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如何在環保關停中獲得合理的補償?

環保,全稱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隨著我國工業發展所導致的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不斷增強,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政府從落實環保政策、改善環境的角度出發,對許多工廠企業進行環保整改關停甚或搬遷,但是企業從中得到的安置補償卻很低,嚴重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

當政府以企業違反相關環保政策規定為由拒絕對企業進行合理、有力的補償時,企業主該怎麼辦呢?

一、重視評估程序

企業拆遷評估的方法有很多種,如重置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比較法、假設開發法、基準地價修正法等,通過不同的評估方法所得出的評估結果相差巨大。因為評估結果是政府給予被拆遷人補償的法律依據所以企業主在評估開始前一定要通過與相關行政部門的協商,選擇合理的、有利於有效彌補企業損失的評估方法。不要將所有的選擇權都交到拆遷方的手上。如果企業主不知道該如何行使主動權,爭取選擇有利於企業的評估方式的,可以諮詢或委託專業律師介入,幫助企業更好的維護和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充分行使權利

企業拆遷就是一場戰爭,雙方都會通過各種手段向對方施加壓力,併為己方爭取更多的談判籌碼,不管是現實意義上的,還是精神壓力上的。如政府可能會使用停水、停電、斷路等手段,影響企業的實際經營,最嚴重的可能會進行強拆,給被拆遷人以重大打擊。很多企業主在面臨這些突發狀況時,往往會承受不住壓力,而向拆遷方低頭,放棄了原本可以爭取到的補償。

面對政府的施壓,企業主應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雖然說環保關停是合法的,但如果政府違反法律程序和禁止性規定給企業帶來損失的,企業有權主張對方停止侵權並給予相應的賠償。

三、不斷完善自身

對於自身存在嚴重的環境問題而被予以關停、搬遷處理的企業來說,堅決拒絕搬遷顯然不現實。這些企業在得到合理的補償安置之後,一定要做好企業的轉型升級,加強環保建設,不斷提高企業的環保水平。企業主必須明白,只有對自己的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才能長久地經營下去。

企業主如何在環保關停中獲得合理的補償?

總之。當企業主面臨環保關停搬遷,並且所得到的補償不合理時,一定要通過法律途徑為自己、為企業爭取最大限度的權益。希望大家能夠相信,環保關停、搬遷並不是企業的末日,只要大家維權得當,企業就一定能踏著往日的廢墟,開出更絢爛的花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