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這兩天,歌手孫楠一家火了。

起因是三年前,孫楠和妻子潘蔚,為了讓孩子接受國學教育,帶著孩子搬離北京,到徐州花700元租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

採訪中,潘蔚稱,他們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過一種“返璞歸真”的簡單生活。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所謂的簡單生活,就是減少對物質的慾望。比如一家六口生活在100平的房子裡,房屋裝修簡單,家裡不要保姆,自己動手做飯。

還有四個孩子住在一間屋子,上下床,男女孩混住。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孫楠和潘蔚是重組家庭。四個孩子中,大女兒是潘蔚與前夫所生,今年已經27歲;二女兒買寶瑤今年19歲,和12歲的弟弟孫苝是孫楠和前妻買紅妹的孩子;最小的女兒今年8歲,是潘蔚和孫楠的孩子。

潘蔚說,他們搬去徐州的最初目的,是衝著徐州一家開了24年的國學學校。她希望這個學校可以幫助改掉孩子們身上的壞習慣。

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們“知道感恩、知道孝道”

如何教育孩子本是個人選擇,但很快,網友們就發現了不對勁。

首先,潘蔚本人在這家名為“華夏學宮”的國學學校裡,擔任了女紅老師。

女紅是什麼呢?就是縫紉、紡織這些針線活。在古代,“德、言、工、容”是女子的“四德”,工就是女紅。

古代評價一個女子,一是看相貌,二是看女紅。

你也可以說,現代女紅只是一門興趣愛好,學學沒什麼,但顯然,潘蔚並不是當一門興趣愛好在教學。

她說,教孩子學女紅的目的是,“她長大要為人妻為人母,做媽媽做妻子”,因而從小教她“用針線傳遞愛”。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其次,是在她的書《素心映照》裡,充斥著令人大跌眼鏡的傳統“女德”論。

比如她寫道,自己在初次接觸國學時恍然大悟,打電話對孫楠說:

“孫楠,以往家裡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而就在這一章——《做個智慧的女人》的開頭,潘蔚告誡讀者,男人是天,女人是地;智慧的女人知道安守本分,涵養坤德。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而關於這本書,整個豆瓣只有1條書評,明顯能看出是一篇推薦文。文章標題叫《做個好女人,很難嗎》

文章內容更是寫道:“好女人一旺旺三代,一個家庭,教養出一個好女孩,讓她自幼懂得做女兒,成年以後懂得做妻子,懂得做母親,那這個家庭的父母,丈夫、兒女都能因為這個女孩而得利。”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不止如此。在新書推介會上,潘蔚還表示,自己常問學生家長:“你的孩子有沒有給你們倒過水端過茶?”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在她心中,沒有給父母端茶倒水的孩子,都是不懂感恩、沒有仁愛、墮落的。

孩子們需要國學教育,學習傳統孝道。

孫楠的孩子們的確也是每天學習

孝道。

在一個名為“孫楠和他的國學日常”的微信公眾號上,從2018年4月開始,每天固定發佈由小女兒愛寶誦讀的傳統國學篇目。

內容包括孝經、弟子規、心經、金剛經等。

潘蔚還表示,減少物慾、接受國學薰陶以後,兄弟姐妹之間少了爭執,小女兒還常常“口吐蓮花”。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然而,就在這個“分享孫楠關於國學的小小感悟及日常二三事”的公眾號首頁上,有一個叫做“楠氏物語”的鏈接,點進去以後是一家同名的微店,品牌介紹是:

“中式輕奢生活方式品牌——楠氏物語,於2017年,由著名音樂人孫楠先生髮起創立。”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店鋪古色古香,有¥1600的中式擺件,有¥1980的花梨木文房四寶,有¥3240的盤子,有¥10800的茶壺……

總之,中式禪意生活不便宜。

從月租金10平方2000元的北京,搬到100平方700塊的徐州,經受著價值16800一週的國學教育薰陶,看來並非真正的“拋除物慾”。


“張之洞曾外孫女”開設的國學殿堂


潘蔚和孫楠不遠千里也要送孩子來讀的國學學校叫做華夏學宮。在當地人看來,華夏學宮是一個“貴族學校”。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華夏學宮官網的女學堂招生簡章,女德班收費高昂,一週16800元

