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佛祖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第008段

第一季:佛祖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第008段:為什麼六祖會說“法無所傳”?

好,下面我們再把《壇經》中的這段話綜合起來解釋一下。我們先看第一段,在第一段中,為什麼在法會現場,六祖說“是仁者心動”會一語驚人呢?原因是這樣的:在現場的兩位僧人還是執著在心外有法上,在心外有法上去論述是幡動還是風動。沒有明白心外無法,一切皆是心所顯現。在心外去分別一切道理,都是執著妄想。因此,法實無外,一切皆是心所顯現出的幻象,一切皆是心的妄想分別。因此,六祖說“是仁者心動”,可以說是一語驚人。

下面我們再來看第二段,在第二段當中,印宗問六祖說:“黃梅五祖有什麼法傳授給你嗎?”六祖說:“沒有什麼傳授,只論見性!”(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我們現在來問,為什麼六祖會說沒有什麼傳授呢?為了能夠明確的理解這個問題,我先做一個比喻:比如說,在非洲有一種水果,有一個人從非洲回到中國,他吃了這種水果,在吃過這種水果之後他向你描述這種水果的大小、味道、顏色、開花期以及這種水果的硬度等等。那麼,在他向你描述的時候,以什麼方式去描述呢?很簡單,他會拿出你曾經吃過的水果,曾經體驗過的味道,來做出比喻。但是無論他怎麼形容,怎麼比喻,那都是一個比喻而不是那個水果的真實情況。也就是說,你除了通過這個比喻去理解那個水果以外,你無法真正的去體驗到那個水果的味道、顏色、大小!那麼假設這個人去了另外一個國家,當他向另外一個國家的人去形容非洲這個水果的時候,他的比喻就會發生變化,他會以另外一個國家所存在的水果來做出比喻。所以比喻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也可以有很多個變化,但是非洲的水果只有那麼一個。

同樣道理,佛法的實相是“實相無相”,也就是一切皆是心生幻象。為了能夠讓眾生證悟到這一點,佛祖釋迦牟尼在49年的弘法當中,都是隨機緣而做出種種的比喻說明,由此建立出八萬四千種法門。所以佛法能傳的是一種方向,而不是一種方法或者是一種比喻。因為比喻是變動的、是變化的,比喻是因為人而存在、而有的。遇到不同的人就會樹立出不同的比喻,但是方向卻不會因為比喻而改變。比喻可以隨機緣而隨機創建出來。

那麼什麼方向呢?方向就是悟到實相,這個方向用語言來表達,就是“唯論見性”,見性是一個方向,能夠見性也就覺悟成佛。因此佛法能傳的是見性,而不是種種比喻。因為一切法、一切事、一切理、一切外在的世間的人,都如同是夢中相一樣,是幻象。所以實相是自悟自得,實相又怎麼能夠傳呢?因此不但六祖在這裡說沒有什麼傳授,實際上在《金剛經》中佛祖也明確地說明了這一點。《金剛經》當中是如何說的呢?在《金剛經》中佛祖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是怎麼認為的?當年我在燃燈佛那裡得到了一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嗎?”須菩提回答說:“沒有得到,按照我所理解的您之前所說的佛法義理,您在燃燈佛那裡沒有得到一個實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回答說:“是的是的,須菩提,實際上沒有一個實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有一個實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的存在的話,燃燈佛當時就不會給我授記說:你在來世當得做佛,號釋迦牟尼。恰恰是因為沒有一個實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所以燃燈佛當時給我授記說:汝於來世,當得做佛,號釋迦牟尼。”因此佛法的實相第一義只能是證悟,只能是以心印心。用一個例子來說,當時在靈山法會上,佛祖與大伽葉之間是以拈花微笑來以心印心的;達摩與二祖之間是以“覓心了不可得”來以心印心的;五祖與六祖之間是以“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以此來印心的。

最終就是說,如果在當時,六祖說五祖傳給我什麼法了,五祖就不會印證六祖。也可以說,六祖就不具備被印證的資格。因此,“法無所傳”是真傳,“法無所傳”是真法。

我們以《金剛經》中的一句話來總結本段: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做是言“汝於來世,當得做佛,號釋迦牟尼。”這是真傳法。

想問什麼,請留言!你即將決定行文的走向!

更多詳情,敬請留意其後文章。

高月明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oyueming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