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熱淚盈眶的詩人--楊萬里

看史書的時候,偶爾會看到特別熟悉的名字,而這個熟悉的名字給我的印象,往往與史書中大不一樣。

有這麼一個人,年少入仕,被派到基層去當縣令。

看完熱淚盈眶的詩人--楊萬里

當時那個天下吧,窮的厲害,百姓手裡交不上稅,國庫還異常的空。

那錢能去哪呢?

還不是層層盤剝,都落進各種小吏的兜裡了。

此人很敏銳,快速解決了小縣城的這個弊病,後來見到丞相,丞相賊賞識他,說東南竟然還有這樣的人才。

於是留京工作,時不時上倆摺子,懟懟奸臣。

某次懟人的時候,懟的忘乎所以,說你這個人簡直就是指鹿為馬。

這就不太行,懟得不講究方式方法,你說奸臣是趙高,那皇帝豈不就是秦二世?

皇帝顯然就不高興了,說你滾犢子吧。

是所謂,伴君如伴虎啊。

我們這位書生就很傷,又去了窮鄉僻壤提點刑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外放,都是去提點刑獄……

而又恰巧,提點刑獄的時候又會碰見叛賊作亂。

當然,這位書生是真的書生,武功不高,去平叛隨時可能會死。

書生猶豫過,但他還是去了。

皇帝說,這是仁者之勇。

或許是仁者之勇的加成,書生用兵穩妥,為人又正直,竟然深得士卒愛戴,率軍把叛將給打回去了。

皇帝由此改觀,覺得這書生能打仗,可以用。

把他又調去了北方,隨時準備迎敵。

可惜那會兒當權的丞相雖然力主北伐,但專權無道,排擠良臣,倘若他真有本事也便罷了,偏偏還打仗賊蠢。

看完熱淚盈眶的詩人--楊萬里

書生罵了半天,朝廷絲毫不理,於是心灰意冷,年紀又大,只好上書退休。

沒想到退休之後,當權的丞相還不死心,還要折騰,一遍遍就要北伐。

還要啟用另外一個六十八歲的老臣,來當樞密院都承旨,全權指揮軍事。

這位老臣大家也很熟悉,姓辛,名棄疾。

只是很不幸,老辛好不容易有次機會搞波大事,未及上任,就病死家中。

而聽到還要出兵的消息,我們七十多歲的書生也忍不住了,垂死病中驚坐起,給朝廷上了一封摺子。

看完熱淚盈眶的詩人--楊萬里

“韓侂冑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唯有孤憤!”

又書十四言別妻子,筆落而逝。

這位一生清廉,家無餘財的老書生,就這樣也死了。

其實這樣一份簡歷不是特別出彩,朱熹是他舉薦的,算是最出名的政績。

但我們應該確實都聽過他的名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詩是他寫的,老書生名叫楊萬里。

在看到他生平事蹟之前,我從來都以為楊萬里是個山水田園詩作者,那種躬耕隴畝,笑傲江湖的學問家。

而事實上,臨死前的那一封摺子,才是楊萬里的本來面貌。

“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唯有孤憤!”

看完熱淚盈眶的詩人--楊萬里


人物簡介: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漢族人。一生力主抗金,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今存詩作4200餘首,不少抒發愛國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絕句》、《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雨作抵暮復晴》等詩,撫今追昔,即景抒懷,思想性和藝術性都相當高。也寫過一些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如《竹枝歌》七首寫縴夫雨夜行船,《圩丁詞十解》寫築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憫農》、《憫旱》、《農家嘆》、《秋雨嘆》等都從不同角度表現出對農民艱難生活的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