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早餐大家都吃什麼?代表什麼意義?

情感雜燴飯


大年初一,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春節,春節又是我大中華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不容忽視。當然,在這隆重的節日裡,飲食文化更為重要。新年的第一天,早上第一頓飯代表著這一年的飲食“笫一餐”,重中之重。

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早餐大家都吃什麼,代表什麼意義?

我呢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在我的老家,從始至今祖上流傳下來的習俗,就是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早餐,一定要吃餃子。每逢大年初一這一天,家家戶戶在天未亮之前要起床,開始包餃子。



餃子的餡兒料有很多種:有蝦仁兒三鮮餡兒的、有酸菜豬肉餡兒的、有鮁魚餡兒的、有西芹豬肉餡兒的、有豬肉蔥花陷兒的、有黃花魚餡兒的、有羊肉胡蘿蔔餡兒的、有角瓜雞蛋餡兒的、有驢肉蔥花餡兒的、有墨魚餡兒的、有韭菜雞蛋餡兒的、有雞肉香菇餡兒的、有牛肉蘿蔔餡兒的……應有盡有,種類繁多。如果有信仰或喜歡吃素餡兒的朋友呢,可以吃素餡的,依個人口味而定。



有些朋友為了吉祥、喜慶,做成五顏六色的餃子皮,既美觀又營養。有紅色的(用番茄汁或西瓜汁和麵)、有綠色的(用菠菜汁和麵)、有黃色的(用雞蛋黃和麵)、有紫色的(用紫薯汁和麵)、也有包黑色的(用黑芝麻摻水和麵),不過這種顏色一般家庭很少食用。如果哪家有老人在當年過世未滿三年,不貼紅色對聯兒,不吃帶顏色的餃子,只吃黑、白色的水餃(這裡我指的是大年初一的早餐喲)。



哦對,差點兒忘說了,我們東北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在大年初一早上吃第一頓餃子的時候,適當包上幾個“錢餃”或“糖餃”,裡面包上一枚硬幣(一角、五角皆可)和糖。如果家裡某個人,在大年初一早上的第一頓飯中吃到了“錢餃”或“糖餃”,寓意這個人在新的一年裡會財運亨通,生活甜蜜,做事順遂!

那麼大年初一早上吃水餃又有什麼意義呢?

一 水餃又名“嬌耳”,形似元寶。大年初一早上吃“元寶”,寓意這一年的日子會有錢花,不缺少錢財。象徵著新一年的日子興旺發達,財運亨通!

二 春節大年初一,正值交九(每個九有九天,共有九個九,總計九九八十一天)。交九又叫數九,也叫冬九九,是一年當中最冷的節氣,加之北方天寒地凍地處低溫氣候,所以要吃上熱氣騰騰的水餃,才不會凍壞身體哦!

各位條友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早餐,你們都吃什麼呢?又代表什麼意義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學習!


緣圓起名


年初一我們一般都會早起,全家圍在一起包餃子,包湯圓。

在我們這邊傳統的餃子一般都是白菜豬肉餡的。餃子我們都是親手做的,自己和麵,自己剁餡拌餡,自己擀麵皮,自己包餃子。



而湯圓呢,也是親手做,一般是用糯米麵自己做的。

湯圓的餡最開始的時候一般會用熟的花生仁和紅糖混在一起,後來就開始去超市買現成的湯圓餡了,一般都是芝麻餡。

湯圓和餃子煮好之後,在正式開飯之前,家家都會先在門前放一串鞭炮。放完鞭炮之後大家就可以吃餃子啦!



湯圓餡南北差異大。

據說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

而湯圓的餡呢,也是多種多樣的。

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湯圓的餡全部都是甜的。

但是後來居然發現湯圓的餡還有肉餡,令我大開眼界,但是糯米裹著肉餡這種組合我還是吃不慣的。



我還是喜歡傳統的甜甜糯糯的湯圓,與鹹口味的餃子簡直就是完美搭配。

大家覺得我說的對嗎?


