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賴奕龍:如何從FM轉型語音直播,年營收十幾億?

點擊上方“i黑馬”,選擇“置頂公眾號”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荔枝”赖奕龙:如何从FM转型语音直播,年营收十几亿?

【黑馬高調頭條】第360期

文|黑馬哥

廣州,亞運城體育館外,5000多個年輕人聚集。他們大部分是95後,甚至00後的年輕女孩,青春的臉上洋溢幸福的笑容。Cosplay、宅舞、Hip-pop等成為展臺的主題,這不是哪個偶像在舉辦演唱會,而是荔枝APP在舉辦“荔枝聲音節”,到現場的都是他們平臺的用戶和主播。

以“聲音內容”為主題的荔枝平臺,如今有超過3000萬月活用戶,300萬活躍主播,用戶以90後、95後年輕群體為主,其中超過六成為女性。

“女性更傾向於用聲音交流,那樣更情感豐富細膩,有陪伴的感覺”,賴奕龍對i黑馬(ID:iheima)表示。這位說話帶著粵語口音的70後“大叔”,一手創造了年輕人精神上“隱秘的聖地”。

2013年,荔枝以FM(網絡電臺)起家,在成為中國三大網絡FM平臺之一後,賴奕龍卻在2017年年底宣佈“去FM”化。他認為,FM本身的形式,限制了“聲音”的表達,和荔枝平臺的發展。

“荔枝”赖奕龙:如何从FM转型语音直播,年营收十几亿?

去FM化,尋找獨特定位

首先,各大網絡FM平臺內容同質化嚴重,依賴於頭部大V資源。高曉松、羅輯思維、凱叔講故事等等“名人IP”成為平臺瘋搶的對象,需要付出高額的成本,但各個平臺都一樣,沒有差異性,依靠大V的平臺也不會沉澱忠實用戶。

另外,各家都是錄播的電臺模式,這缺乏用戶互動和創新形式,除了媒介是手機,與傳統電臺差別不大。

1999年就開始在互聯網創業的賴奕龍,既做過社交,也做過電商。曾經組建過搖滾樂隊,喜歡粵語歌的他,把荔枝當成自己最後,最想打造的產品,他不甘心荔枝就是個播放大V錄音的APP。

“視頻網站可以搞網劇、綜藝、直播、短視頻等形式,為啥聲音就只能搞個FM?”,賴奕龍決心在音頻行業搞“改革”。

“荔枝”赖奕龙:如何从FM转型语音直播,年营收十几亿?

聲音直播的意外之喜,百億級營收的機會

荔枝的產品在多頭並進中尋找機會,直播、短音頻等大趨勢上,賴奕龍都放出多款產品進行突破,這看起來很騰訊,而且獲得“收穫”的方式也很騰訊。

2016年10月,荔枝開始進軍語音直播。當時,考拉APP等“友商”,已經從語音直播領域退出。誰也沒想到,荔枝開始在語音直播領域開始爆發。上線一年後,語音直播活躍的用戶千萬級,主播十幾萬,給荔枝帶來過億的月營收,收入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這讓荔枝抓住了成為百億級營收APP的機會。

賴奕龍說他現在只做大趨勢的判斷,把產品打造交給年輕的產品經理。

“我主要思考的是我們服務的人群是誰?其實荔枝有大量優秀的民間主播,他們是獨特的。我們不用追逐大V,平臺上做音樂節目、情感節目、搞笑、遊戲、二次元音頻節目的主播,就是他們粉絲心中的明星。開始我們也追逐‘風口’,搞大V,搞知識付費,但其實並不符合我們平臺上人群的需求,後來我們就反思,我們的用戶到底需求是什麼?我們的獨特定位是什麼?”

賴奕龍發現,音頻的忠實用戶是女性,她們更注重細膩的情感互動。而語音直播的成功,正是建立在挖掘並推廣針對女性用戶的男主播,服務好女性用戶。

“荔枝”赖奕龙:如何从FM转型语音直播,年营收十几亿?

