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那些與我同步的時代風流

《影響》:那些與我同步的時代風流

《紅高粱》鞏俐、莫言、姜文、張藝謀

今晚,聚焦改革開放四十年的40集大型專題片《影響》將在電影頻道拉開序幕,這是中國當代電影的芳華,也是而立之年的我之芳華。

我是1977年生人,我出生那年,癱瘓多年的北京電影學院恢復建制,次年九月,我剛學會直立行走,北影恢復招生並迎來了她的黃金一代。北影1978年的復招,後來被法國《電影手冊》評為20世紀電影史上100個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之一。

1978年的9月16日,夏日未遠秋日正準備探頭,這一天跨進北影校門的許多人,對中國電影乃至中國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們中有導演系的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胡玫、夏剛,攝影系的張藝謀、顧長衛、侯詠、呂樂,美術系的霍建起、馮小寧、尹力等等,他們掀起了中國電影黃金第五代的浪潮。

1984年,陳凱歌完成了他的處女作《黃土地》,張藝謀也在《一個和八個》中第一次掌鏡,而我家也從一個只有十幾戶人的小山村搬回到了鄉鎮上。那一年,我知道了有一種生活叫電影,有一種地標叫電影院。

《影響》:那些與我同步的時代風流

《黃土地》陳凱歌、張藝謀

電影院,一度是中國民眾內心NO.1的地標,城市如此,鄉村也是如此,幾乎每一個城市和鄉鎮的核心位置,都有一家電影院。電影院是我們鄉鎮最高建築,門臉三層小樓,門前臺階若干,臺階下有小廣場,綠樹成蔭,一側海報欄成排,內有上映公告,影廳在後院,有高牆環繞,屋簷四周亮著彩燈,屋頂上大大“電影院”三字,也打扮得五顏六色,每晚都要宣佈全鄉我最美。

鄉鎮五天一個集市,有集市必有電影,中午一場,下午一場,晚上一場,兩毛一毛五分不等,時間越好越貴,開場後五折,兒童半價,孩提免票。回鄉後父親在供銷社當主任,經常有電影票福利,也就成了電影院常客。開始每逢新片必看,後來只要有電影就看,再後來閒來無事就泡電影院,管它看過多少遍。有時拿贈票看,有時買票看,有時捏著陌生大人衣角混進去看,有時翻女廁所牆爬去看,有時扒窗戶和門縫看。

日常和鄉親們集體看電影,也是件再稀疏平常不過的事情。誰家婚喪嫁娶,必請鄉親看電影,什麼牙會請菩薩等宗教儀式,也請大家看電影,來個什麼宣傳教育活動,還是請大家看電影,誰家雞鳴狗盜,砍了山上不該砍的東西,那就罰請大家看電影,有時抓了賭博的,還是罰請大家看電影。偌大的鄉野,似乎沒有什麼一場電影解決不了的恩怨。天涼在影院看,天熱在廣場掛起銀幕放露天電影。光是一個《少林寺》,就不知看了多少十遍。

電影院也是鄉鎮文化中心,也叫禮堂,日常還有各種地方戲或文藝演出。每逢國慶、元旦、中秋和五四青年節什麼的,鄉鎮都會發動各單位和村部組織演出,你拉個弦,她唱個曲,誰再跳個舞。學校的歌唱比賽,有時也拉到電影院接受鄉親們的閱兵。我記得有一次我負責指揮兼報幕,臺下黑壓壓的一片,一時忘了歌名,後來烙下了表演恐懼症,追隨我半生。

《影響》:那些與我同步的時代風流

兒時的影院長成鄉鎮大樓

這樣的好日子一直持續到八零年代末,隨著電視劇走進千家萬戶,以及九零年代錄像廳崛起,昔日熱鬧非凡的電影院,終於沉積下去了。九十年代末上大學那會,還曾通過影院破敗的門洞闖進去一回,白色幕布早已碎裂,像是一件當代裝置術品,倒是影院的座椅除了落滿塵土,整齊排列依舊。千禧年後再回去時,影院已成廢墟一片,工人正在敲打可以再利用的青磚,敲醒了我的萬千感慨。再後來,在電影院的位置長出了六七層的鄉政府大樓。

對我來說,如今看電影頻道《影響》這改革開放四十年,看的不僅止是中國電影四十年,更是看自己電影般變遷的歲月四十年。現在回望自己的四十年,比起父輩的四十年還是相當幸運的,所幸我有一個電影啟發的童年,第五代餵養的少年,第六代引領的青年,以及也有電影職業相伴的中年。

因為常去電影頻道錄節目的關係,我也算是《影響》節目孕育和誕生的見證者和旁觀者。頻道的編導經常錄製完我參與的節目,就匆匆趕去採訪預約好的嘉賓了,要麼就是剛剛剛回來。編導有時也與我分享他們採訪的收穫與喜悅,比如張藝謀說劉恆當年對鞏俐的不滿,自己是如何迴旋與堅持的,比如李雪健追憶《鼓書藝人》時如何說朱旭老師演得比自己好,可惜就住在頻道隔壁小區的朱旭老師,今年9月15日永遠離開了我們。

節目組一共採訪了156位新老電影人,有的前輩一聊就好幾小時,有的前輩年事已高,極可能是最後一次人生講述,40集的專題容量,固然無法承載電影人追憶的所有,相信很多珍貴的往事都無法在節目中呈現。在此只能說,但願那些好的講述不會被塵封,而是以其他文字或視頻的方式呈現在電影頻道其它平臺裡。

《影響》:那些與我同步的時代風流

《影響》完成片共計40集,每集20分鐘,劃分“面孔”“銘記”“生活”“電影”四大板塊,每個版塊10集。其中“面孔”聚焦李雪健、張藝謀等影人的時代風流,“銘記”號的電影與改革開放的脈搏,“生活”透過電影裡看百姓生活的變遷,而“電影”探索的是電影市場和行業的往事。

完整的專題片我有幸提前看過四集,未必是終審版,但也八九不離十。節目裡最感動的,是自己同步歲月的點滴照應,最心疼的,是手術後李雪健老師那沙啞而深沉的聲音。很少人知道,李雪健2000年拍戲時就查出鼻咽癌,已在抗癌的人生路上走過了18個年頭。別看李雪健還處在康復期,講話時明顯鼻音有恙,但他的講訴氣定神閒,讓人心疼又悸動。

李雪健是“面孔”部分唯一一位佔領上下兩集篇幅的影人,也是我最敬佩的影人之一。李雪健家喻戶曉的角色很多,有中國式好人宋大成,有梁山及時雨松江,有人民好乾部焦裕祿,有萬人空巷的《渴望》,也有1990年就斬獲1.3億票房的《焦裕祿》,演什麼是什麼,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看片過程還和旁邊的小夥伴一邊嘀咕,李雪健的有些表演裡暗藏一股邪氣,他其實不僅僅能演好人,還能演出更復雜的人性,可惜除了《九一三事件》裡演過一回林彪,《荊軻刺秦王》裡演過一次嬴政,中國電影還沒給他更多的機會。

四十年只是一程,有風有雨,也有豔陽高照,往後的路,借用馬伊琍老師一句話,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