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進攻莫斯科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天氣嗎?

墨韻通渭


西伯利亞的冬天是蘇德戰爭永遠繞不過去的坎,因為它對蘇德戰爭帶來的影響十分巨大,因為如果沒有它那麼蘇德戰爭將充滿巨大的未知的可能性。天氣的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個是降雪導致路面十分泥濘,直接遲緩了德軍坦克突擊部隊的行進速度,並且加大了德軍後勤保障的難度。第二個就是寒冷的天氣給德軍帶來了最大的非戰鬥減員。



在10月以前德軍的裝甲部隊一天最快的突進速度能達到一天120多公里,而11月初下了冬季的第一場雪,雪融化之後導致路面十分泥濘,這還得感謝斯大林同志糟糕的基礎設施建設,德軍裝甲部隊有時候一個小時連20公里推進速度都不到。而且後勤補給的難度也更加大,因為德軍的後勤補給主要還是依靠騾馬來運輸的,汽車等機械裝備有,但是配備給後勤部隊的車輛並不多。


而進入12月之後西伯利亞冬天而威力開始顯現出來,氣溫直接下降到零下30-50度,而這時大部分的德軍還穿著單薄的夏衣,如果說穿著夏天的衣服在冬天裡打仗也就算了,更要命的是作戰物資沒有跟上來。其中就包括坦克防凍燃油、保護光學儀器的防護油、在嚴寒中使用的潤滑油、坦克的防滑設備等等都沒有跟上,甚至連炮彈都沒有及時跟上。沒有作戰物質那該怎麼打?所以天氣對德軍的後勤影響是非常大的。雖然天氣對蘇聯一方也有影響,但是作為進攻方的德國受到的影響才是最大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所謂天氣原因,無非是戰後德國革命戰爭回憶錄甩鍋給老天爺的說法,其中最常見的,是宣稱11月12日突然降溫到-40℃,德軍大批凍死云云,然而這種說法卻完全得不到氣象記錄的支持。



實際上根據氣象記錄1941-1942年冬季,確實是一個寒冬不假,然而問題在於,在莫斯科戰役德軍進攻階段,莫斯科的氣溫還遠遠算不上寒冷,從9月30日德軍發起進攻行動開始,10月中莫斯科一帶有一次小規模的降溫,最低溫度是10月19日的-9.5℃,之後溫度很快回升,11月2日最低溫度達到+4.1℃,11月2日之後溫度再次開始下降,日最低溫度大約在-6℃到-2℃之間,直到11月11日寒潮再次光臨,當天最低氣溫-14.7度,這次降溫到11月13日達到了頂峰,當天最低氣溫-17.7℃,相比德棍宣稱的-40℃,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而且11月11-13日這次降溫時間非常短,到14日最低溫度就回升到-10.5℃,之後半個月,莫斯科一帶最低氣溫一直在-11℃到-6℃之間徘徊,在11月20和21日最低氣溫達到了-5.9℃,11月30日最低氣溫甚至達到了-2.6℃(當天最高氣溫0℃),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德軍進攻期間莫斯科氣溫並未超出柏林冬季正常水平

從12月1日開始,莫斯科一帶氣溫又開始了一次降溫過程,12月1日最低氣溫-13.6℃,2日-17.5℃,3日-17.7℃,4日-21.5℃,而到12月5日蘇軍發起反攻時,這次降溫才開始進入高潮,5日最低氣溫-25.3℃,6日-25.2℃,7日-25.4℃,也就是說,冒著嚴寒進攻的,恰恰不是德軍而是蘇軍!而在德軍進攻過程中,最低氣溫也不過是-17℃到-18℃,這並不比當時正常柏林冬季極低氣溫低到哪兒去,這個冬季真正的極寒天氣實際上發生在12月30日到1942年1月4日,最低氣溫達到-36.6℃,以及1942年1月20日到28日,最低氣溫達到-40.1℃,作為這個冬天最低氣溫倒是確實達到了-40℃以下,然而這個在進攻的是蘇軍!

當年莫斯科真正的嚴寒始於蘇軍發動反攻的12月5日,真正頂著極端嚴寒進攻的不是德軍而是蘇軍。

所以說,所謂極寒天氣阻止了德軍進攻莫斯科就是扯淡,0--17℃的氣溫不但不能阻止德軍進攻(因為德國當時冬季氣溫也不過如此),反而因為道路上凍,使得德軍擺脫了俄羅斯秋季惡劣的翻漿公路,所謂天氣的說法,無非是拉不出翔賴馬桶而已。

事實上,德軍主要進攻期間(10月中到12月初)的天氣,對德軍是相當有利的


DDG的老船塢


我不認為德國在這場戰爭中的失敗是因為天氣。

天氣只是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絕對不是關鍵因素,因為雖然當時的天氣不利於德國軍隊造成了很多人的凍傷,但是,在初期德國軍隊還是取得了重大戰果。德軍的先頭部隊甚至已經能夠看到了克林姆林宮的屋頂了。然後,這裡是他們能夠深入到蘇聯境內的最遠地點,克里姆林宮可望而不可及。很快,德國軍隊就被蘇聯人擊退,並且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向莫斯科挺近!

假如沒有蘇聯的頑強抵抗,即便是這個冬天仍然是如此寒冷,莫斯科也一定會被攻破!

