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中經常出現“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歷史上真有這句話嗎?

少凡君


有這句話,但是清朝沒有這個禮儀。據《大清皇室的祭典禮》,百官上朝時是不用“三呼萬歲”的。

首先,介紹下三呼萬歲的由來。

元封元年,漢武帝想長命百歲,於是就到嵩山祭天。隨行的百官,為了讓漢武帝高興,就一起高呼“萬歲”。在《資治通鑑》中記載,喊了三次萬歲。喊完以後,百官還假裝不知道是誰喊得。百官都說是嵩山喊的,不是人喊的,這是上天“祥瑞”跡象。哄得漢武帝很高興。這就是“山呼萬歲”的出處,又叫“嵩呼萬歲”或者“三呼萬歲”。

也是因此,後世臣子再覲見皇上時,也採用“山呼萬歲”的理解。

但是,這個制度在明朝時只適用於大朝時。

也就是說,在明朝時,只有三節兩壽等重大節日時,百官才會為皇帝“跳舞”,高呼“萬歲”。三呼萬歲時,會有人喊“山呼”“山呼”“再山呼”。百官隨著指揮依次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而到了清朝時,只用“三跪九叩”禮儀,不再喊“萬歲”!

這個三跪九叩,就是每跪一次要拜三次,拜時頭要碰地。在三跪九叩的時候,是不用喊“萬歲”的。所以,辮子戲中高呼“萬歲”是違背歷史的。

清朝時,臣子覲見皇上的禮儀是這樣的。首先,進屋站著說:"臣(某人)恭請皇上聖安。"然後跪下磕頭、起立,走到皇帝面前的一個氈墊上,再跪下奏對。如果,皇帝又褒獎。臣子要在原地一叩頭,並說:"謝皇上聖恩。"如果,被皇帝批評了,就摘下帽子,以頭碰地一下,表示知錯。最後,皇帝說:"你下去吧。"臣子再叩拜一次,倒退走幾步,再轉身出門。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古裝劇中官員們上朝見皇帝時都會跪拜,然後高呼三聲萬歲。但真實的歷史上卻並不是這樣,清朝官員們是沒有喊萬歲的習慣的。

古代官員們對皇帝高呼萬歲,這種禮儀相傳是從漢朝開始的,不過當時萬歲這個詞並不是皇帝專用,普通人道賀的時候也可以用。民間很多普通百姓遇到了喜事,大家也喜歡用萬歲這個詞來道賀。

一直到唐朝,史書上也有很多關於普通官員之間稱呼萬歲的記載。一直到了宋朝,萬歲才慢慢的變成了皇帝的專屬用詞,當時一個官員在家中讓僕人稱呼他萬歲,被人舉報後被砍頭。

不過萬歲雖然成了皇帝專用,使用場合卻和古裝劇中演的不同,電視劇中官員們上朝時候都要高呼三聲萬歲,甚至單獨見皇帝的時候也是這樣,這其實是不對的,真實的情況是臣子們一般都是在重大節慶場合才這樣。

比如史書就記載過宋朝皇帝冊封太子時候,臣子們上前行禮,然後三呼萬歲。

再比如唐朝有次過年,君臣們都在一塊慶祝新年,歌舞之間臣子們高呼三聲皇帝萬歲。

可是清朝卻不這樣,清朝是沒有對皇帝高呼萬歲的習慣的,不光是私下場合,還是節慶場合都沒有,頂多私下叫一聲萬歲爺。

至於上朝時候文武百官跪拜,然後一起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種事情更加不存在的。翻遍清朝的史書,又或者是官員們的日記等等,都沒有過這樣的記錄。


漂浮菌


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句話是真的有,就是出自上邊這個答對,出題人就是武周皇帝武曌武則天。



武則天登基時,已經是67歲高齡。她是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是登基年齡最大的帝王。回顧自己的一生,整日生活在勾心鬥角的後宮裡,心理難免有些扭曲。

古稀之年登基,還能有幾年的光陰,所以她的願景就是能夠活的更長一些,好好享受這來之不易的果實。



我國封建社會是男權社會,對於女性是十分不友好的。而且武則天為了登上皇位可以說不擇手段,迫害的人太多,從李氏唐朝竊取的權力,難免會對她的正統地位有所議論。

所以在朝會的時候,武則天對翰林院學士們出題答對,意在讓眾人吹捧自己、承認自己的合法性。上題為“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眾人一番答對都不能讓她滿意,這時一人脫口而出“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句顯然說到了武則天的心凱里去了,自己的萬年永世的願望和正統性都被這句話給奉承上了。打那之後,凡是朝會,百官都須三跪九叩高呼萬歲。



當然萬年光陰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可事實與夢想不能混為一談。武則天67歲登基,82歲撒手人寰,只做了15年皇帝,離她的萬歲目標差了千里。

雖然她人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一粒紅塵,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句阿諛奉承的話延續了千年,一直到我國皇帝制度廢除才被喊停。

不知您是否贊同,歡迎評論關注,謝謝!

