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到家”與“到店”

重審“到家”與“到店”

1月22日,一篇《逃離美團外賣》的報道刷屏朋友圈。報道稱,自2019年元旦起,美團外賣平臺服務費再次提高,有的地區甚至佔到營業額的26%。“一場由外賣平臺提高佣金引發的商戶大逃離席捲而來”。

這件事值得重視。全渠道背景下,開通到家業務幾乎成為業界共識,而藉助第三方平臺開展到家服務,也是多數零售商的選擇。

“逃離美團外賣”讓一些糾結的實體零售企業搖擺不定:到家和到店應該如何定位?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的時候,實體零售商應該為自己的商品和用戶數據擔心嗎?將來會不會被“綁架”?

值此當下,我們認為有必要重審“到家”與“到店”。比較有趣的是,《第三隻眼看零售》調查顯示,不同的企業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迥異,甚至截然相反。這反映出零售企業在到家業務的定位上,依然有較大爭議。

比如冠超市董事長林永強積極擁抱“到家”。他認為未來到家業務是零售商一個很重要的渠道,冠超市理想狀態是到家業務佔比能達到20%,甚至部分門店可以做到50%。

而超市發對到家平臺的態度是“既用且防”。超市發副總經理趙萌表示,應該引導顧客到實體店來消費,到家銷售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以防被到家平臺所“綁架”。

既是共識,也是無奈


開展到家業務基本上已經成為實體店共識。只不過,多數企業被迫而為,是一種應對實體店客流下滑的無奈之舉。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彭建真認為,開展到家業務的大背景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消費者獲取信息、商品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潮流是不可逆的。

“不管消費者自己是否意識到,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用攜程訂票、用美團訂餐、用滴滴出行,移動互聯網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和出行方式,同樣也深深影響著零售業態。各種因素疊加之下,這兩年實體店客流下滑保守估計在5%-10%”。彭建真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香江百貨總經理夏志秋也認同實體店平均客流下降5%-10%的說法,這也是香江百貨開展到家業務的驅動因素之一。“去年12月我們上線了自己的小程序,今年準備開始嘗試做到家業務”。夏志秋表示。

主張將生鮮店開到小區的生鮮傳奇也改變了此前對到家業務的看法。生鮮傳奇董事長王衛表示,以前他認為,當自己的門店佔領了小區入口,就沒有必要再送貨上門了,但後來發現,有不少消費者已經習慣網上下單,在家收貨。“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發生了巨大變化”。王衛說。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開展到家業務成為共識,但大部分企業認為到家是到店補充,不少企業希望通過開展到家業務能將線上的消費者引入門店。

“我們到家業務是與多點合作,希望線上營銷能夠將線下的商品關聯起來,最好能夠增加實體店的客流”。林永強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夏志秋表示,他們的做法是在線上發優惠券或者贈品券,但需要在門店進行核銷,目的也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到實體店購物。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在到家與到店的定位上,實體零售企業分了兩大陣營。一是大多數實體零售商,它們將到家定位為到店的補充,二者有著明顯的主次和從屬關係;二是主張全渠道的少數零售企業,它們將到家和到店視為同等重要,甚至是無差別的購物渠道。

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是沃爾瑪。沃爾瑪雖然是實體零售企業出身,但它的全渠道轉型非常徹底。去年2月,沃爾瑪將原來的名稱——沃爾瑪商店改為沃爾瑪,去掉stores(商店)一詞。這給外界傳遞的信號是,沃爾瑪不再是一家實體零售店,而是一個全渠道零售商。

我們判斷,在未來的3-5年,關於到家與到店的定位,實體零售企業還將迎來一波爭議和探討。

既在合作,也在提防


不少實體零售商對第三方到家平臺懷有戒備心理。

“我不希望到家平臺將我們的消費信息和商品數據全部拿走。一旦它們打通了這個環節,便可以與消費者直接發生關係,消費者需要什麼商品,它們便可以越過我們直接提供,到時候沒有實體店什麼事兒了”。超市發副總經理趙萌說出了她的顧慮。

在這樣的心理預期之下,超市發對於第三方到家平臺的態度是“可以合作,但要控制”。“超市發到家業務一年小几千萬的收入,佔比非常低,我們希望將這一比例控制在合理範圍。否則一旦過度依賴到家平臺,以後它們不時給你漲幾個點的佣金,你也不得不照辦,容易受制於人”。趙萌表示。