小豆苗育兒說


中國地大物博,有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又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孕育了燦爛多彩的文化,有豐富多元的民俗風情,中國人民最隆重的節日就是春節,各地的習俗會有所不同,大年初一吃的早餐也會有差異,但不論吃的什麼都有的共同點就是寓意著新的一年裡吉祥美好之意。

我小時候家裡過年時大年初一早上都是吃湯圓,寓意事事如意,全家團團圓圓。傳統的湯圓是先把糯米洗好侵泡在水裡,待泡幾天糯米軟後,再用石磨磨成糯米漿粉,大年初一早上,用溼潤的糯米麵,把餡裹在面裡,用手搓成圓圓的湯圓,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湯圓,溫馨圓滿。長輩們還會有意在湯圓裡放個硬幣,吃到硬幣的就得到個好彩頭,寓意新年交好運。

後來在北方過年,北方一般過節都要吃餃子,大年初一早餐也不例外,寓意新的一年交好運之意。餃子在北方是最重要的飲食,北方有句老話“好吃不過餃子”。日常包的餃子有各種各樣的餡,但到了春節,一般包芹菜餡的餃子,寓意新年勤快,特別是春節期間不能包酸菜餡的餃子。有的也有在餃子裡放硬幣的風俗,吃到的寓意交好運之意。

南方還有吃年糕風俗,諧音“年高”,寓意新的一年更好更高之意,年糕做成各式各樣的美味,黃色象徵黃金,白色象徵白銀,寓意新年發財之意。

還有蒸饅頭吃的,寓意新的一年蒸蒸日上,日子越過越好。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是闔家歡樂,共慶新春的佳節,寫到這裡,我已經非常期待了!

歡迎在此留言交流自己家鄉的風俗,提前祝來此的每一位朋友春節快樂!金豬年吉祥如意!🎉🎉





如歌798


因為我是一個北方人,所以我們家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早餐肯定是吃餃子的。除了“更年餃子”這個辭舊迎新、期待新年更好的寓意之外,其他原因說起來還稍微有點複雜,反正總結起來在我的家鄉沒有比餃子更適合初一的早餐了。

首先我們那裡大年初一是不能動刀具的,老人家都覺得那樣不吉利,而且有些地方甚至還有不能打掃清洗的規矩,認為這樣新的一年才會平安、不勞累。所以吃餃子就比較方便了,也不需要用到刀,而且儘量少佔餐具,盤子碗之類的留著過後再洗也不會囤積太多。

其次我們那裡的規矩是年輕人要很早就起來準備出去拜年,我們基本上至少六點就會起床開始準備,從小的老街坊鄰居都要挨家去到,挨家問候新年。再加上大年三十又要守歲,所以基本上過年這個時候是沒啥覺睡的,胃口其實也不是特別的好,弄太豐盛了也沒心思吃下去,所以乾脆就簡單來點餃子墊一下就出門。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基本上拜年都是邊拜邊吃的。差不多到哪家給老人家拜年,主人家都會給各種吃的東西,長者賜不敢辭,尤其又是過年的時候,所以基本上轉一圈下來也差不多飽的不行,有的時候甚至出門特意不敢吃的太飽,就是為等著應對朋友親戚的新年熱情。

現在雖然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是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好像更冷漠了一些,所以我還是很喜歡過年的時候,在我家鄉哪怕陌生人對面遇到,很多時候也會道一聲“過年好”!

歡迎評論分享你的家鄉大年初一早餐的首選是什麼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大年三十看春晚,十二點一到,我們老家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喜迎大年初一。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熱熱鬧鬧守年到三四點把大門打開,祖先就回來過年了。

早上六點多開始把去世的老人照片拿出來,擦乾淨,放到桌子上,再拿水果煮餅,花饃,一塊肉,煮熟的,放在桌子上供,還有再放點老人在世時愛吃的零食。下來和麵包餃子,炒十幾個菜,鍋開了,煮餃子。餃子熟了,一個碗裡放五個,盛點湯,放在桌子上,燒香磕頭,完了,我們才能吃餃子。吃完飯就開始給長輩們拜年了,本家的就要去拜年了。

