?眾人都說項羽生性“優柔寡斷,婦人之仁”註定他必然會失天下。對此,我只想說,一個動不動就敢“屠城”“殺降”的人,一個被太史公稱為“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的人,一個生平大小數十戰,仗仗可被列為經典戰役的人。真的會是一個“好謀無斷”只懂得“逞匹夫之勇”的人嗎?

“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從《史記》所載的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始至終,項羽對自身的境況和處境有著清晰而明確的認知。

一旦他在《鴻門宴》上率先發難,幹掉先入關中的劉邦,公然違背諸侯盟主楚懷王的約定,取關中而自有之。再加上項羽的蠻橫霸道,勇猛無敵。天下諸侯勢必人人自危,為了救亡圖存,消弭隱患,諸侯之間必然會結成新的反楚同盟,調轉槍頭來對付項羽。

屆時,即便是“力可扛鼎,百戰不殆”項羽,恐怕也經不起心懷恐懼怨恨的的諸侯盟軍,“哀兵必勝”到了那時,項羽可能就是另一個轟然倒下的大秦帝國。

淺論《鴻門宴》一役項羽不殺劉邦的正確性

楚漢相爭形勢圖

四:楚霸王項羽的突圍

世代貴族出身的項羽自有其做事的風範和原則,後人常說“范增去,項羽亡”在我看來,其實不然,《鴻門宴》上謀殺劉邦絕不是明智之舉,“素好奇計”的范增也不會傻到在天下板蕩尚未一歸的時候做出自絕天下的蠢事。《史記》有關《鴻門宴》一事的記載應該存在很大的水分,究其本質而言,《史記》更像是一部文學作品而不是正史、信史。魯迅先生就成戲稱之為“無韻之離騷”。《離騷》是一部怎樣的作品,想來自然不需要我再多言了。

面對切實的困境,為了守住政治上的名分, 項羽和范增經過嚴密的磋商,先將劉邦封到巴、蜀、漢中等地,並賜號漢王。然後三分關中,分別封給章邯、董翳、司馬欣等舊秦降將,而自己則遷都彭城。如此一來,不但沒有違背懷王之約,而且還能起到鎮撫關中,監察劉邦的目的。

最後,他又依據戰功的大小,關係的親疏,地勢的險要與否、實力之強弱,統籌大局,分置將帥諸侯王,總計十八路諸侯王,使其相互牽制、制衡,確保霸王之位穩如磐石。如果不是當時天下之人崇尚利益,貪圖權勢祿位而鄙棄道德仁義,廉恥利益的話,就項羽之規劃發展下去,數十年後,待雄傑駢死,諸侯凋零之際,親率一旅之師,南征百戰,誰又能阻止天下盡歸於項氏?

淺論《鴻門宴》一役項羽不殺劉邦的正確性

大漢高皇帝劉邦

五:千古多少事,徒留遺恨耳

毛澤東在點評楚漢歷史時就曾說,項羽的失敗是註定的,因為他和劉邦的出身不同,他們奉以為人生準則的生存哲學也不同,貴族氣重的項羽沒有劉邦的流氓匪氣。所以在做事的時候總是拘束太多,放不開手腳。誠然,如果將《鴻門宴》的角色立場對調一下,劉邦必然是不憚於向項羽下手的,而這也正是為何項羽雖死卻千年來備受推崇,劉邦雖勝卻多遭鄙棄罵名纏身的原因。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曾幾何時,恭敬慈愛成了人生的汙點?道德仁義失敗的理由?觀《史記》而讀斯文,當時天下之風氣,著實令人不寒而慄。世人皆以項羽為任人唯親,殊不知項羽分封天下之時,項氏並無一人封侯稱王,以此責之,不亦可笑?

綜上所述:在《鴻門宴》上不論項羽出於怎樣的心理而沒有對劉邦下手。在當時而言這都是最明智的決定。至於我們用來指責項羽的種種罪狀,不過是我們在知道結果之後,回首往事所作出的評價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