學校坐落在“農村”,學費一年15萬,學校裡圈養著馬匹供學生上馬術課,學生裡“漂亮妹子”很多,停車場裡的豪車很多。

有當地人閒來無聊進學校閒逛,拍攝到教室內的書架上,滿是四書五經等國學常見書籍。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圖片來源:徐州建城吧網友 @Journey彬

但仔細看圖就會發現右側一本名為“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的小黃冊子,其中宣揚的是什麼,從書名大致可以猜測。至於為什麼會存在,並沒有人做出解釋。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2015年,孫楠陪15歲的女兒買寶瑤,在華夏學宮,參加成人禮大典。

在這所學校內十分受推崇的校長易菁,也是個奇人。

這位56歲的女先生據介紹為“晚清軍機重臣張之洞曾之後”,90年代初決定復興中國傳統文化,開始籌劃國學學校。她希望能“基本不走樣的把五千年的文明呈現出來”。

微博網友@陳生大王 評論:這顯然就非常可怕了,五千年的文化裡,多的不說了,至少有一半兒是糟粕和壓迫。

據學校官網上的新聞,易菁校長還榮獲了2015年第八屆《生活月刊》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

這個從來默默無聞的獎項,在2018年,因獲獎者范冰冰而廣為人知。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在《生活月刊》的採訪中,易菁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佛陀,他“是我一生所追求的典範”。

而在一篇《教育家雜誌》發佈的採訪文章中,作者把易菁與佛陀做了對比。

文中說,與易菁見面後大吃一驚,不僅是因為對方的性別為女,更是因為易菁的耳垂格外厚,“眾所周知,耳垂厚重是佛門象徵”。

易菁的言談舉止也很佛性:

易菁甫一見面就給作者泡茶,喝完茶,作者開始提問:“華夏是怎樣教學的?”

易菁:“我們今天談的不在一個語境裡,這是方法論跟世界觀的差別。”

作者又喝了一杯茶:“說說你自己吧。”

易菁:“關於我自己,沒什麼好說的。”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教育家雜誌,微博

文中還稱,在華夏學宮,男孩必學武術,女孩必學女紅。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教育家雜誌,微博

在這裡,女漢子是不受歡迎的,也是不允許的。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教育家雜誌,微博

實際上,華夏學宮的老師介紹稱,學校的教職員工、義工,甚至包括學生,90%以上都是修行人。

這也許可以解釋上文中“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為何能光明正大呈現在教室書架上了。


把糟粕當飯吃

不是蠢就是壞


扯著“國學”大旗,站臺走穴的人,總喜歡說著“時代變亂了,就是因為現在的人把老祖宗的禮義廉恥都丟了”。

事實上,他們既不懂當下的時代,更不懂口中談論的歷史之厚重。

我們的世道相比古代,無論是從什麼維度來看,都很難說是變亂變差了。

作為傳統中國的巔峰時代——乾隆盛世,GDP佔全球三分之一,國庫充盈,四海臣服,威加海內。就是這樣的一個盛世,也依然是個充滿飢餓的時代。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世道好和世道壞,只是餓死無數人和餓死部分人的區別。

那些嚷嚷著時代變亂、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不能丟的人,不是太蠢就是太壞。

有人說,很多人中年之後迷失在國學、茶儀、女紅這些東西里,以為自己靈魂進階、清新脫俗,脫胎換骨了,其實就是陷入了初級邪教,本質上,還是因為沒文化。傳統文化裡當然有好東西,但是能讓文盲著迷的基本都是糟粕,因為糟粕有形式感,因為糟粕沒有門檻。

正如在《北京青年報》的採訪中,孫楠曾提到,孩子身上缺失了一種“規矩”意識。——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下,我發現女兒身上發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在她的成人禮上,她給我奉茶,令我觸動很深。”

讓孫楠感觸很深的“奉茶”,讓潘蔚驕傲不已的“規矩”,恰恰是“糟粕”作用在孩童身上,最直觀的表現。

條條框框之下,正是階級分明,是精神壓迫,是人與人之間的臣服,教導男孩應該如何,女孩應該怎樣,將封建糟粕奉為座上客。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在他們的國學體系裡,通過讓孩子讀《弟子規》,獲得對孩子的控制權,將培養出一個當代“二十四孝”“恪守女德”的孩子當做成就。

