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為百年老字號同仁堂把脈

誰為百年老字號同仁堂把脈


法治週末記者 孟偉

2月11日,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北京市大興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了對同仁堂“蜂蜜事件”的行政處罰結果。

濱海縣市場監管局經調查認定,同仁堂所屬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蜂業)部分經營管理人員在鹽城金蜂進行生產時,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生產蜂蜜、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開出1408.83萬元罰單。

大興區食藥局經調查認定,同仁堂蜂業2018年10月起生產的涉事蜂蜜中,有2284瓶流入市場,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沒收違法所得11.17萬元,沒收蜂蜜3300瓶,並吊銷同仁堂蜂業食品經營許可證。

至此,1400萬元的高價罰單讓發酵了兩個月的同仁堂“蜂蜜事件”暫時落下了帷幕,但這百年老字號在公眾心中卻“變了味”。

屢登質檢黑榜

“中華老字號”企業均是中國傳統有影響力行業內的佼佼者。創立於1699年的同仁堂作為一個有著數百年曆史的老字號品牌,早在康熙年間就定下了“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堂訓”。以此來告誡後人恪守古訓,不斷精進,保持住百年的聲望。

然而,這家三百年的老店在近幾年屢屢被爆出質量問題,此次“蜂蜜事件”讓同仁堂的品牌名譽遭遇了信任危機。

法治週末記者從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食藥監總局)官網中不完全統計,2018年同仁堂3次登上食藥監總局的質檢“黑榜”,主要涉及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製藥廠。

在2017年食藥監總局發佈的46份藥品抽檢報告的“黑榜”中,同仁堂更是以14次的上榜“成績”位居第二,其中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有5次上“黑榜”,涉及杜仲、制沒藥、乳香、白礬、土鱉蟲、遠志等中藥飲片。

不僅如此,同仁堂也常常出現在地方食藥監局的“黑榜”上。2018年12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被內蒙古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點名;2018年9月,北京同仁堂海口藥店有限責任公司三亞分公司被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點名;2018年4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被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點名……

其實,早在2013年,同仁堂就曾遭受連續的信任風波。當年1月,北京同仁堂總統牌破壁蜂花粉片,就被爆出非法添加藥物成分甘露醇;4月,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地黃被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不合格;5月,香港衛生署公告稱,一批名為同仁堂健體五補丸的中成藥汞含量超標,要求同仁堂方面立即回收;同月,牛黃千金散及小兒至寶丸硃砂超標,成分含量分別是17.3%和0.72%,遠超國際標準。

這些年,一輪又一輪的質量風波,讓同仁堂百年老字號的信譽岌岌可危。

子公司過於分散

2月11日,在同仁堂針對“蜂蜜事件”作出回應發佈的公告中稱,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生產蜂蜜、標註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為。

在2018年12月16日,同仁堂第一次回應“蜂蜜事件”時,違規使用過期蜂蜜的鹽城金蜂是屬於同仁堂蜂蜜產品的受託加工公司,稱對其監管不力。很顯然,代工加工是同仁堂部分產品的生產模式。

包括這次的“蜂蜜門”以及質檢“黑榜”榜上有名的企業,無一例外都是同仁堂旗下的子公司或者“貼牌”企業出現的產品質量問題。

目前的同仁堂主體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包括零售企業同仁堂商業和物流企業同仁堂安國加工,另外還有10箇中藥材基地,屬於縱向涉及了中藥產業鏈上中下游的龍頭型企業。每家子公司是否都採用代工模式,目前還無法確定。

有媒體在“蜂蜜事件”後走訪報道稱,目前在北京同仁堂的部分門店中,還有不少受同仁堂委託,實際由其他廠家生產的“貼牌”產品。

對於同仁堂屢次出現質檢問題的原因,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同仁堂企業自身的責任更主要,如果不是自己公司的產品就不應貼自己企業的標籤。“企業應當自查,如果是自己公司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即使是上下游合作伙伴有質量問題也難辭其咎。因為作為老字號口碑企業,既然收取了品牌許可費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也提出:“作為口碑企業為其他公司‘貼牌’應當更加審慎。”他建議,接下來同仁堂應對自己的“貼牌”企業、子公司和代工廠進行一次排查梳理,解決其中內部的問題。

研發投入少

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自2001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這18年間,同仁堂對產品研發的投入一直保持較低的水平。

按照歷年研發費用佔營收的比重來看,從2001年開始研發費用逐年遞減,至2007年研發費用僅佔營收費用的0.15%,2007年之後開始慢慢回暖,但比重並不高,平均研發費用佔營收費用的0.49%。

同仁堂研發費用比例較低也被官方要求整改。北京市國資委官網上《中共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委員會關於巡察整改情況的通報》曾要求,“增加科研投入比例。修訂完善《科研管理辦法》,明確創新投入比例,並制定創新投入考核指標,在2018年納入經濟目標責任考核”。

史立臣對同仁堂的研發情況也表示擔憂:“如果大量投入研發,在中藥創新、仿製藥、生物製藥等領域,就不會出現現在這些情況了。”他認為,同仁堂停滯不前也是老牌國企的通病,“國企的身份就確定了它的低運營效率,而且沒有經營壓力導致市場競爭力薄弱。”

同時,史立臣還堅信,同仁堂作為公眾信賴的老牌國企,擁有龐大的資金資源、社會資源、政府資源、市場資源,如果能夠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的意識,增強研發能力,百年老字號的口碑依舊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藥品老字號的共同危機

中華老字號中,因產品質量問題陷入信任危機的不只同仁堂一家。

在2017年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的藥品不合格信息中,雲南白藥因中藥飲片不合格上榜3次,涉及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藥飲片分公司生產的土鱉蟲被查出性狀不合格,菊花性狀不合格,黃連檢出金胺O存在染色問題,部分批次產品還存在總灰分、水分或含量測定不符合規定情況。

法治週末記者梳理發現,雲南白藥也不止一次被指存在質量問題。2016年5月,有媒體披露,“小兒寶泰康顆粒”用硫磺燻蒸過的浙貝作為原料,很多成品藥中被檢測出較高的硫磺含量,其中就包括雲南白藥生產的小兒寶泰康顆粒;2012年,雲南白藥兩次查出存在問題,一是被廣東省藥監局查出雲南白藥大理藥業的清肺抑火片(批號100726)存重量差異;二是四川省藥監局查出雲南白藥膠囊(批號20110213;規格0.25g*16粒)水分不合格。

對於上述質量問題,雲南白藥所作出的回應,並沒有讓公眾信服。

在史立臣看來,質量屢出問題對企業影響並不明顯,“目前國內藥品不合格的懲罰力度並不算大,違法成本低,對企業威懾力不足”。他認為,作為一家上市企業,逐利無可厚非,但如果為了壓低成本忽視中藥質量,那麼老字號積攢下來的美譽度會大打折扣,中醫藥行業的口碑亦會受損。

而在研發投入方面,雲南白藥也陷入了和同仁堂一樣的困境。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雲南白藥研發費用佔營收費用的0.40%,這一比例在2015年為0.48%。

劉俊海也表示,老字號更應珍惜品牌愛惜羽翼,一旦真的失去消費者信任,那麼老字號的優勢也會被逐漸透支。他認為,老字號企業更應該對市場存敬畏之心,慎獨自律、見賢思齊、擇善而從、追求卓越、改革向善,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