一位與美團合作緊密的區域零售企業老闆也有類似的顧慮。“美團是我們合作的主要到家平臺,不久前它推出美團買菜的業務,切入社區生鮮的蛋糕。這讓我們感到不安,它不能既做平臺商,又做零售商,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這位零售企業老闆表示。

冠超市選擇與多點合作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出於安全感的需要。“多點在區域合作的時候是排他性的。比如在冠超市所在區域,它就跟我們獨家合作,而不像其他一些到家平臺,消費者打開APP界面,上面有多個零售商和商戶可供選擇。這種排他性讓我們相互制衡,彼此依靠”。林永強表示。

目前實體零售企業與第三方到家平臺的合作模式是,實體店按照銷售額的扣點支付第三方平臺佣金,而整個到家服務的主要環節,比如用戶界面、訂單平臺、配送環節等等都交給第三方平臺來做。這使得實體零售商借助第三方平臺開展的到家業務是穩賺不賠的,這也是雙方合作的基礎條件。

但實體店的糾結在於:一方面,到家業務是剛需,而自己又沒有實力創建平臺,只能依靠第三方;另一方面,又不想讓自己受制於第三方平臺。這使得二者關係微妙。

超市發的思路是在商品上做文章。“我們在生鮮加工中心製作一些標品的生鮮商品放在第三方平臺上賣,不僅毛利率高,而且凸顯差異化,更主要的是,這個商品是我們自己的”。趙萌表示。

林永強認為,實體零售企業與到家平臺“博弈”的關鍵在於自己要強大。“你的商品供應鏈、門店管理能力、團隊建設以及數字化能力做好了,跟什麼平臺都可以合作。一旦這個平臺不好用,隨時可以切換到其他平臺”。林永強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既要用第三方平臺,也要自營到家平臺


在使用第三方平臺的基礎上,自營到家平臺,也不失為一種途徑。

香江百貨走的是自營平臺之路。香江百貨對到家的定位是為到店服務,另外,它也希望將商品數據和消費者關係沉澱到自己手中,因此採用了以小程序為依託的到家架構。

基於“到家為到店服務”的定位,香江百貨自營的到家平臺架構不是很複雜,投入也不會很多。但香江百貨目前的困惑在於:第一、選擇哪些商品上線,沒有歷史數據和經驗,還在慢慢探索中;第二,採用自建的配送隊伍,還是外包給第三方,依然在論證中。

“在到家商品的選擇上,我們以年輕消費者喜愛的、高客單、高品質的商品為主打,主要集中在牛奶、水果、休閒食品幾個類別上。對於最後一公里物流,我們是這樣考慮的:自建配送隊伍成本高,但是服務效果好,配送比較及時;外包給第三方公司,成本雖然下來了,但在訂單響應速度不夠。好在香江百貨門店主要集中在市區,我們的綜合物流成本相對較低”。夏志秋表示。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特別是阿里和騰訊在互聯網建設領域的不斷完善,自建平臺從幾年前的“重資產投入”變為“輕量化生產”。

尤其是小程序、企業微信等“即插即用”的應用程序以及眾多IT服務商的成熟,這使得零售企業自建到家平臺成為可能。按照夏志秋的說法,香江百貨自建平臺的投入不超過100萬,這對於很多實體零售企業而言,是一種負擔得起的投資。

再以步步高為例,步步高集團高級副總裁、超市事業部總經理王湘傑表示,步步高對接了京東到家、多點、美團等多個平臺,自己做的小程序better go也上線了。

“現在很多第三方平臺都在提高佣金,未來我們考慮重點推廣自營平臺better go”。王湘傑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回到本文開頭,我們認為,新零售這股風潮顯然是回落了,但對於到家業務的定位,依然還有待探討。

也就是說,我們所謂的全渠道是以實體店為中心的全渠道?還是包含實體店在內的,各種渠道同等發展、扁平化的全渠道?

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判斷!【完】

第三隻眼看零售遍訪零售企業

提供行業資訊、精品培訓、商務考察、品牌傳播、項目對接等全方位服務

第一時間掌握新鮮、獨家、原創的“真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