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管洪:構建引領時代的全媒體傳播生態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构建引领时代的全媒体传播生态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构建引领时代的全媒体传播生态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构建引领时代的全媒体传播生态

編者按】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把“課堂”設在了人民日報社媒體融合發展的第一線,採取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著眼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深刻分析全媒體時代的挑戰和機遇,科學把握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和規律,明確提出了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重大要求。如何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1·25”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重慶日報將陸續推出專版,邀請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构建引领时代的全媒体传播生态

構建引領時代的全媒體傳播生態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1·25”重要講話精神

□管洪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管洪:构建引领时代的全媒体传播生态

2019年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此次學習別開生面地把“課堂”設在新聞採編和媒體融合發展實踐的第一線——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採取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下稱“1·25”重要講話)。這必將對推動我國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媒體融合發展處在新的關鍵節點上的引領綱領

中國媒體融合發展一路走來,非常鮮明的特徵是,每逢關鍵節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都會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不失時機地科學引領,順勢推動。早在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提出:“要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這是“媒體融合”第一次寫入黨的中央全會公報。這表明“媒體融合”已成為全黨的共識。

次年8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意味著“媒體融合”從黨的意志變成了國家行動、國家戰略。

在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下稱“8·18”重要講話)。此次講話就媒體融合的思路、原則、方法、路徑作了全面而精闢的闡述,清晰回答了怎麼融、融到什麼程度、達成何種目標等問題。這是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的行動綱領和科學方略,具有極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遵循規律”是前提;“強化互聯網思維”是統攝;“優勢互補,一體發展”是實質、標準;“技術支撐”和“內容根本”是手段、原則;“現代傳播體系”是目標。

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開啟了“中國媒體融合元年”。自此,神州大地上,一幅生龍活虎、百舸爭流的媒體融合畫卷次第展開。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下稱“2·19”重要講話),進一步揭示和勾勒了媒體融合發展的軌跡與路線圖。他說,媒體融合不是“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要儘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而變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清晰地描述了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由低級到高級的三個階段、三重境界——從相“加”到相“融”到“一體化”,即相“加”是起步,相“融”是過程,“一體化”是最終形態。

經過四年多的創新實踐,而今的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無疑開創了後來居上的生動局面。有學者撰文總結:我國媒體融合發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整體進展處在全球媒體“第一方陣”。在此當口,媒體融合如何向縱深推進,如何“百米衝刺”,成了業界學界共同關心的話題。有人將此稱為“媒體深度融合”,也有人稱之為“媒體融合下半場”。但無論怎麼叫,媒體融合又處在一個如何決勝的關鍵節點了。

在這個關鍵性時刻,中央政治局把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的內容主題定為“全媒體時代與媒體融合”,把學習的“課堂”擺到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可謂恰逢其時、富含深意。而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時的重要講話——“1·25”重要講話,無疑也和此前的“8·18”和“2·19”重要講話一樣,是在關鍵性節點上指導中國媒體融合發展新的頂層設計和行動綱領。

毫無疑問,中國媒體融合向縱深推進的熱浪很快就會在神州大地上激盪。環顧世界,一些國家媒體融合探索起步早,卻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政黨,像中國和中國共產黨這樣從國家層面重視並謀劃、部署這場迎接和應對互聯網傳播革命的重大戰役。這為中國媒體融合發展贏得了重要的戰略先機。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新性和時代性的理論特質使然。

從媒體生態文明的高度和角度理解全媒體傳播體系

在“1·25”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新要求,並把建設全媒體和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作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的時代課題。“全媒體傳播體系”雖然是全新的提法,但和“8·18”重要講話提出的“形成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

較之“現代傳播體系”,“全媒體傳播體系”有著更為明確的界定。在全媒體傳播體系中,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立體多樣,相得益彰,共同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媒體傳播體系”的表述是對此前“現代傳播體系”的進一步深化和具體化。

無論概念和表述有何變化,中國媒體融合發展最終是要指向建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匹配的健康良序、充滿活力的媒體輿論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和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各個部分,如習近平經濟思想、生態文明思想、軍事思想、外交思想等等,相互聯繫,相互貫通,形成內容完備、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因而不能孤立和就事論事地理解。譬如,生態文明思想,直接的是關於自然環境,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就更深更廣泛的內涵而言,“生態文明”又是貫穿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整個理論體系的一根紅線。“綠色”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講的不僅僅是自然環境,而是關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從這個角度,全媒體傳播體系,更深層的意蘊是要建設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的媒體和輿論生態文明。

實際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許多鬥爭和實踐,都是在不同領域、不同方面建構健康良序的生態文明,如實施“八項規定”和反腐倡廉,是建設健康的政治和幹部生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建設健康的經濟生態;“掃黑除惡”則是構建和諧、健康的社會生態。由此觀之,推進媒體融合,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部分,無論是建構“現代傳播體系”還是“全媒體傳播體系”,實質都是要建設健康良序的媒體生態文明。

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1·25”重要講話中特別強調要依法加強新興媒體管理,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更加清朗;要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加強網絡內容建設,使全媒體傳播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淡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邊界而歸於“四全”媒體