《弟子規》可以治網癮,《孝經》可以治婦科病,《女誡》可以改善婆媳關係,

國學成了最實用的生活教條。

潘蔚說自己缺德,還算是自謙了,畢竟如果按照女德聖經《女誡》的標準來看,三嫁的女人,已經遠遠超出了《女誡》的道德尺度。

《女誡》的作者班昭,“戰戰兢兢,常懼絀辱“四十年,最後將自己寶貴的“如何做一個好女人”的經驗,寫成《女誡》七章,起初是為了教導女兒如何處世,最後卻成了女性道德準繩。

《女誡·卑弱第一》內核大概就是,身為女人,在家庭中的正確定位,乃是「卑弱下人」,並告誡女方只有擺正了身份,才能遠離「黜辱」。《女誡•夫妻第二、敬慎第三》中則是講“夫御妻、妻事夫”,夫妻之間尊卑要分明。女方要“尚恭”,也就是乖巧聽話。《女誡·專心第五》中則強調,“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

“婦無二適之文”......這一點上,三嫁的潘蔚,無疑是缺了大德……

綜上來看,要當一個有"德"的女人,首先需要不把自己當人。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我校以女德教育為社會良藥”——潘蔚任職的華夏學宮招生簡章圖片來源官網

新中國成立後,好不容易將婦女們從“三從四德”的封建糟粕中解救出來了,誰能想到,70年後的今天,竟然還有一批婦女高喊著“缺德”的口號自己往裡跳。


徹頭徹尾的國學教育

就是一場倒退


適合古人的,未必適合如今。

在歷史上名頭甚大的四書五經蒙學著作,無論是識字效果,還是傳達道理方面,都遠不如現今任何一版語文教材。

它們更多的應當載入中國教育史,而不是不做任何改進、原封不動的被沿用至今。

辛亥革命後,新式教育體系初成,注重兒童天性的新式中小學教材出現,傳統蒙學教材被取代。

誰曾想,內容符合科舉所需、內核為程朱理學,側重倫理與處世之道的《弟子規》,竟然能在科舉廢除之後,再度崛起。

還乘上“國學熱”的東風,不僅在市面上廣泛流通,還衍生出了非常多的文化周邊。

但其廣背稱讚的古人智慧,實質上並不適用於兒童。

無論是從成人視角對孩子進行灌輸的道理,還是與現代社會脫節的落後理念,都很難被當成合格的啟蒙讀物。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在華夏學宮對外公佈的課程設置

弘揚“國學”的偽大師們,喊著“文化復興和愛國愛傳統”口號,誇大傳統蒙學教材的義理傳遞,將其捧上神壇。

偏信“小小一本,傳承千年,古人的大智慧”,甚至將傳統國學和現代教育視為敵對的中西之爭。

“國學”成為與“現代科學教育”對立的另一種教育模式。

就像孫楠夫婦這樣,把孩子送進“國學學校”,讓孩子從小走上讀經道路,最後成長為一個只知有“國學”,不知有“科學”的韭菜。

愚昧、迷信、對人性的壓迫,連《黃帝內經》《靜坐修仙》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孩子的課桌之上。

在這裡沒有科學和理性思考,只有層出不窮的“國學大師”靠著在招搖撞騙,賺的滿盆金缽。

這些所謂“老師”,更沒有多少深厚的國學功底,只是趁著國學流行這股大勢搖身變成“大師”。這些人中,有練瑜伽的、有吹尺八的、有彈古琴的,還有研究怎樣才能得道成仙的。

現代醫學的進步,直接延長了人類壽命。

鼓吹《黃帝內經》還在喊著“陰陽五行、天人合一”,“聖人治病”,卻不知道提出這個口號的董仲舒根本不是學醫之人。

現代科學的進步,消除了絕大多數的飢餓。

100年的新文化運動時期,熱血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向封建禮教以及封建專制思想猛烈開火,並由此走向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

德先生賽先生的口號被吹響,陳獨秀在雜誌上發表文章《罪案之答辯書》道:

“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壓,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我們都不推辭。”

“孫楠,以後家裡出現問題,都是因為我缺德!”

近代教育歷經百年,才總算紮根人心。

本身並不適宜現代的生存環境,本該載入歷史的學說,被有心人拎出來招搖撞騙,卻總有人買單。

“國學”說法本身就充滿爭議,幾句話說不清。公眾心中的國學中或許充滿了某些大智慧,但再多的智慧,也架不住“國學是個筐,什麼都糟粕垃圾敢往裡裝”。這顯然並非稚童能自行學習,提取分辨的。

不懂國學並不可怕,迷信國學才可怕,以葉障目,才是“國學販賣者”們和“偽國學”迷最大的問題。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