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國門”的明朝有遼東嗎?遼東是全東北嗎?為什麼國門沒在東北?

ID笑似花解語


明初,洪武至永宣年間,明朝國力鼎盛,在東北地區疆域廣大,幾乎繼承了元朝的遼陽行省。明朝在東北地區設置了遼東都司,大寧都司和奴兒干都司,這三個全是軍事為主的都指揮使司。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大寧都司和奴兒干都司都被廢棄了,只剩下遼東都司。

其實洪武初,遼東也設置過州府,但由於元末紅巾軍起義,明朝和北元納哈出等勢力的鏖戰,遼東地區人口銳減,只剩下幾萬人。這點人口實在不足以撐起州府建制,所以很快就裁撤了州府,遼東只剩下軍事功能,在很長時間裡,它的民政和監察都是由山東代管的。

就直接統治區域來講,遼東都司只據有今天遼寧省的大部分地區,統治區域看起來相對狹小。但其實在奴兒干都司廢棄以後,遼東都司實際上代管了原奴兒干都司的女真事務,遼東都司軍政長官對廣大東北地區的女真部族都是有節制權力的。

在明朝遷都北京後,遼東由於緊鄰北京,防範和監視著女真與蒙古,成為明朝重要的邊鎮門戶。所以在明末,明朝特別在乎遼東的得失,真正是不惜一切代價去保衛遼東,甚至可以說,遼東的存亡是與明朝的存亡相始終的。



安鍋說道


首先來說,明朝是有遼東的,遼東並不是全東北。

而當時的遼東,大體是現在的遼寧、吉林一帶,具體地理位置為西至山海關,東到鴨綠江北到今吉林省吉林市一帶,不包含現在的黑龍江省。

東北少數民族眾多,歷史上出過鮮卑、女真、契丹族等強勢的民族,自古以來都是漢人的禁區,漢人往往只能佔據遼南、遼東地區,對遼北地區是敬而遠之。

待元朝納哈楚率領他的二十萬蒙古騎兵投降明朝的時候,明朝繼承了元朝在這裡的統治權,才有了資格經略遼地。明朝從中原遷入了二十萬漢人到了東北。這些漢人開始開墾荒地,種植作物,但是主要居住地還是在遼東、遼南。

而遼西依舊是蒙古族的天下,遼北是女真的天下。這時候的女真分野人女真(一直到東西伯利亞都是他們的地盤),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一直跟建州女真作對),他們畏懼明朝的實力,臣服明朝,為明朝進貢,接受明朝的封賞。

之後雖然把遼西的蒙古肅清了,還加強對東北女真族地區的管轄和統治,採取征討與招撫相結合的手段,在東北地區北部建立了地方最高政權機構奴兒干都司。但是隨著女真和韃靼的興起,這個機構也就撤銷了。

再說為什麼國門不在東北,我想,你的意思是說,為什麼不把都城定到東北。

我認為,其一,本來守國門就不是初衷,當時朱棣是因為北方的北京一直在自己手裡,總比自己剛打下的南京好。守國門只是附加的價值。

其二,遼東本就亂,加上地理位置不好,沒辦法做首都。

其三,可以看圖,說是實話,北京離邊界挺近的了,說守國門是毫無問題的。


夢中的歷史


這個問題要分為兩個部分來說:

第一個問題,明朝的版圖肯定包括遼東,不但包括遼東,而且包括大部分的東北地區,這是有眾多的歷史文獻和文物遺蹟所證實的,毋庸置疑的。

明朝在東北設立的最早的行政機構是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是在1409年由明成祖朱棣下旨設立的。努兒幹都司管轄範圍大致包括了現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

現在很多人認為奴兒干都司存在的時間很短,只有26年,其後明朝戰略全面收縮,南方放棄安南、東北內遷奴兒干都司、對外解散了下西洋人員。明朝對東北的政策由實際掌控轉變為懷柔羈縻,因此認為明朝對東北沒有實際管轄權。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羈縻政策從漢代開始就是歷朝歷代重要的一種邊疆治理模式,羈縻州的歸屬問題不存在任何爭議,那麼同樣的道理,東北的歷史歸屬也沒有任何可爭議的。

今天的吉林市豐滿區江南鄉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有兩塊摩崖石刻,詳細記載了明代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使劉清3次率領數千官兵、工匠來吉林造船的事蹟,證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運糧基地,由此也可見,明朝政府對東北具有實際的掌控能力。

第二個問題:其實“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話是後世對明代皇帝的一種美化,第一句說的最主要就是朱棣,後一句自然就是死於煤山的崇禎了。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也確實有想防範蒙古人入侵的目的。畢竟那時候蒙古人被攆回漠北以後,時常南下騷擾,甚至攻城拔寨。但這並不是朱棣遷都的最關鍵的原因。朱棣放棄南京選擇北京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北京是他一手建立的地盤、而南京是朱允炆的地盤,朱棣怎麼會放心呢?