梳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媒體融合的歷次講話,“1·25”重要講話中幾乎沒用“傳統媒體”的表述,轉而首次明確提出“全媒體”的概念,並以“四全”即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和全效媒體進一步闡釋其具體內涵。這一變化是同中國媒體融合的進程和“全媒體不斷髮展”的時代特徵緊密相聯的。

經過媒體融合“上半場”的實踐探索,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逐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的邊界漸漸模糊起來,彼此的特性與優長相互滲透、交融。如傳統媒體的線性傳播特性,有封閉與保守的缺點,又因為“守門”而具有對事實真實性的把關和價值堅守等優點,使之公信、權威;而互聯網新媒體的非線性傳播,有快捷、開放、互動、平等、多元等優點,又因“守門”失靈而信息混雜、真假難辨。媒體融合本質上對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一同“揚棄”,是“優勢互補”,而非簡單地誰吃掉誰。於是,傳統媒體也有一定的非線性特徵,更注重和受眾的互動與“對話”;互聯網新媒體則吸納了傳統媒體的長處,更注重“守門”和內容把關。“中國媒體融合元年”開啟四年多之後,這一交融趨勢越發顯見。而且,就媒體機構特別是有著紙媒基因的黨報集團而言,也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傳統媒體集群,而是有了顛覆性重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的媒體矩陣,是多種傳播平臺和多種媒體形態並立並存的全媒體集團了。

在此情勢下,弱化和淡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邊界,合乎媒體融合的歷史與發展邏輯。在“1·25”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媒體融合“要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要“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這和“8·18”重要講話中的“優勢互補,一體發展”、“2·19”重要講話中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相連相貫的。“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最終將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合而為一”,邊界漸失。

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等“四全”媒體是“1·25”重要講話中新的表述與提法。這和淡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邊界也有一定程度的對應與關聯。

“四全”媒體是對全媒體和全媒體時代四個層次的闡釋。全程媒體是說一個事件從發生到結束,無時無刻不處在傳播的鏈條中,隨時都可以變成一個公眾信息;全息媒體指傳播的呈現形式愈加多元,圖文、視頻、遊戲、AR等等,給用戶的閱讀體驗也是各取所需,新聞的呈現更為立體,同時,在物聯網、人工智能、雲技術等新技術推動下,萬物皆媒的趨勢愈發明顯;全員媒體意即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信息的傳者和受者;全效媒體指媒體越來越分眾化,用戶畫像越來越清晰,以往新聞傳播了,卻不知受眾是誰,反響怎樣,這叫非全效傳播,而今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這些都不是問題,傳播更精準、更有效率了。

“四全”媒體,是媒體融合推進和新技術應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時代大趨勢,也是媒體深度融合所必須面對和順應的。只要在全程、全員、全息、全效四個方面有作為、有效能,區不區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無關緊要,或者說二者就不那麼涇渭分明瞭。

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變”與“不變”的辯證法

媒體融合發展如何向縱深推進,“1·25”重要講話中有了明確的方向、原則和行動方略。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前關於媒體融合發展重要論述進一步的豐富、完善和發展。

一方面,推進媒體深度融合要創新求變。“1·25”重要講話中,“新”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得最多的關鍵詞之一。

首先是緊跟時代,“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全媒體時代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媒體深度融合必須迎接挑戰,順應時代大勢。

其次,要加強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發展各類新媒體,積極發展各種互動式、服務式、體驗式新聞信息服務。總書記特別提到“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也專門提及“人工智能”,要求積極探索人工智能運用在新聞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這是要我們努力探索“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的創新。

第三,體制機制創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以筆者理解,這是要求創新機制,構建和全媒體、和媒體深度融合相適應的新型新聞生產關係。同時,總書記還要求各級宣傳管理部門“改革創新管理機制,配套落實政策措施”,以利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1·25”重要講話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媒體融合發展其它所有重要論述一樣,都是從信息傳播的新變化中審視,從傳媒變革的新趨勢中分析,從輿論引導的新挑戰中思考,始終閃耀著創新的智慧與光芒。

另一方面,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大的方向和基本原則又是必須恪守和堅持的。“堅持”也是“1·25”重要講話中頻次較高的用詞。

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任何時候都不能變。

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在向基層拓展、向樓宇延伸、向群眾靠近上繼續下功夫,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務;必須堅持有利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這在媒體融合發展的任何階段都不能變。

媒體融合發展向縱深推進,要堅持“以內容為根本”,要通過奉獻優質內容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就此,習近平總書記在“1·25”重要講話中講得具體而透徹。他說,要抓緊做好頂層設計,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設新型主流媒體,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他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即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使正面宣傳質量和水平有一個明顯提高”;還頗具針對性地要求“主流媒體要及時提供更多真實客觀、觀點鮮明的信息內容,掌握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

“1·25”重要講話和習近平總書記過去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既內容相承、邏輯相扣,又有許多與時偕進的新要求和新提法、新觀點、新見解、新思想,很好地體現了“變”與“不變”的辯證法。

“1·25”重要講話綱舉目張,既有頂層設計,又有“四梁八柱”,更有對“關鍵少數”的具體要求。新時代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方針和路徑在此一覽無遺。

(作者系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重報集團產業公司董事長)

溫馨提示

※ 薈萃思想精華,雲集評論名家,更多評論理論精粹、話題互動,敬請下載理論頭條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