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材、形式日益趨同,2019年喜劇類綜藝數量不減但“笑聲”難在

一線導讀:喜劇節目由盛到衰的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喜劇綜藝市場的發展狀況。今年,網臺喜劇類節目從嘉賓、內容到節目形式看起來依然高度相似,傳統的喜劇綜藝顯然亟待突圍。


題材、形式日益趨同,2019年喜劇類綜藝數量不減但“笑聲”難在


文丨李楊

《歡樂喜劇人5》開播,拉開了今年喜劇類綜藝競爭的序幕。節目播出六期,CSM55城收視率徘徊在1.2%-0.9%之間,相較往年有所下降,但在綜N代普遍遭到冷遇的當下,這個收視成績實屬不易。

其實從2014年開始,喜劇綜藝便異軍突起,無論是節目本身還是喜劇人都頻頻登上熱搜,顯示出了大眾對喜劇內容的需求。也正因此,無論是電視臺、網絡還是廣告主,都紛紛表現出對這一節目類型的友好姿勢。衛視端,《歡樂喜劇人》《喜劇總動員》《跨界喜劇王》等節目相繼播出,視頻網站也不甘示弱以《吐槽大會》《火星情報局》等喜劇脫口秀節目搶佔喜劇市場。到了2015、2016這兩年,喜劇綜藝可以說呈現出了井噴的態勢。

但是,就像此前大家一窩蜂追逐親子類、遊戲競技類綜藝一樣,隨著喜劇類節目頻頻擠進各大衛視、網絡平臺,節目從收視到口碑都開始呈現出整體下滑的趨勢。尤其是自2017年以來,多檔喜劇脫口秀節目由於政策原因遭遇停播,喜劇綜藝慢慢走進發展的瓶頸期。


題材、形式日益趨同,2019年喜劇類綜藝數量不減但“笑聲”難在


從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來看,備受關注的語言類節目也並不出彩,看似貼近生活,但“笑果”明顯不足。眼下,喜劇資源和創意正逐漸消耗殆盡,那麼未來喜劇綜藝還能笑多久呢?

2019年臺網喜劇類綜藝盤點

2017年以來,舞臺喜劇類節目在電視平臺端發展遇冷,多部喜劇綜N代表現平淡,多檔喜劇脫口秀節目由於政策原因遭遇停播、下架。

而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臺綜與網綜紛紛戴著腳銬起舞,在政策的規範中激發創新力。今年,從此前各平臺招商會透露的信息來看,除了已經播出的《歡樂喜劇人5》外,預計還將有9檔喜劇類節目播出,其中新節目4檔。


題材、形式日益趨同,2019年喜劇類綜藝數量不減但“笑聲”難在


在衛視方面,東方衛視堅持將喜劇進行到底的原則,今年將推出3檔節目,試圖承包全年的笑點;浙江衛視推出《歡樂的榮耀》,將力邀喜劇大咖加盟,發掘全新喜劇人才;北京衛視依舊主打“跨界”,此前招商會上透露,這一季節目中明星藝人會全新升級至不少於18位。

視頻網站方面,騰訊視頻依然以大眾熟悉的喜劇脫口秀為發力重點;優酷則聯手開心麻花團隊發力星素結合節目,在政策風險上顯然比較小;西瓜視頻則是全新入局,以一檔即興喜劇節目搶佔喜劇市場,但具體的節目形式還不得而知。

與上一年熱門的喜劇類綜藝對比,在去年全新推出的《相聲有新人》今年沒有出現在東方衛視的招商片單上,相聲類節目僅剩天津衛視《笑禮相迎》這一檔。由此看來,作為我國民間說唱曲藝,相聲類節目沒有成熟的模式可參考,因此無論是賽制還是內容都還在探索中,市場對其認可度顯然還有待提高。

喜劇在我國有著較為深厚的文化基礎,也是最受觀眾喜歡的節目類型之一。不過,縱觀2019年喜劇綜藝片單,節目在題材和形式上的趨同已是不可避免的現實,能否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目前來看還是未知數。

