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禮尚往來”迴歸本來

让“礼尚往来”回归本来

●惟有時刻以“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為警戒,既發揚傳統禮儀之道,又堅守紀律規矩底線,才能真正讓“禮尚往來”迴歸本來面貌,讓其變得清新而又親切。

让“礼尚往来”回归本来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美譽。禮尚往來,原本是表達人與人相互之間感情的重要方式,然而當下有時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之下,其原意被人為扭曲。“禮”的情感內涵被稀釋、文化意味被消解,甚至在一些地方形成了狹隘變味的“送禮”文化,歪風大行其道,成為了滋生腐敗的溫床。

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送禮”。自古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在一些不正常的迎來送往中,送禮者十有八九都是違心的:其之所以熱衷於送禮,要麼是為了眼前利益而拉攏腐蝕,要麼是通過感情投資而圖謀遠期回報。於是,他們往往披上“人情往來”的外衣,巧借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職務升遷、看病就醫、出差出國等各種機會,在一次次“不成敬意”“略表寸心”中,把“禮尚往來”演變成了“禮上往來”,其打的小算盤從來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利用黨員幹部手中職權,為自己拉關係、找靠山、謀私利。

對待“送禮”這件事,古人有一些精妙的論述。如,唐人陸贄當宰相時,很多人送禮他都堅辭不受,並常常自勉,“人之行賄,並非所願。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慮。因之,肅賄風,由上起。上之所為,以導下也;上所不好,以檢下也。”再如,清代史學家趙翼對歷代賄賂行為進行總結,得出一個結論,叫作“賄隨權集”,即“權在宦官,則賄亦在宦官;權在大臣,則賄亦在大臣。此權門之往鑑也。”然而,天下也沒有不予回報的“收禮”。俗語說得好:“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一旦違規收下了他人的禮金禮品,就可能在“放長線釣大魚”中被牢牢拴住,聽人差遣、任人擺佈,面對他人要求的時候,自然喪失原則、無力說“不”,甚至徇私枉法,以此來“回報”別有用心者的“圍獵”。

更嚴重的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果黨員幹部對如此“收禮”不以為然、取之坦然、用之欣然,那麼,“送禮”者也必定是趨之若鶩,因為“貨賄上行,則賞罰之柄失;貪求下布,則廉恥之道衰”,下面的人貪腐,失去的將是自身的廉恥與操守;如果身處上位的也收受賄賂,那麼失去的將是賞罰的尺度與原則,危害也將會是更加嚴重的。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這一段段來自傳統文化的經典話語,警示我們要正心修身。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為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定下六條“規矩”,其中第二條就是“不送禮”。看似講的人情往來,實則談的是交往之道;看似約束的是收送禮品,實則談的是紀律底線。

惟有時刻以“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為警戒,既發揚傳統禮儀之道,又堅守紀律規矩底線,才能真正讓“禮尚往來”迴歸本來面貌,讓其變得清新而又親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