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養殖之中華真地鱉形態及其生物學特點

中華真地鱉主要分佈於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北京、甘肅、內蒙古、遼寧、新疆、江蘇、上海、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青海等地。據記載,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麓一帶的石下鬆土中也能採到。藥用名稱為蘇土元,是藥材市場上銷售的主要藥用種類之一,也是人工養殖的主要種類

(1)雌成蟲形態雌成蟲身體扁平,橢圓形,背部稍隆起似鍋蓋。體長3.0—3.5釐米,體寬2.5—3.0釐米背面紫褐色至黑褐色,稍帶灰藍色光澤,不同生活環境中的個體色澤有差異。經乾燥後的土元體顏色稍深,無光澤,腹面呈棕褐色。頭小,隱於前胸板下,覓食時頭才伸出,並可見頸部,口器為咀嚼式,觸角絲狀,黑褐色,前後粗細相等;複眼大,呈腎形,凹陷的一側圍繞觸角基部,兩個單眼位於兩複眼中間的上方。前胸背板前窄後寬接近三角形,中間有微小刻點組成的花紋,中胸和後胸較狹窄,兩側及外后角向下方延伸。腹部9節,第一腹板被後胸背板所掩蓋,因而只見中間較短部分。第2—7腹節寬窄近似,8節及9節向內收縮。肛上板較扁,後緣直,中間部位有一小切口,後緣有較小的尾須一對。胸部有3對步行足,較發達,善爬行,基節粗壯,隱藏於胸部的腹面的基節窩裡,腿節長呈筒狀,脛節多刺。前、中、後足的跗節部都是5節,末端有爪1對。3對足大小不相等,前足最短,長約10毫米;中足長約17毫米;後足最長,有20毫米。

(2)雄成蟲形態身體顏色比雌性淺,呈淺褐色,身上無灰藍色光澤,但體表較雌性成蟲色澤鮮豔,披有纖毛。體長30—35毫米,寬15—20毫米。頭略小於雌蟲觸角明顯粗壯。前胸背板色較深,寬大於長,前緣略呈弓形,3對胸足略細於雌蟲,脛節上的刺較長。翅兩對,較發達,將中胸以下的各部位覆蓋於翅下。前翅革質半透明,脈紋清楚可見。後翅膜質透明,翅脈黃褐色,平時重疊於前翅下。腹部末端上方有尾須1對(肛上板上),其下方有兩個較短的腹刺(下生殖板上)

(3)卵莢形態多個卵包在一個腎形革質鞘狀袋中,稱為卵莢。卵莢長約10毫米,寬約5毫米。初產時卵莢呈紫紅色,略透明,隨著時間延長逐漸變深,48小時以後呈棕褐色。卵莢側面有若干條稍彎曲的縱溝,即莢內卵與卵之間的隔膜處。卵莢較內陷的一側較厚,另一側較薄。上部有一排鋸齒形鈍刺,稱為龍骨線,胚胎髮育成熟後,龍骨線處裂開,若蟲由此鑽出卵莢。每個卵莢內有成雙行互相交錯排列著的卵6—26個,多為11—16個。

(4)若蟲形態土元的活動幼期稱若蟲,自卵莢中鑽出到成蟲這一階段的蟲態統稱若蟲。剛從卵莢中鑽出的1齡若蟲,體外有層透明卵膜包裹著,為乳白色,形狀似臭蟲。掙脫體表那層卵膜後即可以爬行,且爬行較快,性情活潑,24小時後體色變為黃褐色。隨著齡期的增加,體色也逐漸加深,至末齡時為深褐色,並有紫褐色光澤(圖1)。

土元養殖之中華真地鱉形態及其生物學特點

中華真地鱉生活史圖

雄若蟲在6—7齡未羽化出翅以前與雌若蟲相似,主要區別:①胸部第二、三節背板後緣角的傾斜度不一樣,雌若蟲約70度,雄若蟲僅約40度(圖2-8);②胸部第二、三節背板後緣形狀不一樣,雄若蟲為折線狀,雌若蟲為弧形(圖2);③爬行姿勢,雄若蟲體稍抬起,雌若蟲下伏。

土元養殖之中華真地鱉形態及其生物學特點

中華真地鱉雌、雄若蟲胸部第二、三背板形態區別

在養殖過程區分大齡若蟲雌雄很重要。按比例留足雄若蟲(計算好所需面積養殖池中的土元,不挑出大齡雄若蟲,但要移出一部分以達到適宜的養殖密度),羽化為雄成蟲後進行交配。多餘的大齡雄若蟲(6齡時開始)挑出加工,作中藥材,不影響藥用價值。

"土元養殖之中華真地鱉形態及其生物學特點"文章轉載來源:土元養殖網http://www.tyjuji.com/thread-21317-1-1.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