所以,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最關鍵的原因不是天氣,而是人的因素。

(向德軍發起衝鋒的蘇聯軍隊)

蘇聯人有如下特點:

第一,領導人的意志非常堅定

當德國軍隊快速向蘇聯境內推進的時候,斯大林不是沒有猶豫過。畢竟戰爭一開始蘇聯軍隊就損失了數百萬人,蘇聯人雖多,也難以經得起這麼大的消耗。

蘇聯能不能在莫斯科止住德國人的腳步呢,這是一個未知的問題。

在此之前的法國戰役期間,當德國快速向法國首都巴黎挺進的時候。法國領導人也面臨這個難題,可惜他們想到的不是如何去抵抗,而是怎樣體面地放棄巴黎。結果,德國人兵不血刃就佔領了這裡。德國人雖然沒有對巴黎進行破壞,但是打擊了整個法國的士氣,促使法國加速投降。

(法國戰役結束後,希特勒等人在巴黎街道散步)

所以,當德國軍隊逼近莫斯科的時候,斯大林到底應該像法國領導人一樣放棄抵抗,把莫斯科當成一個不設防的城市,還是在莫斯科集結軍隊和德國人拼死一戰呢?

這場戰爭走向如何,取決於斯大林的個人意志,斯大林和法國領導人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他留了下來,並且,動員了整個莫斯科的民眾,調集了可以調集的所有軍隊,在這裡決定來一場史詩般的保衛戰!

這是一次總動員,所有的人都被動員了起來

當德國人逼近莫斯科的時候,人們的心理是非常恐慌的。但斯大林決定留下來和莫斯科人民一起戰鬥的時候,恐慌變成了與敵人作戰的勇氣。結果,整個莫斯科的民眾自發的組織起來,開始準備這場戰役。

本來莫斯科方面動員的是青壯年男子和婦女,但是十幾歲的孩子們並沒有在這場戰爭中缺席,他們和婦女們一起挖戰壕,幫助蘇聯防空部隊觀察德軍飛,他們也充當臨時的救火員。當炸彈丟在建築上燃起大火時,總有一些幼小的身影衝過去滅火。所以這場保衛戰是一場全莫斯科人的戰爭。

(青壯年男子去當兵了,婦女和少年充當了工兵)

蘇聯軍隊的堅韌

雖然蘇聯人是本土作戰,但是,這場戰爭的攻擊方德國人擁有比蘇聯人更強大的武裝力量。哪怕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很多設備的性能降低了,但是不要忘了蘇聯經過最初幾個月的敗仗,技術裝備損失巨大,而位於西部地區的工廠,不是被摧毀就是被迫遷到大後方,難以補充損失的武器。

這個時候的蘇軍是非常窘迫的,他們缺少重武器,面對德國人的機械化部隊一籌莫展,只能廣挖反坦克壕溝和地堡,來遲滯德軍的攻擊。

所以,蘇聯人的困難不比德國人少。

即便如此,蘇聯軍隊還是在戰爭中發揮出色。

(發起衝鋒的蘇聯軍隊)

整個莫斯科保衛戰,蘇聯人付出了傷亡65萬人的代價,打死打傷58萬德軍。雖然蘇聯軍隊損失更大,不過,戰爭不是以傷亡多少來論勝負的,而是以是否達成目標為標準。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讓德國人不可戰勝的神話終結,也讓蘇聯人和全世界各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這個意義是非常巨大的,遠超戰爭本身的戰果!

所以,戰勝德軍的不是天氣,而是英勇的蘇聯人民!


遊者走天下


莫斯科保衛戰德軍失敗的主要原因不是天氣因素,而是德軍以及盟友日本對蘇軍戰略部署判斷失誤造成的。

一、德軍佔領斯摩稜斯克後,沒有直接進攻莫斯科,而是圍攻列寧格勒和烏克蘭,這為莫斯科修建防禦工事贏得了時間。使莫斯科建立起了四道堅固的防禦營壘。二、德軍的盟友日軍錯誤的估計在遠東的真正對手不是蘇聯,而是美國,這使得朱可夫能在遠東抽調兵力支援莫斯科。三、蘇軍將坦克投入戰鬥,大大提高了戰鬥力。四、天降大雪,積雪一尺厚,便於蘇軍隱藏進攻,而不利於德軍空軍作戰。我認為這幾條是德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寒江秀儒


秋季的道路泥濘確實極大延緩了德軍的進軍速度,導致蘇聯有時間調西伯利亞軍團支援。最高指揮部一開始的決策失誤,導致攻打莫斯科時間延後,遇到了惡略天氣。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則是德軍的最高決策層戰略誤判沒有遠見。

第三,德軍在後勤保障方面跟不上,從而導致德軍飢寒交迫,有大部分德軍不是餓死就是凍死。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保障,如果一支部隊在戰爭期間它的後勤跟不上,那麼,這支部隊是註定要失敗的。

第四,德軍是侵略者,所有,註定是要失敗的!


靈魂走鬼


客觀原因,德軍在嚴寒的天氣下進行對高寒的蘇聯作戰,確實給進攻帶來了阻力。更主要的是戰線拉的太長,俄羅斯的國土龐大,德軍高層分散了兵力,犯了兵家大忌


和諧攝製A


主因是日本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導致蘇聯抽調100萬西伯利亞方面軍開始大反攻。


照影吹笙


否,是輸在後勤戰線太長上,同時更是輸在蘇聯人民不畏犧牲堅決抵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