土豆夜談


大家好,我是再忙也要說歷史的程錦。

在我們所看到的現在的清劇表演中,會有一個比較感興趣的場景,就是皇帝上朝的時候,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呼喊著“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那在現實中的古代皇帝上朝是否也是如此呢?根據小編的整理來看,並沒有發現這樣的記載。

大朝儀是清代比較重要的禮儀之一,他是順治8年的時候規定的,每年會有三次,皇帝要在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祝賀,並和他們共進盛宴。

事實上清朝在關外的時候,已經制定了一些這樣的制度,到了他進攻中原的時候,基本上是沿襲的明朝的,出席的人員也大致相同。

在清朝的一些資料上來看,並沒有電視劇上所看到的萬歲萬萬歲的場景,只是在明朝一些重要的場合高呼萬歲,並且是在場的所有人都要高呼。但是這些禮儀在清朝的時候已經被廢掉,即使是在明朝的時候也只有三大節日的時候才會高呼。也就說清朝已經沒有了這一禮儀制度,清宮劇中的萬歲也顯然有違歷史。

程錦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程錦點個贊哦~關注程錦,私信回覆句子,程錦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程錦在路上


《武則天巧出對,學士拍馬喊萬歲!》

這句話在古代是有的,但不是所有的朝代都是這樣的。從哪個朝代開始的正史上還真沒有確切的記載。不過在民間倒是流傳著許多傳說。傳說雖然不是正史可信,但也不是空穴來潮吧!

武則天在宮廷政治風雲鬥爭中,取得了最後勝利。登上了大唐至高寶座。對於,“萬民眾星捧月,百官朝拜“。武則天感覺欣喜若狂激動不已“。武則天心想:“還是做皇帝好啊!今非昔比天上人間呀!”武則天漸漸的喜歡上了被別人吹捧了!



為了讓往日看不起我的大臣們,徹底的臣服於下。就必須要樹立自己的威嚴。抬高自己的尊貴,掩蓋名不正的地位。必須重整朝綱制定新的朝規。


武則天是一個頗有心計的女性。處事總是有巧妙的手段。話說某日,武則天宴請翰林院眾學士。武則天說:“爾等都是才學之輩,朕今有一上聯不知哪位卿家可對答否?“武則天隨口說出上聯:“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哈哈!眾學士都爭先踴躍的搶著獻聯對答。武則天都面色不悅搖頭表示不滿。

忽有學士參透武則天用意,來到近前跪倒參拜:“微臣不才,有一下聯不知可否當講。”武則天說:“卿家不妨請講”。學士便脫口而出:“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武則天龍顏大悅拍案叫絕:“妙!妙!妙!卿家快快請起,這才是絕妙的好對!“群臣這才解開武則天的用意。於是萬歲!萬歲!萬萬歲!從此可就在朝野成了慣用的固定語言了!我們在看電視劇時,一定要把他和正史開來。文學創作者也絕不能,對正史的每一個細節都考察的那麼清楚。文學作品是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加工改造的!



o星火燎原o


有兩個說法。

一是秦始皇開始。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要求文武百官在朝拜時齊聲高呼“萬歲”,自此遺留下來。

另一種說法是武則天。相傳武則天稱帝后,喜歡別人吹捧她,藉此抬高自己的地位,因為她“名不正”。但武則天又不好直接吩咐下人拍自己馬屁。有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說出了上題: 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眾學士搜頭腦風暴,對答了很多句,武則天都不甚滿意,直覺掃興。這時,有位慣於溜鬚拍馬的學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 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后興高彩烈,推為傑作。從此,“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便在朝野之上遺傳推廣下來。



老黃痴史


這個倒真不是很清楚


花-絮53199256


有,但是是起始於武則天的。在這之前都沒有,偶爾有萬年的說法


厲冰雪勍


看勇戰望聊歷史的回答,他回答挺好的。我給他的補充回答大概是,清朝大朝會時,太監揮起長鞭往地上一甩,啪——。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皇帝:眾愛卿平身!太監: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