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立身?立業?立家?還是立在焦慮?

三十而立——立身?立業?立家?還是立在焦慮?

三十而立是一個漢語成語,來源於《論語.為政》,孔子本意的"三十而立"並不是指成家立業,隨著時代的發展,三十而立被附加了更為狹義的內容,要求三十歲“立身”、“立業”、“立家”。

現在的人似乎20出頭的年紀就在喝枸杞佛系養生,三十歲真的是個又尷又尬的年紀,好像提前進入了中年危機的焦慮期,時常琢磨著自己這些年到底得到了什麼,自己到底想追求什麼。自己還沒想明白,長輩們就拿三十而立來唸咒年輕人,年輕人只剩下委屈、無奈,甚至憤慨。

現在三十怎麼立?工資扣除花銷難存錢,能正常的生活已經不容易。沒有家人的資助,四十、五十都難言而立之年。

不是能力問題,是時代問題,更是等級制度問題。社會的發展始終是金字塔結構,發展的意義就是讓金字塔結構變得更緊湊更牢固。

年輕人要想進入金字塔結構中太難,需要更玩命的努力以及運氣。生活的壓力同樣不容小覷,沒有多餘的存款,始終是過一天是一天。

目前,並沒有辦法能夠改變這一情況,延遲退休方案讓三十而立更加不可能。

整個社會應該忘了三十而立這個概念,我們的長輩們應該更多關心年輕人,理解年輕人,幫助他們三十而立。責備年輕人三十還不能立,這是幼稚的,也是極其噁心的行為!

一個人的努力未必立馬會得到社會認可,社會反應一個人的努力始終比較緩慢,社會越發達,社會反饋的信息越緩慢。

三十而立也好,四十而立也行,五十而立也罷,年輕人先要有對社會生活的信心與信念,否則,立之後也會跪下的。

我們的長輩應該與時俱進,更多的幫助年輕人更好的成長,而不是嫌棄甚至鄙視年輕人三十還沒有立,畢竟年代不一樣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