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霸氣改寫歐美商業規則的中國老闆

任正非:霸氣改寫歐美商業規則的中國老闆

前言:

眼看英國、新西蘭紛紛改口,“五眼聯盟”可能要崩,特朗普今天發推特了:

“我想要 5G,甚至 6G 能儘快進入美國市場…在這個毫無疑問代表著未來的領域,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落後於人”,緊接著,他又說“我希望美國能夠通過自由競爭取勝,而不是把更先進的技術拒之門外。我們要做各行各業的領頭人,尤其是在精彩紛呈的科技世界”。

儘管沒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特朗普口中令美國公司“屈居人後”、讓美國政府“拒之門外”的人,正是任正非。

任正非:霸氣改寫歐美商業規則的中國老闆

“西方不亮東方亮”,點亮科技樹的華為

也就是在不久前,在接受BBC記者採訪過程中,當被問及面對美國封殺,華為該如何應對,任正非談到,西方不亮東方亮,美國既代表不了全世界,其自身也離不開華為,因為華為更先進。

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在世界核心通訊技術上領跑全球,這就是華為和任正非的底氣。

2019年1月7日,華為宣佈推出業界最高性能ARM-based處理器-華為鯤鵬920(Huawei Kunpeng 920),以及基於華為鯤鵬920的TaiShan服務器、華為雲服務,並攜手產業夥伴推動ARM的產業發展,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生態環境,將計算性能推向新高度。

同樣在2019年1月,華為宣佈其已完成“低頻2.6GHz頻段下5G基站的新空口測試”,下行速率達到1.8Gbps,與業界成熟的3.5GHz頻段下的5G技術相當,這意味著被認為是阻礙中國移動推進5G商用的障礙之一已被解決。

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首次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出貨總量5420萬部,同比增長40.9%!

……

2017年12月4日,華為宣佈將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商用的5G智能手機。現在看來可能要提前了,因為在兩天後(2月24日)的MWC(2019世界移動大會)展會上,華為將推出世界首款5G摺疊屏手機,讓人期待。

2016年11月17日,在3GPPRAN187次會議關於5G短碼方案討論中,華為推薦的PolarCode(極化碼)方案獲得認可,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的最終解決方案。

自力更生,44歲開始創業的任正非,一步步帶領華為點亮通訊領域一個又一個科技樹。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又有誰能知道,誰能理解?

任正非:霸氣改寫歐美商業規則的中國老闆

只不過,面對歐美髮達國家的經濟霸權,有的企業選擇了認罰,賠禮道歉,有的企業更是連自己是“中國企業”都不敢承認。唯有華為,能讓特朗普發推特感嘆美國企業不爭氣。

交出規則制定權?美歐在焦慮

事實上,特朗普之外,對華為無可奈何的還有美國媒體。

美國CNN主播在最近一期節目中,現場邀請美國觀眾投票判斷美國政府到底為啥打擊華為?

是特朗普政府一直聲稱的安全問題嗎?還是政治原因,也就是美國只是想打壓中國?又或是為了保護美國企業,再或者是因為其它原因。

結果,57%的人表示是政治原因,只有27%的人認為是安全原因,還有15%認為是商業原因。

而現場連線的嘉賓聽到結果後表示,那些選擇商業原因的,如果大家認為特朗普這樣做是為了美國公司,那你們可能想錯了,因為沒有美國公司能替代華為。

“一流公司做標準,二流公司做品牌,三流公司做製造。”通信技術標準制定一直是業內具有研發實力企業必爭之地。

2009年,華為展開了相關技術的早期研究,並在之後的幾年裡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機基站。2013年11月6日華為宣佈將在2018年前投資6億美元對5G的技術進行研發與創新,並預計在2020年用戶會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動網絡。

正因為如此,在全球通信技術標準的5G方案大戰中,華為取得了絕對優勢,擊敗了其他國家,拿下了5G的半壁江山。

任正非:霸氣改寫歐美商業規則的中國老闆

也正因為如此,華為才得以在與美國高通、歐洲Turbo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際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的最終解決方案。

“誰掌握了規則,誰就掌握了話語權”,對於歐美西方國家而言,世界“剪刀差”貿易的基石在於技術的領先。一旦技術優勢喪失,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優勢地位也將大打折扣,這或許就是他們對任正非,對華為“焦慮”的原因。

但恰如任正非自己說過的那樣, 歐美髮達國家的重視,是對華為過去幾十年來努力的認可。但是,當別人開始封殺華為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拿出“偏執的毅力”,做出歐美不能不使用的產品。

“我們的產品,他們非買不可!”這既是對中國企業自豪感的詮釋,也是華為和任正非的底氣。

道阻且長,任正非手中的接力棒

2018年7月19日,美國權威雜誌《財富》發佈了新一期世界500強排行榜。在上榜公司數量上,中國公司達到了120家,位居第二,僅次於126家的美國。中國大陸(含香港在內,不包括臺灣地區)為111家企業。

內地111家世界500強企業中數量最多的是國有企業,涉及領域包括金融、石油、電力、電信、汽車、建築、鋼鐵、煤炭、裝備製造等行業,這些堪稱“巨無霸”國有企業因體制機制所“困”、所“寵”,雖然不缺“大”,但其發展難於服眾,更不用說令人敬仰。

而對比BAT三大互聯網巨頭,騰訊本質是依靠遊戲來獲取高額利潤,百度則沒有谷歌競爭壓力下,牢牢掌控了國內搜索引擎市場。三大互聯網巨頭受益國內龐大用戶紅利。但華為是真正意義上全球性的科技企業,業務遍佈全球,有一半業務來自海外。

最關鍵的是,BAT更多的是運營模式快人一步,通過技術創新形成流量壟斷,核心技術並不多。華為則是通過技術創新,通過技術優勢迫使對手讓步。

2019年1月2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公佈了《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對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家主要企業的會計年度研發投入進行調查。

榜單中,華為以113.34億歐元的科技投入,排在三星、谷歌、大眾、微軟之後,位列全球第五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榜單的前五十里,華為是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國公司。

任正非:霸氣改寫歐美商業規則的中國老闆

而在華為內部,任正非也只佔有1.01%的股份,而股份中剩下的98.99%都是屬於華為員工的,實打實地向所有員工派發股息紅利,鼓勵員工為企業發展發揮幹勁。

不上市,不碰金融,不碰幣圈,不貪戀財富,紮根科技研發,核心技術要自力更生……這份偏執,或許只有在改革開放的第一批企業家的身上可以找到,而我們所希望的,是一份傳承,是更多的華為,是有人能夠延續任正非手中的接力棒。

結語

2018年,華為的科研經費投入佔據了企業2018年營業額的14.7%,遠高於蘋果公司的5.1%。這意味著,在技術研發方面,華為要比蘋果更捨得花錢。

或許,這就是地地道道的任正非。改革開放第一批的中國老闆,把企業盈收,紅利的99%分給了員工,留給了技術研發。而他心中執念的,或許只是一份情懷,一份中國企業不能只紮根國際分工低端,為人打工,受人擠壓的商業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