所以說天子守國門這話,理解就好,不要太過認真。一國首都的選定,有諸多的要求,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糧草的多寡,從定都長安、到就食洛陽、再到開封運河樞紐、南京魚米之鄉、漕運給予北京,沒糧食就無法承載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規模,糧食才是定都的關鍵問題。


老李滔滔不絕


明朝有遼東,也對東北有統治權。

明朝在東北設立的最早的行政機構是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干都司”),是在1409年由明成祖朱棣下旨設立的。努兒幹都司管轄範圍大致包括了現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但是這種統治屬於羈縻統治區,明朝對東北的統治並不深入,尤其外東北只是偶爾派員巡查,徵收當地民族貢賦。

明朝對於遼東統治深入一些,以軍事駐防為主。當時,在法理上,遼東地區的司法行政事務都是由山東省管轄的。遼東自古以來就是漢族聚居區古代就是九州之一的幽州之地,居民以漢族為主。

天子守國門的國門不能設在東北,天子所在的首都也不能設在東北。因為東北遠離漢人腹地,東北天氣寒冷、自然環境惡劣,不是農業糧食主產區,從中原和江南往東北運糧維持中央政權運行成本過大。而且東北少數民族眾多,缺少王化,在明朝統治層看來就是片蠻荒之地,只需向朝廷納貢稱臣即可。不服管教,就征討與招撫。


讀史知古今


說明朝“天子守國門”是從朱棣始。

靖難之後,朱棣將朝廷百官從南京遷往北京,並計劃以北京作為明朝新都,因為北京靠近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所以才給了他“天子守國門”的榮譽。明朝設有九邊重鎮,而與北京城近在遲尺的便有四座重鎮,既上面提到的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四鎮,因此“天子守國門”之說並不為過。其中北京至宣府,快馬不足兩日路程,如果宣府不保居庸關失陷,則漠北胡騎一日之內便可圍攻北京。有明一代出過這樣的險情,土木之後,瓦剌太師也先雖然沒有攻克宣府鎮,但其憑藉優勢兵力強行突破紫荊關,攜五萬虎狼騎兵便圍了紫禁城,幸虧居庸關沒破,否則明朝真有可能提前二百年亡國。

明朝都北京,有利有弊。

其利在於,與邊鎮較近利於聲息相通,若邊鎮告急可以迅速支援,邊鎮後勤也方便保障;其弊在於,戰線較短,若前線潰敗則敵人很快就能兵臨城下。

但,明朝都北京,最大的弊端卻不是這,而是遠在邊陲不利於加強對中部及西南各省的控制。歷史已經證明,明朝滅亡正是因為對西南控制不足而導致烽煙四起,明末農民起義先摧毀了大明王朝內部,才使得遼東後金有機可乘,若不是禍起蕭牆,他區區建州女真怎麼可能越過防守嚴密的關寧放線?

朱元璋建國定都南京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則南京氣候溫暖適宜居住,二則依託長江天險易守難攻,三則水運便利易於給養,四則交通水道四通八達有利於加強各省管理。這四條,北京一條也不佔。

可是,朱棣依舊遷都北京。事實上,北京作為明朝首都一直到嘉靖年間才正式確定下來,包括朱棣在位之時,名義上的都城仍是南京,而北京只是皇帝行在之所在。

土木之變後,明朝廷完全可以棄北京行在而還都南京,沒有任何道德壓力,可是偏偏兵部侍郎于謙不準,逼得新任皇帝朱祁鈺不得不膽戰心驚隨他冒險,于謙賭對了,落下個忠臣良相的美名,可他若是賭錯了呢?若是也先攻破紫荊城,明朝不就提前滅亡了嗎?為了一場政治投機,把皇帝和整個大明王朝作為了籌碼,實在稱不上忠臣良相的美名。

那麼朱棣為何棄佔盡地利的南京於不顧,而執意遷都北京呢?不為別的,只為佔一個“人和”而已。眾所周知,朱棣得位不正,而朱元璋在南京苦苦經營三十多年,做了四年皇帝的建文帝也已經站穩了腳跟,朱棣謀反得位,但他頂怕其他皇族造他的反,思來想去還是老窩裡安全,所以他決意遷都至自己經營了十幾年的北京,就圖個心安。為此,他不惜大費國庫再造新都。

朱棣遷都後,南京依舊留有一整套國家班子,為的是一旦情況有變可以隨時還都南京,即使天子孤身一人逃到南京,留守的這套班子立即可以投入日常工作。“天子守國門”,那是留有後路的。


讀史梨樹下


大明王朝在遼寧省的中南部地區,設置了遼東府進行管轄。大明朝遼東府屬於山東省管轄範圍裡,屬於正式的官府管轄。而在遼北地區設置衛所進行管轄,瀋陽城在明代時稱瀋陽衛。同樣大城市鐵嶺?也是衛城史稱鐵嶺衛。


愛看愛思考


仁宣時期明朝勢力已經從黑龍流域撤回到了瀋陽 撫順一線。後來從山海關延伸到鴨綠江修築長城~遼東長城。這就是仁宣以後大明王朝的邊境。所以洪武永樂所謂的疆域廣闊只是曇花而已。從來就沒有實質的行政管轄過這些地方。


青瓷雅居


遼東在東北一帶,遼東不包括整個東北,當時的東北好大,外東北還在少數民族的手裡。


liyongxing543


實際上明朝是有遼東的,至少洪武時是有的,只不過為什麼後來人們對這不熟知的原因就在於滿清的龍起之地在遼東,讓人誤以為遼東一直處在滿族統治之下。


閉館修臉


所謂天子守國門,應該是有所特指的。如果把朱棣遷都北京也看作是“天子守國門”那豈不是太過荒謬。朱棣跑到那兒肯定不是為了守的,肯定是為了方便打出去。所謂“天子守國門”後面一句就是“君王死社稷”。無疑指的是崇禎時代的危險局面。當然,崇禎也不是因為國門破了才死社稷的。就國家實力和民族能力而言,大明的漢人如果真能做到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那什麼“守國門”“死社稷”之類的事,只能是別國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