語音直播生態

在“荔枝音樂節”節,i黑馬(ID:iheima)採訪了荔枝上兩個月收入達數十萬甚至百萬的男主播,羅師傅和曲調。荔枝的音樂直播與映客、YY、六間房等視頻直播生態不同,雖然收入也靠粉絲給主播送禮物、打賞,但是荔枝上最受歡迎的是男主播,而打賞的都是女粉絲,且粘性非常高。

羅師傅之前在映客上直播唱歌,之後轉移陣地,到荔枝全職做語音主播。他說:“荔枝更聚焦,我用語音和歌聲交流,反而能和粉絲更好的互動。因為我的粉絲大部分都是女性,感情細膩,對比嘈雜的視頻直播,荔枝氛圍很好。”

並且,荔枝上沉澱了大量的女性用戶,和羅師傅吸引的粉絲屬性一致,專注在荔枝平臺之後,他的收入反而更多了。羅師傅還組建了一個超過200人的主播公會,裡面都是男主播。

映客、YY等視頻直播平臺上,最受歡迎的標籤是東北人、女主播,付費的大部分是男性。而荔枝上最受歡迎的則是南方口音的男主播,付費的大部分是女性。

主播曲調說:“女生是感性的,你的聲音會給她們想象”,曲調的風格是古風,直播時會用古人的語境對話,唱古調,聽他的的聲音會有和古代貴公子對話的感覺,這讓他擁有很多喜歡古風,漢文化的95後女粉絲。

荔枝的主播都有獨特的人設。曲調也有一個百人男主播的公會,大多是古風、二次元類型的主播,他在江蘇老家開了一家公司,來經營公會的日常事務。曲調的公司收購了一些二次元、古風IP來進行經營,公司一年有數百萬的營收。

“荔枝”赖奕龙:如何从FM转型语音直播,年营收十几亿?

短視頻之後是短音頻?

賴奕龍除了是個互聯網創業者之外,還是個標準的文青。在年輕的時候,他當過一年的電臺主播,並且有自己的搖滾樂隊,開過音樂會。

他悄悄告訴i黑馬(ID:iheima),他也是個荔枝主播,用一個馬甲給大家放粵語歌,目前已經有幾萬粉絲,沒人知道那個ID就是他。賴奕龍著迷於亞文化、民間文化。曾經有一段時間荔枝追求大V,主流精英,但是最終賴奕龍想通了:“荔枝包容的基因,讓平臺有了獨特的主播人群,他們吸引粘性極強的用戶,我們幹嘛要去追求大V?”

荔枝開始推自家平臺土生土長的主播,給他們傾斜資源。曾經有一個擁有千萬級流量的大V離開了荔枝平臺,賴奕龍也不去挽留,“主流大V有錢就可以,但是我們獨特的主播文化,平臺文化是不可替代的”,他說。

賴奕龍下個目標是嘗試短音頻產品,他在內部孵化了幾個產品,走類抖音“時尚路線”的魔音APP,反饋反而沒有老派的“用心說”數據反饋好,這讓他很吃驚。“做產品不要帶入自己的主觀臆測,用戶會用腳投票,用戶數據就是最好的決策依據”,賴奕龍認為很多創業者把太多不必要的情懷融入了自己的產品,所以做不出如微信、快手這樣億級用戶的APP。

賴奕龍的目標是做出“快手”那樣的產品,他開玩笑說:“想不到清華畢業的工程師宿華搞出了快手,我這樣接地氣的連續創業者卻還在努力”。

他認為快手並不代表低俗,而是一個極簡,有包容性的產品,只是快手下沉到了農村,所以會展現一些城市人群不常見的百態。賴奕龍給荔枝定下的目標,也是成為一個極簡、包容性的產品,能真實地展現民間、各種文化的百態。

“荔枝”赖奕龙:如何从FM转型语音直播,年营收十几亿?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預報名新零售特訓營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