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救了他一命,可是他卻看著恩人的孫子被殺害,死後大家都叫好

中國人講究一個情節,那就是報恩——俗話說得好,別人給你一滴水,你還別人一瀑布的水才差不多,這話雖不免有點誇張,卻是道出了國人內心所想。秦末漢初的時候,年紀輕輕的韓信沒錢吃飯,有一天他對著江水發愁的時候,給別人漂洗衣服的老太太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碗飯吃。後來韓信成為了堂堂的楚王,專門準備了千金作為答謝,後世的人都因為這件事情對韓信豎起了大拇指!

恩人救了他一命,可是他卻看著恩人的孫子被殺害,死後大家都叫好

但是,有人說,正是因為一件事情做的人少,所以大家才會推崇。果真是如此嗎?翻閱史書,我們似乎可以發現這句話說的是對的。在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忘恩負義,與之對比,知恩圖報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比如晉朝的司馬倫,他雖然貴為趙王,結果也是一點兒都不知道有恩就得報這一道理,因而成為了後世唾罵的對象。

司馬倫是晉宣帝的小兒子,從小就不是什麼正派的人物,要說老人家都喜歡小兒子,認為他們可愛,就偏愛他們,但是在歷史上我們完全看不出來司馬倫受過司馬懿的重視,可見他也不是才能出眾抑或是品行高潔的人,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司馬家似乎就沒有司馬倫這一號人物,儘管他是宣帝的兒子。

恩人救了他一命,可是他卻看著恩人的孫子被殺害,死後大家都叫好

晉朝成立後,由於他的“高貴血統”,他便被司馬炎冊封為了諸侯,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結果他還是一點兒也不知道知足。有一次,他竟然讓別人給他偷來皇帝才能穿的貂皮大衣,當然,這種事情肯定是不容易成功的。

一點都不讓人驚訝,他的行為很快就被人發現了。那個直接偷衣服的人被判處了死刑,而司馬倫因為是司馬家的血親,還是皇帝的長輩,所以一時之間,百官都無法定奪。諫議大夫首先跳出來說話了:“法律面前,誰不都能被網開一面。現在那個偷衣服的人已經被抓了,而且被判處死刑,可是指使他的司馬倫卻安然無恙,這說的過去嗎?那個要被處死的人並不知道東西的寶貴,而司馬倫是知道東西寶貴才讓他偷出來的,難道司馬倫的罪過不是更重嗎?”

恩人救了他一命,可是他卻看著恩人的孫子被殺害,死後大家都叫好

晉武帝聽了這話,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但是轉念一想,司馬倫儘管做事猥瑣,但畢竟還是自己的叔叔,為了一件衣服殺害自己的叔叔,這樣的事情他怎麼做得出來呢?於是,武帝將他釋放了出來,就像沒有發生過這件事情一樣。

拋開武帝和司馬倫的關係不談,武帝對司馬倫難道不是有救命之恩嗎?可惜,司馬倫並不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他對於報恩一說是不屑一顧的。

恩人救了他一命,可是他卻看著恩人的孫子被殺害,死後大家都叫好

後來武帝后世,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司馬衷。據說司馬衷並不是一個智力健全的人,但是他的兒子但是十分聰明,所以武帝才選中了司馬衷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事實上,繼任的晉惠帝並不是一個有才能的君主,在他的統治期間,朝政十分不穩,他的皇后賈南風囂張跋扈。十多年後,武帝所愛的孫子長大成人,賈南風害怕他長大後和自己搶奪權力,便派人殺了他。而當時的司馬倫已經成為了趙王,在禁衛軍中也很有權威,如果他想救恩人的孫子,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他沒有出手,而是希望皇后殺了太子之後,自己在來個漁翁得利。

恩人救了他一命,可是他卻看著恩人的孫子被殺害,死後大家都叫好

最後,司馬倫得逞了,他以殺害太子之名把皇后關了起來,自己成為了帝國的實際統治者。但是由於他不施德政,不久也被別人殺了,百姓聽到這個消息都拍手叫好,以為是惡有惡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