用人荒,收視、口碑大打折扣

喜劇類綜藝正面臨發展困境

從各大平臺招商會透露出的信息大概可以看出,今年衛視端仍以“綜N代”舞臺式喜劇類節目為主,且多以競演為主要形式,而視頻網站除了在其較為擅長的喜劇脫口秀節目上發力外,也開始向舞臺表演式喜劇發力。

但是,近兩年以來,喜劇綜藝無論是收視上還是口碑上,幾乎都呈現出下滑趨勢,觀眾對這一類型的節目顯然已經開始審美疲勞,喜劇綜藝市場的發展也正面臨著困境。

1、喜劇人青黃不接

喜劇節目發展至今,面臨不少困頓,首當其衝的就是用人荒。當下,活躍於屏幕上的嘉賓選手幾乎集中在德雲兄弟、開心麻花、大碗娛樂,主持人及嘉賓選手的出場重複率過高,難免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題材、形式日益趨同,2019年喜劇類綜藝數量不減但“笑聲”難在


回顧《歡樂喜劇人》前幾季節,幾乎每一季都有觀眾喜愛的喜劇人支撐,比如宋小寶、賈玲、沈騰等。彼時,他們或許還不能算“大咖”,但每一次帶來的作品都能收穫觀眾的笑聲。但第五季從嘉賓上看,似乎不那麼盡人意,節目已經播出過半,最大的“流量”擔當,是作為老選手回爐,此前就已經參加過節目的張雲雷。在新人方面,無論是開心麻花的王成思,還是德雲社的張鶴倫等,當前的熱度還遠不及前幾季的參與者。

新老喜劇人“青黃不接”,喜劇綜藝用人荒問題正日益嚴峻,而這也直接影響到了節目的“笑果”。

“老”喜劇人高頻率曝光,喜劇資源的快速消耗,作品的品質便很難得到保障。而對於“新”喜劇人來說,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忽然井噴的喜劇類節目而“臨時上崗”,缺乏成長和積累的空間,因此無論是作品質量還是對節目的把控力都有不足,觀眾自然也不會買賬。《歡樂喜劇人5》播出以來,曾屢次登上微博的熱搜榜,但“get不到笑點”卻成為熱搜中的高頻詞彙,對於一檔喜劇節目來說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2、喜劇類節目收視、口碑大打折扣

喜劇類節目的路不好走,這一苗頭從2017年就已開始顯現了。從整個市場表現來看,無論是節目的數量和質量,還是觀眾的關注和討論,各個維度均呈疲軟狀態。

從收視的角度來看,作為今年一季度唯一的喜劇類節目,已經播出五季的《歡樂喜劇人》在收視上已是眾多同類型節目中的佼佼者,但是從節目開播以來,收視率也從首播的1.228%持續走低,甚至一度跌破1%,創下了歷史新低。

同時,喜劇節目在口碑的下滑顯然是更加嚴重,《歡樂喜劇人》經歷了從豆瓣評分8.2分到目前4.5分的斷崖式下滑,而《跨界喜劇王》每一季的豆瓣評分都在下降,到了第三季更因參與評分的人數不夠,直接無法顯示分數。


題材、形式日益趨同,2019年喜劇類綜藝數量不減但“笑聲”難在


此外,政策因素也成為制約喜劇類節目發展到客觀原因。受制於客觀環境,喜劇節目的段子越來越難切中笑點,因此節目創作者們只能把希望寄託於形式上的創新。從最初脫口秀講段子,到喜劇人競演,再到明星跨界演出,甚至到今年或將流行起來的星素喜劇人同臺競技,節目形式變來變去,但內容的本身卻依舊是觀眾爛熟於心的搞笑段子,喜劇節目得到觀眾的認可,顯然非常困難。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喜劇段子、搞笑視頻變得不再稀奇,也因此觀眾的笑點越來越高,越來越難迎合。這些喜劇節目由盛到衰的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喜劇綜藝市場的發展狀況,傳統的喜劇綜藝市場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亟待突圍。

從今年網臺釋放出的信息來看,目前已知的這些喜劇類綜藝,除了兩檔喜劇脫口系節目之外,其他節目從嘉賓、內容到節目形式看起來依然高度相似,想要持續獲得觀眾的關注,似乎還需要更大的突破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