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從未虧損過,超人李嘉誠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超過半個世紀裡,李嘉誠的公司經歷過太多次經濟週期和政治局勢變化,從一個塑料花廠到今天擁有全球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公司及化妝品零售集團、橫跨歐亞的3G移動網絡、日產三十多萬桶石油的能源公司,如此強烈的內、外變化下,他從未有一年虧損,直到最近幾年仍能讓公司保持兩位數的利潤增長,這顯然不是用“幸運”這樣的詞彙就可以概括。

對於過去創下的輝煌的投資成績,李通常都顯得很淡泊:“我有一個長處,一般生意的事情,非常少會打亂我內心的清靜。”

然而這並不妨礙後來者不斷研習他的成功案例,琢磨其令人歎服的“財技”。近期李本人在接受採訪時,將其個人財技歸納為四個方面:出售業務、投資新業務、分拆上市、警惕負債風險。

這一番資本騰挪已經在2013年李氏生意從內地外移的過程中展露無疑,無論是出售百佳後叫停、分拆港燈或是屈臣氏上市,一出出環環相扣的資本大戲令內地投資者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戰戰兢兢於各種信號。連縱橫商海數十年的萬科創始人王石亦忙裡偷閒揣摩起“李先生”的用意:“精明的李嘉誠先生在賣上海等的物業,這是一個信號,小心了!”

李嘉誠永遠在賺錢?許多人以為“超人”投資眼光精準從不出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李嘉誠7月份欲出售的百佳,在香港是擁有40年曆史的老品牌,由李嘉誠“和黃”的另一零售品牌屈臣氏持有,佔據香港超市份額超過三成。在粵港澳地區,百佳店面共345家,2012年營業總額217億港元。

出售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然而,在零售業整體日子不好過的時代,業內心知肚明百佳這樣的翹楚也難以倖免。數據顯示,2012年百佳超市345間門店收益僅佔“和黃”整體營業額的5.5%。另據“和黃”年報顯示,2012年其零售業務的稅前利潤增長率從2010年的38%跌到了8%,具體就百佳而言,毛利也僅有2%至3%。分析認為,在李嘉誠看來,這樣的資產回報率過於低廉。

1994年,作為第一家打進上海的外資連鎖超市,百佳超市打著李嘉誠旗下產業的旗號進入上海,最鼎盛時期,百佳在上海曾有20多家門店,隨後逐步萎縮。2000年,百佳超市以“1元錢”的象徵性價格,將14家門店轉讓給荷蘭阿霍德公司投資的頂頂鮮超市後退出上海市場

儘管百佳超市在香港是僅次於惠康的第二大超市,然而超市行業的不景氣,經營成本的上升已使得這塊“香餑餑”變得不那麼有吸引力。和黃的零售業務稅前利潤增長率已從2010年的最高點38%下跌至2012的8%。雖然百佳超市在2012年營業額高達217億港元,但毛利也僅2%至3%,只佔和黃集團整體收入的5%。所以李嘉誠選擇此時急流勇退變現並非不可取。

前幾年,李嘉誠大肆變賣內地的資產,退出內地房地產業務,可以看到的是李嘉誠確實具有超人的眼光,可謂是全身而退,現在房地產調控這麼厲害,經濟如此蕭條,如果此時想退出,可能就沒那麼容易了。李超人的戰略眼光,著實值得我們學習。

公司從未虧損過,超人李嘉誠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