中午我們一般都是吃燴菜,賊拉拉好吃。中午飯吃了,就要去鄰居家拜年。

晚上我們喝小米粥。


鄉村胖媳


在農村我們一天只吃兩頓飯,大年初一的第一頓飯是最重要最豐盛的團圓飯,全家都要到齊才能開飯。

開飯之前要先放一掛鞭炮,聽到誰家放鞭炮就知道他家準備吃飯了。

水餃必不可少,

炸酥菜大亂燉(有酥肉、耦合、丸子、卷煎),

豬頭肉炒辣椒,蘑菇燉雞,燉大魚……

都是一些家常菜,我們家有一張飯店那種帶轉盤的圓桌,一家人十幾口正好坐滿,雖然菜不多勝在其樂融融。


翱翔天空夢之城


我是湖北當陽縣人,每到春節,即大年初一,特別講究。早餐吃元寶,即湯元。但不能說吃湯元。因為平時講無所謂,此時講就出麻煩之嫌。元寶意團圓和金銀俗稱。五七年(破除迷信運動)以前,除夕夜不睡覺叫守歲,睡覺稱挖窖(貯存財寶或糧食),初一零時放鞭炮,叫接年。子女回家拜父母,不向屋外潑水,而向屋內抱柴,意全家團圓,對我生財。


任有新2


我是蘇北響水的,我們那大年初一早上吃餃子或湯圓,但統稱"萬萬順"。年三十晚上先做好,年初一男主五點左右起床放鞭炮叫"開門炮”然後燒水煮"萬萬順“,做的位置也有講究,男主坐朝門,其於家坐兩側,對門位置空著,好讓財氣進來。盛的個數成雙,最後要留兩個,叫"餘剩",意味著連年有餘。年初一不許往外倒水,(包括洗臉水,刷鍋水)和倒垃圾,怕倒了財氣。各位友友們,不知你們家鄉的風俗怎樣,不妨與大家分享一下!


車工00


在咱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同生活著56個民族的同胞,代表著56種不同風俗的文化。要說過年,大年初一的第一頓吃什麼?

我想應該各地有各地的風俗民情。在我們這邊,家家戶戶大年初一的第一頓,百分之百的是,餃子。因絞子外形酷似元寶。預示著今年一年圓圓滿滿,招財進寶,你想你都把元寶吃到肚子裡了,今年一年能不好嗎?好了吃完了餃子,給長輩拜年去吧。

在這裡,借頭條平臺,先給關注我的網友和為我點讚的網友們,我先給大家拜個早年,祝網友們在新的一年,包裡揹著錢,口袋裡揣著錢,手裡提著錢,小汽車裡裝滿了錢,心裡想著錢,口裡念著錢,出門撿元寶,大吉大利沒完沒了。好了,謝謝大家。


三農問題探討者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且是傳統大節。在這個日子裡第一頓早餐吃什麼自然蘊含著勞動人民對新年淳樸的願望。對北方人來說,餃子理所當然是大年初一第一頓早餐,但是我覺得還有個重要的事情是怎樣吃,或者說大年初一吃水餃的那種儀式感。

座標魯西北。

記憶裡每年大年初一的凌晨,空氣中總是瀰漫著鞭炮的味道,近處遠處時不常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這個時候家裡老少都得起個大早,媽媽生火下水餃(大鍋灶),爸爸準備貢品鞭炮香火(祭拜上天的整雞整魚方肉等),哥哥準備食盒去大爺家上貢(祖宗牌位在嫡系家),我呢,準備好放炮就行了~哈哈

水餃出鍋,貢品上桌,鞭炮齊鳴,媽媽嘴裡唸唸有詞燒著鈔紙,大概是風調雨順全家平安之類的,爸爸,哥哥,我再順次磕頭,這是先讓天地吃上水餃。

而後哥哥捧著食盒,一般是三碗水餃,一壺好酒,我們男丁再去大爺家祭拜先祖排位,依舊是燒紙磕頭,這是讓祖宗吃上水餃。

最後一家喜氣洋洋地吃上新年第一頓早餐。

雖然是一般家庭,但是幾十年來的大年初一都是這樣過來的,您可能覺得吃個水餃也得來個天地君親師,山東孔孟之鄉豈能浪得虛名呢?食盒傳到我手裡,放鞭炮的換成了侄子和兒子,這傳承不就是家風嘛?

您大年初一吃什麼?也說出您的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